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道理都懂,但是爸爸带娃着实不靠谱,妈妈怎么能放心呢?今天我们就用用充足的科学证据来支持,在生物学意义上,父亲这个角色不仅带娃没问题,而且还会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关键作用。鉴于以上情况,妈妈们为了孩子好好“活着”,被迫成为了带孩子的主力军。事实上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哪怕爸爸们再不靠谱,他们在育儿过程中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这样,这样,还有这样(估计这就是爸爸带三胎孩子的日常了),

洪恩启蒙

语言·知识·阅读·写作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1)

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剧照

说到让爸爸独自带孩子,你第一反应会想到什么画面?

可能是这样,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2)

这样,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3)

这样,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4)

还有这样(估计这就是爸爸带三胎孩子的日常了),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5)

鉴于以上情况,妈妈们为了孩子好好“活着”,被迫成为了带孩子的主力军。事实上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哪怕爸爸们再不靠谱,他们在育儿过程中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道理都懂,但是爸爸带娃着实不靠谱,妈妈怎么能放心呢?今天我们就用用充足的科学证据来支持,在生物学意义上,父亲这个角色不仅带娃没问题,而且还会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关键作用。

读完这篇文章,转给你家的“猪队友”看,绝对可以轻松调动他们的带娃积极性。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6)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7)

怀胎十月,其实爸爸妈妈处于同一起跑线

孩子在妈妈子宫里的那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那是一个不对爸爸开放的世界,爸爸根本没有办法参与进来,所以默认觉得妈妈比爸爸在育儿过程中领先了10个月。但其实研究表明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在孩子出生前就开始建立了,跟妈妈是一样的。

就像孩子能在子宫里听到妈妈的声音了,妈妈熟悉的声音能加速他的心跳,同样爸爸说话孩子也是能听到的。

纪录片中用超声波扫描监听孩子的心跳,

在听到妈妈的声音时,孩子的心率为136;

在听到爸爸的声音时,心率上升到144。

孩子对爸爸的声音反应甚至超过妈妈。直接用数据证明,爸爸胎教是有作用的,且非常有作用。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8)

除此之外,孕吐这个事情,也并不是妈妈们独有的妊娠反应。

有的爸爸会在妈妈怀孕时,自身的雌激素增加,产生一种拟娩综合症,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口味大变(症状不是一模一样,也的确差不多了)。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9)

从妈妈怀孕开始,爸爸和妈妈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在妈妈怀孕的时候,爸爸是完全可以参与怀孕过程中的。拟娩综合症的存在,是为了让爸爸能对妈妈们的辛苦感同身受;孩子爱听爸爸的声音,是为了让爸爸知道胎教不是妈妈们一个人的事情。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10)

当孩子生下来后,爸爸妈妈要开始共同抚养孩子了,这个时候有的爸爸可能还没接受自己从“大男孩”变成“孩子爸”,但是没关系,生理上会悄悄地发生两个明显的变化来帮助爸爸们更好地适应父亲这个角色。

第一个是,泌乳刺激素的增加。

泌乳刺激素又称“母亲激素”,促使妈妈分泌乳汁,激发她们哺乳的天性,当然爸爸们是没有这个功能的。这个激素的增加,对应在爸爸身上产生的作用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比如说,他们一抱孩子,就会“母性泛滥”,会轻轻摇晃哄哭闹的孩子,会忍不住想要亲亲自家的小可爱。

第二个是,睾丸激素的减少。

它是一种典型的男性荷尔蒙,跟攻击性有很强的关系。但刚生下来的孩子是那么地脆弱,爸爸们的蛮力很容易伤害到他们。这时候睾丸激素会直接暴降三分之一,分分钟能让暴躁类老爸秒变温柔。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11)

不得不感叹生物进化的神奇。这么得天独厚的变化,爸爸们再推脱自己不能好好照顾孩子,实在是不应该了。同时妈妈们也应该多给爸爸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参与到育儿活动中来,别怕他们笨手笨脚的会伤了孩子,因为他们已经成功“变身”了。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12)

特殊的角色,赋予不可替代的成长帮助

研究表明,所有有爸爸参与早期发展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更有自信、耐心,并且更容易对学习保持兴趣,甚至能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所以说爸爸多带娃,孩子更聪明绝对不是假话。

就拿语言能力来说,爸爸在跟孩子玩耍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大人”的语言,会用复杂单词和长句子。在孩子2-3岁期间,这种交流方式会明显刺激他们的语言发展功能。并且爸爸和孩子在交流中使用的词汇越多、越丰富,孩子在1年后的语言测试中的得分也会越高。

而且爸爸在跟孩子相处过程中,更偏向于游戏伙伴的身份,他们可以带着孩子去冒险、去做任务,去探索新世界。甚至你回家问问孩子,在他们心目中,爸爸可能远比妈妈更有趣。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13)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14)

爸爸的影响,贯穿女儿的一生

青春期是爸爸陪伴孩子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时期。

对男孩来说,爸爸成为了纪律约束者,这时候妈妈说的话他们可能已经不听了,往往需要“等你爸爸回来”这句话才会被震慑住(想想你有没有说过)。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15)

对女孩来说,爸爸的影响直接体现在生理上。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父爱缺失的女孩,即童年的部分或者全部时间没有与爸爸生活在一起的女孩,与那些家庭美满,童年快乐的女孩子相比,青春期会提前6个月到1年的时间,甚至外貌也会更成熟。

看看图中那张脸看起来更成熟?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16)

对于这部分女孩子来说,因为没有爸爸的陪伴,他们会下意识地更快地长大,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一个没有父亲的女孩会需要另一个男性来保护,为了能更快地恋爱,生理上会进行自我进化,更快地达到性成熟。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如果生活中缺少了父亲,怀孕的概率可能是普通女孩的2.5倍。

同时爸爸还会直接影响女儿的择偶观。那些从小和爸爸关系良好的女儿,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会下意识地选择跟父亲行为、外貌、性格相似的人。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17)

因为在女儿小的时候,她对另一半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在跟爸爸的相处中,会将自然而然地把他的面部作为模板,建立起心目中相对“完美”的男性形象,自然而然她们的择偶观也会往爸爸身上靠拢了。

所以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真的不是空穴来风。

从头到尾看下来,你会发现从胎儿到青春期再到成年,爸爸的影响贯穿孩子的一生。他们不仅是孩子行为上的榜样,更是他们建立认知的模板,让他们了解这个形形色色的世界。

在20世纪70年代,一位爸爸可能每天只花费15分钟陪孩子,但现在这个时间增加到了2个小时。从数据上看爸爸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其实爸爸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育儿绝对不应该是一个人的事情,夫妻搭档”才是最佳的选择。父母互相配合,共同参与孩子的抚养教育,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最后给各位妈妈们提供几个小tips,从今天开始就拿回去给爸爸们一起实行吧。

① 允许爸爸参与,这绝对是最重要的一点。就像上面说的,生理意义上,爸爸已经进化成适合照顾孩子的状态,只有给爸爸参与的机会,才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爸爸。

② 少点指责,多点鼓励。爸爸们刚开始带孩子难免手忙脚乱,别忙着生气指责,别吝啬夸奖,只有建立好了爸爸的自信心,他们才乐意下次带娃。

③ 分工合作,别一个人扛。提前和爸爸做好分工,比如说,洗澡我来,读书你来,两个人都参与,也都有休息的时间。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18)

这个纪录片绝对是给爸爸们最好的父亲节礼物,把这份礼物转给爸爸们吧!

父亲节有关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以父之名父亲节前)(19)

好的教育,更美好的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