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王阳明心学为什么这么厉害(王阳明流传千古的心学)

王阳明心学为什么这么厉害(王阳明流传千古的心学)比如古人崇尚的舍身取义,这个义字就是一种价值存在,可以为之舍弃生命,无关乎外在物质。每个人都说一滴水,水在太阳下很快会蒸发,但放入江海就会不朽,人追求的就是不朽,这就是一种价值存在。一切都是功利主义的出发点,一方面揣摩别人的内心,另一方面又怕别人揣摩,这样就导致内心的光明永远无法战胜黑暗。所以,阳明心学最大的功用就是解放我们的内心。世人多巧,心茫茫然

王阳明心学为什么这么厉害(王阳明流传千古的心学)(1)

当今社会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只要“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什么样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手机获得,我们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

信息太多,会挤压一个人的精神空间,当自己的精神空间越来越萎缩,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灵魂就沉沦迷失了。

其实这并不是科技发展才有的现象,其实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当整个时代迷失的时候,声色犬马,物质生活超越精神生活的时候,一个时代都会找不到自己的内心。

文化有精华有糟粕,糟粕就是阴谋论盛行,各种阴谋论比如:商场如战场,情场也如战场,其实本质都是我们在算计别人,丢失了自己的同时,越发地擅长算计别人,即使不算计别人,反过来也怕被别人算计。

一切都是功利主义的出发点,一方面揣摩别人的内心,另一方面又怕别人揣摩,这样就导致内心的光明永远无法战胜黑暗。

所以,阳明心学最大的功用就是解放我们的内心。

败人两字非傲即惰,人要心外无物

世人多巧,心茫茫然

  • 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存在(心学基础)。

每个人都说一滴水,水在太阳下很快会蒸发,但放入江海就会不朽,人追求的就是不朽,这就是一种价值存在。

比如古人崇尚的舍身取,这个字就是一种价值存在,可以为之舍弃生命,无关乎外在物质。

现在某些年轻人一点点小挫折就寻死觅活,因为缺乏价值支撑,无法明白生命的价值所在。

再举两个人的例子看一下何为价值支撑。

  • 王阳明读书时,老师问他,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在座的普通人回答:学成文武艺,卖给帝王家。

而阳明先生是这样回答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王阳明心学为什么这么厉害(王阳明流传千古的心学)(2)

  • 释迦牟尼原来是乔达摩悉达多王子,出东南西北四方门见人世间生老病死苦而生慈悲之心,之后决定普渡诗人摆脱此案痛苦去光明的彼岸。

释迦牟尼和王阳明所追求的价值我们已经知道,反观我们自己,内心追求是什么?

知道自己心中所求,该如何去做?

心即理,知行合一

先说一下人的三大困惑:欲望,情绪,习性。人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习性造成。

  • 何为知行合一?知道就要做到,知道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真正的知道就是能做到。

这句话有点像绕口令,需要智者细品方能领悟禅机。

  • 接下来一步,沉浸式体验。

把你身心和想要做的事情融为一体。

举个孔子学琴的例子,他一开始学琴时每天抱着琴跟老师琢磨如何弹好。

学会基本功之后,他就不再需要老师,而是开始独自揣摩,静静坐在一隅,不受任何打扰,研究每个琴弦发出的声音有何微妙不同。

到最后他茶饭不思,整个人着魔般和琴融为一体,心中再无他物,谓之沉浸式体验。

提取三个关键字:琢磨,揣摩,着魔。

事上炼

工作即修行。

心学在人性层面上是对人性的洞察与把握,佛家讲究明心见性,儒家讲究修己及人,禅宗讲究放下执念,心学与前三都不一样。

心学处事原则:求担当而非寻求个人解脱,行动风格是犀利,智慧,而非圆融,太极,满满正能量,有价值担当。

工作生活遇到困难,心学教我们事上炼。

遇到事情不逃避,心外无物,不受任何外界干扰(不动如山,心外无物),用智慧去积极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王阳明第一天上班,官府内涌入上千人,哭天抢地砸东西,王阳明淡定不慌,走访了很多百姓家询问原因,原来当地政府苛税(葛布税)。

王阳明实地考察了当地百姓的收入状况,发现根本无法承担如此沉重的赋税,随即决定免掉此税,百姓欢颜。

王阳明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先调查研究当地的贫富,奸良,经济,文化,人性。

此例子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用智慧去分析事物的利害关系,发现其规律,了解情况,抓住要点,迅速解决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要事上炼。

  • 致良知

人的格局始于内心的志向。

致良知不仅是一个人的内心和道德自律,是让人们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光明是人类文明呆呆积累下来的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

——行:理论联系实际

——合:沉浸式体验(孔子学琴的故事,琢磨,揣摩,着魔)

——一:价值归宿,我心光明

王阳明心学为什么这么厉害(王阳明流传千古的心学)(3)

结语

心学可以让人发现内心的光明,破开生命的桎梏,奠定人生的格局,获得心动的智慧。

教会我们学会尊重自我,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价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