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地利生鲜卖肉么(走访12家地利生鲜)

地利生鲜卖肉么(走访12家地利生鲜)20日,记者在地利生鲜新阳路店内看到,一堆已经扒好的菠萝蜜果肉,与其他有果皮的水果一样,没有包装直接散放在柜台上。“别买这个了,太容易落灰了。”看到记者正在留意菠萝蜜,正在买水果的市民吕阿姨说,在其他超市或者街上卖榴莲和菠萝蜜,一般都是扒好后装盒并用保鲜膜包好,这么裸着放的感觉不太干净。“这猪头肉多钱一斤?”一位顾客站在桌前询问着价格,记者看到,虽然销售人员戴了口罩,但顾客都没有,而且顾客和售货员都是在熟食上方直接数钱交易。此外,桌子紧挨着挡风门帘,进进出出的顾客会将门帘子来回推拽,由于熟食上方没有任何遮挡,灰尘飞沫很容易污染食品。记者在该店还看到,专门售卖熟食区的区域里,红肠和鸡脖子等食品同样也是在毫无遮挡的情况下售卖的。“本想去地利生鲜买点儿熟食吃,可到那儿一看,猪头肉猪肝全都散放在柜台上,啥遮挡都没有,灰尘唾液都容易落在上面,看着真是一点儿食欲都没有了。”19日,哈尔滨市民王大爷向生

市民吐槽地利生鲜卖熟食没遮挡不卫生

熟食“裸卖” 散装咸菜没生产日期

水果带袋上秤重复收袋子钱

生活报记者走访12家地利生鲜

地利生鲜卖肉么(走访12家地利生鲜)(1)

“本想去地利生鲜买点儿熟食吃,可到那儿一看,猪头肉猪肝全都散放在柜台上,啥遮挡都没有,灰尘唾液都容易落在上面,看着真是一点儿食欲都没有了。”19日,哈尔滨市民王大爷向生活报记者反映,他觉得地利生鲜卖熟食的方式很不卫生。19日和20日,生活报记者走访了冰城12家地利生鲜超市发现,除了熟食“裸卖”的问题,地利生鲜还存在着散装咸菜的价签未标明生产日期、蔬菜带袋称重重复收袋子钱等问题。

散装熟食裸着卖卫生情况堪忧

19日晚,记者来到地利生鲜十字街店,一进店就在门边发现了一处售卖散装熟食的桌子,放着熏酱好的猪肝、猪头肉、鸡脖子等,除了部分猪肝有保鲜膜覆盖,其余基本都是裸露着售卖。

“这猪头肉多钱一斤?”一位顾客站在桌前询问着价格,记者看到,虽然销售人员戴了口罩,但顾客都没有,而且顾客和售货员都是在熟食上方直接数钱交易。此外,桌子紧挨着挡风门帘,进进出出的顾客会将门帘子来回推拽,由于熟食上方没有任何遮挡,灰尘飞沫很容易污染食品。记者在该店还看到,专门售卖熟食区的区域里,红肠和鸡脖子等食品同样也是在毫无遮挡的情况下售卖的。

地利生鲜卖肉么(走访12家地利生鲜)(2)

20日,记者在地利生鲜新阳路店内看到,一堆已经扒好的菠萝蜜果肉,与其他有果皮的水果一样,没有包装直接散放在柜台上。“别买这个了,太容易落灰了。”看到记者正在留意菠萝蜜,正在买水果的市民吕阿姨说,在其他超市或者街上卖榴莲和菠萝蜜,一般都是扒好后装盒并用保鲜膜包好,这么裸着放的感觉不太干净。

地利生鲜卖肉么(走访12家地利生鲜)(3)

法规怎么说

哈市食药监局介绍,熟食属于散装食品的一种,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经营者销售时配有相应的保障安全设施,以及符合需要的温度、空间隔离等特殊设施。

咸菜散装卖 只标售价无保质期

随后,记者来到地利生鲜鸿翔路店,该店二楼柜台上放着多个不锈钢的大盆,装着辣白菜、八宝菜、芥菜丝等咸菜,也没有玻璃挡板或保鲜膜等遮挡,直接裸露售卖。当有顾客问到咸菜能放几天,销售人员表示咸菜都是新来的,能放一周左右。

地利生鲜卖肉么(走访12家地利生鲜)(4)

记者在柜台附近看到,咸菜后方的牌子上粘贴了多张价签,但仅写着各种咸菜的价格,没有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法规怎么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水果带袋上秤 重复收购物袋钱

“水果都带袋上秤了,怎么还要再交购物袋钱?”在道里区地利生鲜康安路店,记者听到刚购买完蜜桔的市民刘女士抱怨道,这幸亏是桔子便宜,要是买点贵的东西,一个袋子上秤就得好几毛钱。而市民孙女士也提出了质疑,“有一次买猕猴桃时,光一个袋子就花了我将近1元钱,以前总觉得一个购物袋没多重,从那以后我都要求销售员称完再装袋。”

地利生鲜卖肉么(走访12家地利生鲜)(5)

记者在走访地利生鲜超市时注意到,多数超市的水果销售区,工作人员都是将水果带袋上秤,而且称重时都是直接按水果的价格码,并没有按去皮键。采访中有消费者给记者算了算账:生鲜超市每天能卖出至少上千个购物袋,平均每个购物袋多卖两毛钱的话,收入相当可观。

地利生鲜卖肉么(走访12家地利生鲜)(6)

记者随后分别在地利生鲜超市的不同店面购买了散装零食、水果、猪肉、蔬菜,只有购买蔬菜时先称重再装袋,其余食品在需要购物袋时都是直接带袋一起称重。买回这些食品后,记者又分别拿电子称对这些食品进行了称重,称重结果与购物小票上的重量一致,商家称重时的确没有去皮。

法规怎么说

哈市市场监管局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处介绍,《消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食品包装袋的重量称出了食品的重量,这显然谈不上“计量正确”。经营者不得将包装物的重量计入商品的净重,不得缺短数量,不得拒绝消费者对计量的复核。显然,商家对于消费者采取不告知、欺瞒的手法“带包装称重”,已经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属于不当得利,有违交易的公平原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