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学好心学(普通人怎么学习和理解心学)

如何学好心学(普通人怎么学习和理解心学)内心光明,是最好的境界。不阴暗,不肮脏,不扭曲,这样的心,是舒坦的,舒展的,安详的,充盈的。我心光明,亦复何言?养心为要,把心养好胜于一切。心好,命会好,慈悲喜乐安宁,一样都不少。为此,普通人学习王阳明心学。不在于获得知识而在于去认真领悟,内化于心慢慢的就能够外化于形。

如何学好心学(普通人怎么学习和理解心学)(1)

如何学好心学(普通人怎么学习和理解心学)(2)

如何学好心学(普通人怎么学习和理解心学)(3)

普通人也可以理解和学习心学。心学并不单纯是知识体系,它是一种修为的方法。这个修为所关注和解决的是,为自己解决一个心灵安置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仅需要一个物理的身体安置所,更需要一个无极的心灵安置处。

人没有房子住,肯定不舒服,没恒产就没有恒心。

虽然有了房子,但心灵没有安居处,人照样会空虚、无聊、寂寞、孤独,那也很难过。心灵失家园,甚于一切。

所以,普通人学习心学的目的,是唤醒你对心的从新认识和深刻觉悟。

养心为要,把心养好胜于一切。

心好,命会好,慈悲喜乐安宁,一样都不少。

为此,普通人学习王阳明心学。不在于获得知识而在于去认真领悟,内化于心慢慢的就能够外化于形。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内心光明,是最好的境界。不阴暗,不肮脏,不扭曲,这样的心,是舒坦的,舒展的,安详的,充盈的。

心要大,心要开,这样的话,光明就照进来了。心,怎么才能大?怎样才能开呢?就是去除有私变得无私。不攀比,不妒忌,不虚荣,不敏感,人傻傻的热诚,没心没肺的城府。

光明照进来,心就开窍了,各类阴暗扭曲的东西就少了。对他人要多往好处想,对世界多往美处看。我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心。幸福不在于我具有什么,而在于我的自我感觉怎样。愿意感觉美好?自然会感恩,自然会慈爱,自然会悲悯,自然会温暖,自然会甜蜜。心即理,这个理是由自己定不是由别的什么定。如果自己心不好,即使有再大的房子住也不快乐,即使有再高的权力地位,也会惶惶不可终日。

一切在自己。

一切在于心。

王阳明说,“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错不可怕,不丢人,一个人什么错都不犯?那是不可能的,错误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承认和改进错误,关键在于无贰过,关键在于无心之过而非有心之过。

王阳明说,“做圣人,我性自足。”圣人并非高不可攀。你没读过书,你文化程度不高,你没资源没权利,这阻挡不了你活得高贵和高尚。王阳明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如果您愿意高贵,并追求高贵?谁能挡得住呢?人之所以活得卑微,并不是身份地位本身,而是自己的这颗心不够高贵。

王阳明说,“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我们学习到好的,不是用它来检查对照别人,而是时刻用来检查对照自己,不是指责人家不好,而是要把自己身上坏的东西改掉。如果学习是为了去指责别人,不是为了改造自己,那倒不如不去学习。如果用学到的圣贤之道德来检查对照自己,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的缺点,需要切实改进,哪里还有功夫去指责别人呢?自己改的越来越好,又不指责别人,那不就是有光了吗?光明不就是进到内心了吗?

王阳明说,“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这个世界本质上是虚无虚幻的,由于有人的一万种道理出现,事物就变得纷繁复杂起来了。把自己的心管好,是非就没了。把自己的心管住,世界就太平了。

我们觉得自己的世界不好,不是世界的原因,是我们的心态造成的。我们能够吃饱饭,能够穿暖衣,能够踏踏实实过日子,可以爱别人,又有别人爱,这样的人生就可以了呀。更多的钱?更大的官?又能怎样呢?我们拼命的外求,内心却生出很多痛苦、恐惧和不安,这是我们的智慧不足造成的,并不是这个世界造成的。

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你要明白了这样道理,就赶快去改变自己的心,赶紧行动起来,不要嘴上说的手里行的,和这些天理大道相违背。一切从改变自己的心开始。

这个世界该多美好啊?这个想法,就会让你享受到美好,哪怕你一文不名,你照样不缺乏快乐。世界这么美好,哪里会有郁闷和纠结?一切都是自己看不开想不开放不下造成的。

我的生命多宝贵呀?这个想法,就会让你造就巨大的人生价值,你会舍不得浪费自己的生命,不愿意让自己的生命消耗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王阳明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明得,晓得,记得,这三个层面,最高级的是明得,最低层面是记得。什么是明得?明得就是内心的诚实、干净、向往、充盈和宁静。它不需要学习,只需要回复本心。我们当孩子时为什么快乐?因为我们当孩子时简单。我们复杂了,本心丢了,痛苦烦恼多了。所以,有一颗童心就够了。

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如果有心痛的毛病了毛病一发,自然无心于别事。我们立下的志向是要改变自己不是要改变别人,一旦立下这样的志向,就如同有了心病。这个心病,就是自己的一切。我要变得高贵,这是我自己的事。我不要卑鄙龌龊,也是我自己的事。阳明先生讲,“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心里好的念头出来了,自己肯定知道,那就扩大它。心里不好的念头出来了,自己也肯定知道,就去遏制它。每天每时每刻都这样,还愁自己不能成为圣贤吗?正所谓,“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无论圣人还是愚夫,良知人人皆有。所不同的是,圣人能够保全它而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常存,这也是修习。人人皆可学之。

阳明先生说,“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一个优秀的人,就是朴素地守住自己的本分。我种地,就要把地种好。我读书,就要努力把书读好。我当官,就要把官当好。守住自己的本分,其余不想。不好高骛远,不好大喜功,没有非分之想,不去妄念不去妄求,一切都会心安理得,这就是良知。

阳明先生说,“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人的心本来是深厚畅快的,一有了过度的私欲就完蛋了。一消除极度私欲,马上问题就解决了。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一切顺其自然,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哪里会有什么问题呢?

阳明先生教导说,“谦虚其心,宏大其量。”把心掏空,不要装那么多的阴险、不足、欲望和烦恼,缩小自我,天地就大起来。为什么要赌气?为什么要纠缠?这是何必呢?

阳明先生说,“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宁静以致远,心收不住,哪里会深刻领悟人间大道?请记住,“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知识之上。所以,阳明先生告诫人们:“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请记住,“常快活便是功夫。”没心没肺的人,无私博大的人,自然不会少了快乐。你要去争我不争,你害怕失我不怕,无忧无虑自然快乐。人生不过一死,还有什么想不通放不下的呢?阳明先生讲,“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悔悟虽然是人去病的良药,但必须以改进不足取得圆满为聚焦。如果仅停留在悔恨上,悔悟就由人生之药变成了人生之病。

大家牢牢记住,切实去履行。

没有不好的,没有不足的。

正如阳明先生教导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认识实践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成果。圣人的学问的只是一个功夫,认识和知识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 。“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长期在大风大浪中行船的人,才能在风雨中立住脚跟。

心定、事定、人才能定。

安分守己,把一颗心安放好,对谁都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