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滑板的孩子会不会变坏(玩滑板的孩子不会变坏)
玩滑板的孩子会不会变坏(玩滑板的孩子不会变坏)《极限青春》第一期的最大“意外”,就是国家滑板队种子选手向小军,在第二次尝试“闪电杆”失败之后整个从斜坡上滚了下来,直接摔断了锁骨。 这种情节无论放到谁身上估计都会被骂到半死。 但偏偏有一项运动是例外——滑板。
作者:拇指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个2020年要去东京奥运会的国家队选手,在一档综艺上“不听劝”地挑战最危险的动作,最后摔断了骨头。
这种情节无论放到谁身上估计都会被骂到半死。
但偏偏有一项运动是例外——滑板。
《极限青春》第一期的最大“意外”,就是国家滑板队种子选手向小军,在第二次尝试“闪电杆”失败之后整个从斜坡上滚了下来,直接摔断了锁骨。
这个动作有多难?
边上选手的反应足以说明一切。
说实话看到向小军摔下去的那一瞬间,拇指君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疼,一遍摸着自己同样摔折过的胳膊,一边暗自想:这综艺可不能让我妈看到。
弹幕有人表示劝退和不理解,却也有不少人在说“滑板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滑板本来就是这样,落地打滚是常有的事,轻则伤筋重则动骨,痛的时候咬牙切齿指天骂地。
可好了伤疤之后呢,立刻就忘了疼,回头又扛起板子跑到空地上“作天作地”。
毕竟,只有摔过一次,才知道下一次该怎么跳开;
毕竟,越挫越勇越摔越帅的,才是青春;
毕竟,于滑板也好,于青春也罢,“死磕”都是他们最大的底色。
2017年,《中国有嘻哈》救起了地下的说唱;
2018年,《这!就是街舞》拉火了小众的街舞;
2019年,《乐队的夏天》也算是在某些范围内唱响了摇滚…
当出租车司机的歌单从《怒放的生命》变成了《大碗宽面》,朋友圈的深夜分享也从遍地的苦情歌变成了满屏新裤子,曾经属于叛逆青年们的专属似乎在这几年里越来越走向了大众。
亚文化崛起?
说这话还是稍微早了点。
至少,同样是青年亚文化的代表选手,滑板在这个亢奋的夏天还不配拥有姓名。
《极限青春》播出六期,声量小到我身边几乎没什么人知道这个综艺的存在,社交平台上少的可怜的那些话题度,基本都是由几位明星领队带起来的。
豆瓣有且仅有6000余人打分,评分人数还不到《街舞》的十分之一。
可惜了,真的可惜了。
在我看来,《极限青春》中所呈现的态度,一点都不比《街舞》逊色。
综艺结构上没什么意外的,和选秀类综艺都差不多,同样是采用了明星领队 滑板选手 专业评委的配置,选取最佳队伍中的最佳滑手,最终胜出的能够获得世界顶级极限运动大赛X-GAMES的正赛资格。
区别在于明星领队上。
不同于街舞和说唱,纵观国内演艺圈,也实在没有哪一位明星是凭借着“滑板滑得好”打出了名号的。
三位领队中,起初最让我有点印象的是王珞丹,不管是在《向往的生活》中也好,或是在微博上也罢,经常能看到她踩着板子刷街的画面。
然而王珞丹小姐姐基本玩的是长板,到了节目里用上双翘之后就成了这样…
至于热衷于飙摩托的王一博老师,热爱一切刺激的极限运动,上场之前就放言:我超爱!超喜欢!
然而年轻气盛的王老师,在面对斜坡时的反应还是帅不过三秒…
最可爱的是程潇,一出场就给了一个漂亮的摔跤镜头,倒下的样子像极了每一个滑板小白。
面对这样三位领队,滑手们自然也是不怎么买帐的。
砸着板子出场把程潇吓到恍神,也有人上去就给王一博送了一件外套,理由是:你穿的一点也不滑板。
满屏的不屑情绪,滑手们就差把“老子不服你”这几个字写在脸上了。
同样,看着穿着裙子厚底鞋出场的程潇和语气夸张的主持人,拇指君也就差把“差评”两个字写在屏幕上了。
然而万物本质都是真香。
节目海报上有一句ONE MORE TRY,也的确没有任何一句话比“再试一次”更能表达这项运动的态度了。
令拇指君“真香”的,也正是这句话。
吊诡的是,这个综艺打动我的不是成功,而是失败——
大神级的曾冠豪,主持人报幕的时候大概用了四五个头衔,基本上属于出场自带光芒的存在。
当然入场首秀也没有辜负了他的这些头衔,一路下来行云流水一样的漂亮。
然而大概是太顺了,他开始继续“作”,然而一“作”之后,就出现了问题。
王珞丹在边上着急上火,曾冠豪表示别急,没成就是没成,再来一次不就行了。
女滑手刘佳,挑了一个难度不算小的双桥滑动平衡,结果自然是没成。
作为小组内唯一一个没有一次成的选手,到后期整个场子就剩下了她一个人还在那儿一次次地翻转跳跃。
有人说女滑手嘛,随便做个简单的豚跳就好了啊,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对此女滑手刘佳翻了个白眼,为啥?凭啥?
然后继续顶着全场凌迟一般的注视,屡败屡战。
行为艺术家,自称为滑板界蔡徐坤的王子轩,江湖人称狗哥,浑身上下都是梗,滑的动作也是梗。
“要做个最嚣张的动作”,然后第一次,直接从楼梯上摔下来,隔着屏幕能感觉到他落地时的那个重量。
第二次,第三次,继续摔…摔倒狠处直接跑到边上自我冷静。
冥想到30秒的时候,抬头一看时间继续往下摔。
以及被尊称为“滑板OG”的黑柴,“特别厉害”,“中国第一”,但这些都是从前。
如今的黑柴,36岁,滑了近20年,真正意义上的“把青春都滑进去了”,用一句“英雄迟暮”来描述,或许的确是最恰当不过。
因为年纪大了,所以膝盖吃不了力,体力也好灵活度也罢,都无法和年轻人对抗,所以只能一次次地在场上失败,摔倒。
老骥伏不了枥,但是会咬着牙再来一次。
当曾冠豪拿起滑板主动走出晋级区,陪着这个曾经的老朋友一起ONE MORE TRY的那一刻;当全场陪着黑柴一起大喊“ONE MORE TRY”的那一刻,就是这一整期最打动人的画面。
毕竟,对于这些硬着头皮一摔再摔的选手来说,支撑着他们的也不过就是这一句话。
人们总以为,这些玩滑板的不是“不怕摔”,就是“不要命”。
人们真的搞错了。
玩滑板的很怕摔,因为摔伤之后常常就意味着你需要一段时间的静养,养上十天半个月之后,之前好不容易摔会的那些动作又变得生疏。
于是从头再摔。
所幸身体是有记忆的,等你浑身上下都摔疼了之后,也就明白了到底该怎么保持平衡,又该怎么转弯,怎么跳跃。
所以不管再怎么畏惧也得迈开第一步。
“摔得多了就会了”,是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节目里那些漂亮的大乱和闪电杆,是每个人在无数次头破血流后的勋章。
既然玩了滑板,就做好会摔的准备,再试一次,或许就能多学会一个动作。
再试一次,是唯一能解锁新自我的钥匙。
说到底,这项父母眼中“危险”的极限动作,也不过就是这么个道理罢了。
说到底,拇指君今天拼着没什么人看,阅读量扑街的后果来写这篇推文,也不过就是为了这四个罢了。
年轻人啊,这世上真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你再摔一次,再拼一次,再试一次。
哪怕是死磕到头破血流呢,反正人生还长,伤疤也还能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