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的相关书籍(5本书帮你丈量我们与恶的距离)
人性本善的相关书籍(5本书帮你丈量我们与恶的距离)《路西法效应》中,津巴多教授详述了这件事,并结合从该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发现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彻解释“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第一本书:《路西法效应》 “斯坦福监狱实验”让一群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在短短6天里性情大变,成了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有人说,社会很真实,因此我也要活得“现实一些”。但事实只有一个,然而真相却可以有无数。关于“恶”,认识它才能正视它并且远离它对你的影响。本期书单推荐带你全方位了解「恶」,教你做一个理智且充满善意的人。
小时候,和朋友一起嘲笑体型较胖的同学,在背后给人家起绰号;
大学时,偶然听到关于老师的谣言,就不假思索地散布开;
开始工作后,躲在因为自己的粗心造成的小错误后,事不关己说一句“错不在我”……
从现实到网络,所谓我们与恶的距离,其实根本不是一线之隔,而是众生身处其中,共享着那些恶意却不以为意。
有人说,社会很真实,因此我也要活得“现实一些”。
但事实只有一个,然而真相却可以有无数。关于“恶”,认识它才能正视它并且远离它对你的影响。
本期书单推荐带你全方位了解「恶」,教你做一个理智且充满善意的人。
第一本书:《路西法效应》
“斯坦福监狱实验”让一群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在短短6天里性情大变,成了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
《路西法效应》中,津巴多教授详述了这件事,并结合从该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发现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彻解释“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受各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我们是否也会像上帝的天使路西法一样变成恶魔?
我们又该如何抗拒角色规范的影响?
第二本书 《恶的科学》
为什么有人会持刀闯入幼儿园砍杀儿童?
为什么纳粹科学家会在俘虏身上做活体实验?
荀子说,人性本恶,恶是人生来就有的特质。
但当人作恶时,我们往往看到的只是结果,却没有关注他作恶的原因。
本书作者西蒙·巴伦·科恩从恶的起源着手,详解“恶”与“共情”的关系,激发我们对恶的本质的系统性思考。
第三本书 《谣言》
谣言是什么?
当人们感到完全失去了把握自己前途的能力时,谣言便盛行了。
在本书中,作者经过数千次电话调查,搜集了无数各种各样的谣言分析研究的结果,阐明谣言的发生规律。
谣言不可避免,它是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产物。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各种谣言的漩涡之中。
只有更多地了解谣言,理解人性,才能炼就火眼金睛,不为谣言蒙蔽。
第四本书:《错不在我》
当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人们为什么只想逃避责任,甚至不自觉地说谎?
为什么公众人物外遇,罪证确凿时,当场抵死不认,却在隔天的道歉声明中说:“我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当错误发生时,我们总会下意识将错误推卸到他人身上,或找一些客观原因,完全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这样的心理,你我都有,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普通人。
《错不在我》告诉我们:这是自我辩护心理在发生作用,而这种不假思索的自我辩护就像流沙一样,会使人越陷越深,最终阻碍我们看见自己犯错。
本书由当代最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撰写,这本书教你如何看穿谎言与借口,破解思考盲点。
第五本书:《娱乐至死》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
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想告诉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做自己的主人,别做别人手里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