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9月10日,晾晒工李兰英(右一)和工友在晾晒枸杞。(潘彬彬 摄)柯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庆元介绍, 枸杞是富民强镇的“金果产业”,农民种枸杞、采摘枸杞都有收入,现在柯柯镇有16个村在种植枸杞,种植面积10年间翻了一番,去年仅采摘枸杞创收就达到2100多万元。2008年开始,在以干旱荒漠著称的柴达木盆地,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的枸杞被广泛种植。截至目前,青海省海西州枸杞种植面积超过45万亩,成为我国有机枸杞集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过去大家种青稞、小麦,加上农闲时外出务工,一年到头收入也就1万多元。”黄继文介绍,现在通过土地流转、枸杞种植,再加上采摘收入,一年下来他们收入超过4万元。枸杞地里,采摘工双手如飞。晾晒场上,晾晒工有条不紊。一颗颗饱满的小红果经过清洗、筛选、晾晒、烘干,最终变成消费者熟悉的枸杞干果。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柴达木盆地再度迎来枸杞丰收季。

清晨,家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柯柯镇西村的村民黄继文,和老伴一起朝着戈壁滩深处的枸杞地出发,开始了一天的枸杞采摘。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1)

这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柯柯镇枸杞种植基地。(潘彬彬 摄)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2)

9月9日,黄继文在枸杞地采摘枸杞。(潘彬彬 摄)

2008年开始,在以干旱荒漠著称的柴达木盆地,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的枸杞被广泛种植。截至目前,青海省海西州枸杞种植面积超过45万亩,成为我国有机枸杞集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

“过去大家种青稞、小麦,加上农闲时外出务工,一年到头收入也就1万多元。”黄继文介绍,现在通过土地流转、枸杞种植,再加上采摘收入,一年下来他们收入超过4万元。

枸杞地里,采摘工双手如飞。晾晒场上,晾晒工有条不紊。一颗颗饱满的小红果经过清洗、筛选、晾晒、烘干,最终变成消费者熟悉的枸杞干果。

柯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庆元介绍, 枸杞是富民强镇的“金果产业”,农民种枸杞、采摘枸杞都有收入,现在柯柯镇有16个村在种植枸杞,种植面积10年间翻了一番,去年仅采摘枸杞创收就达到2100多万元。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3)

9月10日,晾晒工李兰英(右一)和工友在晾晒枸杞。(潘彬彬 摄)

“这一颗颗小枸杞,可都是一粒粒金豆子。”晾晒工李兰英来自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干两个月能挣9000多元,比在庄稼地里辛苦半年挣得还要多。”

据海西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目前共有8万多名像李兰英一样的采摘工人,聚集在柴达木盆地采摘枸杞。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4)

9月9日,吴建成在晾晒场处理枸杞干果。(潘彬彬 摄)

“今年枸杞收成好,想着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尽快多摘一些。”乌兰县神杞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成告诉记者,今年采摘季政府还给企业帮忙联系了不少采摘工,“有工人摘果,才能让‘红果’变成‘金果’”。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5)

这是9月9日准备晾晒的枸杞。(潘彬彬 摄)

除了保障采摘用工外,近年来海西州还通过建立区域公共品牌、免费发放有机肥、加大质量安全监管等措施,促进枸杞产业提档升级。产自柴达木盆地的“小红果”,现在已出口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

望着眼前红彤彤的枸杞果,吴建成信心满满:“天帮忙、人努力,今年枸杞一定会是好行情。”(潘彬彬 王金金)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柴达木盆地再度迎来枸杞丰收季。

清晨,家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柯柯镇西村的村民黄继文,和老伴一起朝着戈壁滩深处的枸杞地出发,开始了一天的枸杞采摘。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6)

这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柯柯镇枸杞种植基地。(潘彬彬 摄)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7)

9月9日,黄继文在枸杞地采摘枸杞。(潘彬彬 摄)

2008年开始,在以干旱荒漠著称的柴达木盆地,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的枸杞被广泛种植。截至目前,青海省海西州枸杞种植面积超过45万亩,成为我国有机枸杞集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

“过去大家种青稞、小麦,加上农闲时外出务工,一年到头收入也就1万多元。”黄继文介绍,现在通过土地流转、枸杞种植,再加上采摘收入,一年下来他们收入超过4万元。

枸杞地里,采摘工双手如飞。晾晒场上,晾晒工有条不紊。一颗颗饱满的小红果经过清洗、筛选、晾晒、烘干,最终变成消费者熟悉的枸杞干果。

柯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庆元介绍, 枸杞是富民强镇的“金果产业”,农民种枸杞、采摘枸杞都有收入,现在柯柯镇有16个村在种植枸杞,种植面积10年间翻了一番,去年仅采摘枸杞创收就达到2100多万元。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8)

9月10日,晾晒工李兰英(右一)和工友在晾晒枸杞。(潘彬彬 摄)

“这一颗颗小枸杞,可都是一粒粒金豆子。”晾晒工李兰英来自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干两个月能挣9000多元,比在庄稼地里辛苦半年挣得还要多。”

据海西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目前共有8万多名像李兰英一样的采摘工人,聚集在柴达木盆地采摘枸杞。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9)

9月9日,吴建成在晾晒场处理枸杞干果。(潘彬彬 摄)

“今年枸杞收成好,想着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尽快多摘一些。”乌兰县神杞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成告诉记者,今年采摘季政府还给企业帮忙联系了不少采摘工,“有工人摘果,才能让‘红果’变成‘金果’”。

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柴达木盆地枸杞迎丰收)(10)

这是9月9日准备晾晒的枸杞。(潘彬彬 摄)

除了保障采摘用工外,近年来海西州还通过建立区域公共品牌、免费发放有机肥、加大质量安全监管等措施,促进枸杞产业提档升级。产自柴达木盆地的“小红果”,现在已出口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

望着眼前红彤彤的枸杞果,吴建成信心满满:“天帮忙、人努力,今年枸杞一定会是好行情。”(潘彬彬 王金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