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月嫂一般学多久就学会了(曾怕丢人不敢对人言)
做月嫂一般学多久就学会了(曾怕丢人不敢对人言)心痛:其实,2001年时,她还是小朋友口中的“张老师”或者“张阿姨”。彼时,她是郑州市一家幼儿园的老师,每月工资300多元。入行:受月嫂高工资吸引,她果断从幼儿园辞职如今,走在郑州街头,张桂勤被人称为“张总”或者“张教授”。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吴军 受访者供图
17年前,她月入只有300多元,如今,她月入3万多元。
曾经,她当了四年月嫂不敢对人言,怕丢人,如今,她成了郑州家政行业闻名遐迩的“张教授”。她说:“我以在这个行业工作为荣。”
她,就是“母婴达人”张桂勤。
入行:
受月嫂高工资吸引,她果断从幼儿园辞职
如今,走在郑州街头,张桂勤被人称为“张总”或者“张教授”。
其实,2001年时,她还是小朋友口中的“张老师”或者“张阿姨”。彼时,她是郑州市一家幼儿园的老师,每月工资300多元。
心痛:
怕丢人,当月嫂四年不敢对人言
让张桂勤没想到的是,这一个决定,会让她四年羞于对人言。
为啥?
2001年时,无论是给产妇侍候月子,还是给人打扫卫生,抑或是给人家做饭、做护理等,只要是从家政行业出来的,一律被外界称为“保姆”。
“月嫂”,如今看起来稀松平常的名称,前些年只是北上广那些一线城市的称谓,对于郑州来说,还有点高不可攀。
那时张桂勤的儿子刚上小学,邻居家有个女同学跟儿子是同班同学。邻居得知张桂勤当月嫂每月能拿1200元,很是羡慕,就回家跟女儿商量:“我也去跟你张阿姨一样,给人家当月嫂咋样?”“太丢人了!妈妈,你千万不要去!”张桂勤说,这个女孩子的反应和顾虑,代表了当时人们对月嫂普遍的看法。
邻居没来。此后四年,张桂勤更不敢对人说自己是干啥的了。她也怕给儿子丢人。
让人没想到的是,2017年,搬家后多年未见的这位邻居突然联系上张桂勤,说她妞劝她“你找张阿姨去玩呗,让她给你介绍个活儿,现在当月嫂收入多高啊”。
真是时易世移啊。张桂勤感叹。
付出:
为产妇服务8个月,换来了自己住院8个月
2005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月嫂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
已经成为资深月嫂的张桂勤更抢手了。有时一个月有三四个家庭找她。但她只能为一个家庭或产妇服务。
2006年时,她本来白天已经在一个产妇家里当月嫂了,结果晚上又被另一个产妇请去“帮忙”。
“她家里白天请的月嫂也是我介绍过去的,可人家晚上下班了,而产妇又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就让我去帮忙。”刚开始说好的只帮几天,后来这位产妇看张桂勤对自己对孩子都尽心尽力,自己奶水也够了、孩子也不哭不闹了,就要求延长到一个月,结果从一个月帮到三个月,又从三个月延长到8个月,直到张桂勤累病了,住进医院。
市场需求大,月嫂供不应求。
怎么办?张桂勤说,人多力量大。
2006年出院后,她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当讲师,希望借助自己的实操经验培养出更多的月嫂,为更多的家庭提供帮助。
也就是从那时起,张桂勤终于敢理直气壮地对外人说自己是月嫂了。
转机:
奥运宝宝出生,月嫂成了香饽饽
月嫂的地位真正得到提升在2008年。
那一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的一年,也是一大批奥运宝宝出生的一年。一个月嫂有几个家庭抢着要。月嫂的工资也涨到了四五千元,跟以前相比直翻番。
再打出租车,司机问张桂勤是干啥的,她说是月嫂,对方立马露出羡慕的表情:“你们工资高啊。”
张桂勤说,那一刻,她心里充满了骄傲。
在家政行业干了17年,张桂勤眼看这个行业的工资从1000多元涨到四五千元,再涨到现在的一两万元,作为其中的一名从业者,她心里充满了职业自豪感。
但同时,她也意识到,社会需求的增多、工资待遇的上涨,和从业者的技能不相匹配。
“不是工资配不上技能,而是从业者的技能跟不上工资的增长。”张桂勤说,目前部分技校倒是开有家政课,但理论知识是有了,实战经验不足,对于真正从业者来说,总感觉是“纸上谈兵”,而真正的高等院校也没开设类似的专业。
意识到行业存在的不足,张桂勤一边自己继续手把手地培训月嫂,一边又把自己的从业经验编写成“母婴护理实战技巧”、“产妇产褥期护理要点”等发放给大家。
荣光:
培养了1万多名月嫂,她被人尊称为“张教授”
张桂勤在郑州家政行业做月嫂做出了名气。
想进入这一行的新手、想增进技能的同行,都来向她请教。
张桂勤说,她粗略算了一下,从2006年至今,她每年为郑州家政行业培养了大约1000名月嫂,12年来,至少培养了1万多名。
“毫不夸奖地说,郑州市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月嫂,都听过我的课。”曾经是幼儿园老师的张桂勤,如今在家政行业,被人尊称为“张教授”、“母婴达人”。
成名的张桂勤,不但屡被郑州市妇联、郑州市各妇产科医院、郑州市各区卫计委及各大月子中心邀请前往授课,甚至福建、山东、云南、江苏等外省的卫生部门和妇产科医院也纷纷邀请她。
当年从老家确山县出来打工时,张桂勤还是一个黄毛丫头,如今,每次回老家,老父亲最高兴:“听村里人说,你又上电视了?干得不赖!”
17年前,在幼儿园当老师时,她月入只有300多元,如今,她月入3万多元,在郑州买了房和车;曾经,她当月嫂四年不敢对人言,如今走到哪儿都受人尊敬;曾经,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外来打工妹,这几年,她先后被郑州市妇联、郑州市民政局等评为巾帼建功标兵、女性创业就业导师、先进个人等。
张桂勤说,回想这17年来在家政行业的摸爬滚打,她感觉很幸福。
“幸福就是奋斗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张桂勤说。
(河南商报见习编辑 吕瑞天 编辑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