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五个阶段及意义(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
浮士德五个阶段及意义(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同样的,骄傲、贪婪、懒惰等对人的成长成才会造成一定阻碍。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克服性格中的弱点与不足,让自己的心灵在经历过重重考验之后仍然坚韧有力、洁净如初。这一段精辟的文字,将嫉妒的内涵刻画得入木三分,总结起来就是:凡是自己不能得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拥有嫉妒之心的人,简直既可怜又可悲。可怜的地方在于,许多别人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就能得到的东西,他却倾尽一生也无法得到;可悲的地方在于,当别人都在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努力让自己成为闪闪发光的“小太阳”时,他还在自怨自艾空度时光,把能够改善不利处境的机会弃置一旁、不管不顾。然而,机缘巧合之下遇到的魔法,完全改变了浮士德的人生轨迹。为了理解魔法的要义,获得“超越一切限制、与绝对自由相伴”的超能力,浮士德鬼迷心窍、走火入魔了。尽管朋友瓦德斯和柯奈留斯都规劝浮士德放弃幻想、远离诱惑,浮士德还是固执己见、一意孤行,沉
图片
克里斯托弗▪马洛(或克利斯朵夫▪马洛 Christopher Marlowe),英国诗人,剧作家,是戏剧版的浮士德传说最早的作者。作为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代表作是《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的主要内容是:浮士德因沉迷于魔法,把自己的身体连同灵魂一并交给了东方之王卢西弗及其僚属靡非斯托非利斯。最终,浮士德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坠入了阴暗潮湿的悲惨地狱。
在24年的光阴中过上骄奢淫逸、随心所欲的生活,对于浮士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博士浮士德先生,是一个博览全书、胸怀宽广的人。在遇到魔法以前,他乐观向上、力求奋进,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公德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
然而,机缘巧合之下遇到的魔法,完全改变了浮士德的人生轨迹。为了理解魔法的要义,获得“超越一切限制、与绝对自由相伴”的超能力,浮士德鬼迷心窍、走火入魔了。尽管朋友瓦德斯和柯奈留斯都规劝浮士德放弃幻想、远离诱惑,浮士德还是固执己见、一意孤行,沉迷于“万物皆归我有”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
在剧中,浮士德先后与骄傲、贪婪、嫉妒、愤怒、饕餮、懒惰、淫欲这七位“圣徒”展开了对话,倾听了每一位“圣徒”的心声。在广大的人世间,每个人身上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都需要对不良品行有敏锐的认识。及早在思想上充满警惕,进而远离落后思维的祸害,将有助于个人实现自我完善。
剧中这样写道:我是嫉妒,一个烟囱清扫工和一个卖牡蛎的妇人生下我。我不能阅读,因此希望所有的书都被付之一炬。看到别人进食,我就消瘦。噢,但愿此刻饥荒遍及整个世界,所有的人都死光,只有我一个人活下来!你就会看到我长得多胖。可是,干嘛非得是你坐着,而我却站着?下来吧,怀着盛怒!
这一段精辟的文字,将嫉妒的内涵刻画得入木三分,总结起来就是:凡是自己不能得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拥有嫉妒之心的人,简直既可怜又可悲。可怜的地方在于,许多别人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就能得到的东西,他却倾尽一生也无法得到;可悲的地方在于,当别人都在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努力让自己成为闪闪发光的“小太阳”时,他还在自怨自艾空度时光,把能够改善不利处境的机会弃置一旁、不管不顾。
同样的,骄傲、贪婪、懒惰等对人的成长成才会造成一定阻碍。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克服性格中的弱点与不足,让自己的心灵在经历过重重考验之后仍然坚韧有力、洁净如初。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和价值观念。在或胖或瘦、或高或矮的身体内,居住着或热烈、或平静、或鲜活或僵硬的灵魂。浮士德博士为了获得24年骄奢淫逸、轻松舒适的生活,就泯灭良知、出卖灵魂,真是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剧作探讨的主题,除了灵魂桎梏与解放、个体所受诱惑与折磨之外,还揭示了人的主观努力与既定命运之间的对抗与冲突。浮士德博士最终屈从于魔鬼的威逼利诱、软磨硬泡,甘愿交出自己的灵魂去做交易这一结局,阐述了人终究无法超越自身局限扭转悲剧命运的中心,显示出作者对于“灵魂得救”的一种幽眇的绝望。
比起光鲜靓丽的外表,一个人真正高贵的地方是不羁的灵魂。如果心中失去了不可动摇的原则和底线,在茫茫人海中见风使舵随波逐流,那有生命的人跟没有思想的芦苇又有什么区别?请关照好你的灵魂,这是你之所以存在的依据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