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慧眼独具的意思(独具慧眼识洞人)

慧眼独具的意思(独具慧眼识洞人)呼吁开发旅游 这哪里是个废弃的山洞,分明就是一个奇异而又充满乐趣的天堂。“6501”鲜为人知,李正楚要将它推出去,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 李正楚是忠防高坪人,教书先生有新思想新观念,更有新的眼光。国家大开发,倡导旅游,其洞也许能成为张家界的“黄龙洞”,也许能成为贵阳的“溶洞”,河南太吴灵庙里一块石板上的小洞口都能成为景点引人观赏,“6501”必定能成为景点,必定能引天下之客。李正楚想入非非后,便开始了他的进洞探险行动。1995年8月的一天,李正楚的探洞行动正式开始。当他走过百米之后,眼前的情景令他惊讶,洞里是洞中有洞,仿佛洞无边际。他独自一人被那奇妙而又诡秘的成串的山洞吓软了腿,他不敢挪动发软的双腿了。初识洞景,那一夜他没有入睡,他在想,这洞深险莫测,若能开发,必定蕰藏着巨大的经济资源,将会给家乡带来极大的活力。次日休假,他拖着儿子李巍松往洞里钻。带儿子进洞,一来怕有什么闪失可相互照应;二

慧眼独具的意思(独具慧眼识洞人)(1)

图为洞中内景。(资料图片)

□李正文

临湘忠防,称之“天下第一洞”的“6501”人工洞,在山野里沉睡三十多年后,被人敲醒了,敲醒它的人是一位普通教师,是一位具有眼力的共产党员,他叫李正楚。当时,李正楚在“6501”洞口不远处的红楼中心学校任教,夏日炎热时,当地乡亲引他去洞口纳凉。所闻,此洞系1965年国家定的军事基地,后来其洞荒存。当地人只知山中有洞,不知洞中底细?

父子洞中探险

李正楚是忠防高坪人,教书先生有新思想新观念,更有新的眼光。国家大开发,倡导旅游,其洞也许能成为张家界的“黄龙洞”,也许能成为贵阳的“溶洞”,河南太吴灵庙里一块石板上的小洞口都能成为景点引人观赏,“6501”必定能成为景点,必定能引天下之客。李正楚想入非非后,便开始了他的进洞探险行动。1995年8月的一天,李正楚的探洞行动正式开始。当他走过百米之后,眼前的情景令他惊讶,洞里是洞中有洞,仿佛洞无边际。他独自一人被那奇妙而又诡秘的成串的山洞吓软了腿,他不敢挪动发软的双腿了。初识洞景,那一夜他没有入睡,他在想,这洞深险莫测,若能开发,必定蕰藏着巨大的经济资源,将会给家乡带来极大的活力。次日休假,他拖着儿子李巍松往洞里钻。带儿子进洞,一来怕有什么闪失可相互照应;二来也可去除胆怯的心里;三来年轻人眼力好,洞中观察实情更为准确。父子俩先后入洞30多次,买照明矿灯20多盏(一部分用于领导入洞考察)。初次洞中行,李正楚让其子走在他身后,他怕开路失足跌入天坑而丢掉性命。好几次他跟儿子交代后事:“如果我在洞里发生意外,你要继续查明情况,把洞里见到的奇景都反映出去,这洞是我们忠防人的无价之宝。”儿子是个聪明人,虽不愿听父亲之言,但他理解父亲的一番苦心,只好每每为此点头。儿子年轻力壮,手眼快,其父在洞里曾多次失足遇险,都是他在身后拉上一把,化险为夷。洞有三层,谁也不知洞里的路哪条可行,被遗弃几十年洞里会有什么发生,野兽、毒蛇、机关、松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李正楚抱着死的决心,他一定要闯个水落石出,让其神秘之洞大白于天下。为防万一,一把砍柴刀他没离手,正是手中那把刀,好几次勾住石块,才没让他双腿滑落洞穴中。身居洞中,稍有大意,必有灭顶之灾。李正楚在探测一处奇洞时,发现脚下延伸的路面有些异常,他蹲下身子,掀翻覆盖路面的几块油纸,天哪!油纸下面竟是个天坑通风口,望深渊,他们父子俩坐在地上半天没缓过神来,就差那么一点点,父子俩有可能粉身碎骨。在山洞里,他们每走一步,洞中奇特之处都呈现在眼前,洞洞上下连通,洞中有洞,洞有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上百平方米,四面悬崖峭壁,分外壮观。特别是那拔地而起的直径近十米的天井,它像个竖立的圆桶,目而旋转,令人眼花缭乱。

查实其洞整体共有上下三大层 设有七个进口,在半山腰和山背后分别设有两个出口。洞身总长度达一万一千余米 主洞两侧还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洞,严严实实的厅室,星星点点的孔眼,其机关暗道星罗棋布:大洞口设计有并排的两列火车通道;洞内四大天井高深莫测,曾有铁梯盘曲而上与第二层和第三层相连。另外在第一层洞的下端 还有一专门排地下水的出水洞,在三层立体洞侧,有一宽6米、深80多米的独体洞。

后来,李正楚获取有关信息,“6501地下绝密工程”,即由国务院、中央军委1965年第1号工程而命名。这项国家级地下绝密工程,外表设有十一个蒙古包式的山头油库,地下则为秘密军事工程。此工程从1965年开始动工,经八年建造,共投资十二个亿而初见规模。因“文革”期间失秘等种种原因,这一巨大的地下工程尚有少部分地方没完全竣工便被废弃了。

这哪里是个废弃的山洞,分明就是一个奇异而又充满乐趣的天堂。“6501”鲜为人知,李正楚要将它推出去,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

呼吁开发旅游

李正楚在洞里穿梭几十次后,绘制了几十张“6501”洞内结构与分布图。从图可知,其洞分布在山体何处,洞有几层,洞有多高多长多深,洞洞何处相连,洞体何大何小,进口出口又在何处……

李正楚认为,有了仔细的图纸,更要有具体的设想,于是他写出了“关于综合开发‘6501工程’设想”:

设想将神奇的洞开发成“黄龙洞”美景,“6501”洞本身具有奇妙之处,加之其不平凡的来历,更显示了它的观赏价值。

设想传奇的洞中之水开发“银水洞”矿泉水。在“6501工程”第3号洞入口处,有一股迷人的清泉,相传古时候,有两位仙人流落至此,发现此地有股美妙的清泉,其清泉又藏身于洞处,故取名为“ 银水洞”,好水好名,真是千载难逢。

设想壮观的湖可再现“西湖”风光 。与“6501工程”近在咫尺之处,有一壮观的大坝湖。直观湖水面积为五平方公里。湖水西入洞庭,上源两条支流分别延伸到药菇山下九十里的马港洞和雁峰关的百步岭下。主湖面东侧的龟岛和鱼岛,更是为湖景锦上添花。绿水青山共长天一色,真乃山水独秀。可谓不是西湖,胜似西湖。

李正楚的设想之后,还有寄语:“6501工程”现关在笼子里沉睡着,但它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开发这一工程,前景是极为美好的。既有利于保护这一工程,又有利于发展其他产业。

李正楚拿定自己的设想后,便将其设想公布于众,于是他向各级政府和各家媒体投出了大量的信件,还抽空跑市里找有关领导与相关单位汇报。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他迎来了曙光,临湘市委召开了“开发‘6501工程’”的专题会议,形成“会议纪要”,临湘市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强对‘6501工程’及周边环境管理的通告”。就具体开发事宜,2000年7月28日,市委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在忠防镇召开了专题会议,会议邀请李正楚参加,并由李正楚作会议记录。会议决定正式挂牌运作,由李正楚负责办公室工作。紧接着,一系列的围绕“6501”开发的措施出台,如勘探、修路、禁釆矿、封山育林、宣传等“6501工程”的正式开发,给李正楚这位日思夜想的发起人带来了幸福的微笑。

心系乡梓广流传

时任临湘市委书记陈国荣十分重视“6501”的开发工作,李正楚深有感受,当时《临湘报》有个栏目开设了“读者来信赞公仆”,李正楚便向报社去了一信,2000年8月2日,报社以题为《一个普通教师眼中的市委书记》发了。文章说:4月8日,我以书面形式首次提出了将忠防银水洞“6501工程”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设想。现在市里组建了专门班子,加紧落实,这一切得益于我们有一个善于纳言、作风务实的市委班子。那是在4月上旬,我走进“6501原秘密军事工程”探险,看到里面大洞小洞纵横交错,恍如地下迷宫,认为极具旅游价值,废弃不用实在可惜。如何将“6501”推介出去?8日,我向陈书记发了一封长信。6月26日,我在忠防见到陈书记,陈书记握着我的手说:“李老师,你是将‘6501’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第一人。这个项目弄成了 你是有功之臣啊。”开会时,陈书记拉着我坐在他的身边。

两天后,陈书记又带市里四大家领导、 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到忠防“6501工程”考察和现场办公。他一下车,便派人通知我来参加现场办公会。在会上,他拉着我的手向各位领导作了介绍,并笑着说:“既然李老师首先提议开发这个项目,就让他当个开发小组的特约顾问吧。”

同年6月,李正楚将自己深入洞中探明的真实情况撰写成文,题为《‘6501’——期待开发的处女地》在《临湘报》连载。锣鼓敲响,专家学者纷至沓来,有省里市里的领导,有科学院、设计院的教授专家,更有各级媒体。湖南卫视记者、临湘电台对李正楚进行了专题采访。李正楚的“6501”行为,得到了各级领导与记者的赞赏,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与厚爱。当时,几乎无人不说,李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

今天的“6501”,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观光旅游风景区。李正楚,也与“6501”一起,岁月流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