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谋指的是孙权还是孙策(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仲谋指的是孙权还是孙策(生子当如孙仲谋)射天狼苏东坡也写过:还有一首: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见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关于孙权,“弓刀游侠”辛弃疾是这样评价的: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还有一首: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见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苏东坡也写过:
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可见,在宋朝,孙权还是一个骑马射虎,坐断东南的雄才君主!
现在,为什么网友口中的孙权成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的人物了呢?
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先来看一看孙权的生平:
孙权出生于公元182年,父亲是孙坚,母亲是吴氏。
注:《三国演义》中说吴国太是武烈皇后的亲妹妹,这个武烈皇后就是吴氏,也就是孙坚娶了吴氏姐妹花,吴国太既是孙权的小妈,也是孙权的小姨,但是正史没有记载吴氏妹妹也嫁给孙坚,应该是杜撰。
孙坚、吴国太
孙坚和吴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孙策(伯符)、孙权(仲谋)、孙翊(叔弼)、孙匡(季佐),四个人按照伯仲叔季排列得还挺整齐,孙权排第二。
伯仲叔季
父亲孙坚,江东猛虎,攻打刘表时,被黄祖设计,挂了。
大哥孙策,人送绰号小霸王,曹操都感叹的“狮儿难与争锋也”,遇刺,挂了。
200年,碧眼紫髯的孙权,开始坐镇江东,这一年,他才19岁。
孙权
江东初定,本身就不服的世家大族蠢蠢欲动,当地山越也开始作乱,西边刘表,北面曹操,再加上本身孙策死于非命,不是正常的父死子继,而是次级的兄终弟及,孙策儿子以及更像孙策的孙翊支持者也大有人在,可谓群狼环伺。
孙权即位后,干了这几件事:
拉拢世族,重用人才,本地世族代表顾、陆、朱、张四大家族的顾雍、陆逊、朱桓、张紘、张昭等代表人物被启用,皖北等流亡世族代表人物周瑜、鲁肃、诸葛瑾、吕蒙等人也被启用,得到世家的支持。
江东四大都督
正如伟人所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光怀柔没用。孙权开始用兵了。
200年,庐江太守李丰公然反叛,被镇压。
宗室孙辅反叛被囚禁。
平定山越,获取山越土地和人口。
208年,第三次进攻江夏,击杀黄祖,为孙坚报仇的同时占领江夏镇。
同年,著名的赤壁之战,击败曹操。
赤壁之战
攻打合肥,失利。
209年,派周瑜苦战,拿下南郡。
210年,派步骘南征交趾,拿下交趾九郡。
213年,濡须坞之战,孙权和曹操亲征,互有胜负,雨季将至,双方罢兵。
生子当如孙仲谋
214年,孙权率吕蒙、甘宁征讨皖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获取人口数万。自此,孙权控制了江淮南部。
215年,孙权遣诸葛瑾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曹操攻打汉中,刘备无奈言和。
同年,趁曹操攻打汉中的时候偷袭合肥,经典的《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从此江东小儿闻张辽名不敢夜啼,张八百和孙十万由此而来。
219年,关羽趁襄樊空虚之际,发动襄樊之战。孙权偷袭荆州,吕蒙兵不血刃,袭取刘备统治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将军潘璋、朱然也将关羽擒杀。
关羽之死
221年,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222年,魏军三路伐吴,东路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取得优势,中路朱桓重创曹仁,西路朱然及时除掉了内应姚泰,死守江陵硬抗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
223年,孙权命将军贺齐等袭取蕲春,活捉判将晋宗。
226年,曹丕去世,孙权偷袭江夏,失败。
227年,平定彭绮叛乱。
228年,派遣陆逊督率诸将大败曹休。
231年,孙权派太常潘濬率军五万,讨伐叛乱的五溪蛮夷。
234年,孙权亲征合肥新城,满宠和张颖一把火烧劝退,曹睿亲征,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
241年,孙权派卫将军全琮攻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不利而还。
从战绩上看,两场最大的胜仗:
赤壁周瑜火烧曹操八十万大军,夷陵陆逊火烧刘备连营七百余里。
火烧连营
可惜都不是孙权亲自指挥的。
就地点而言,合肥毫无疑问是孙权的伤心地:
第一次,被虚假情报吓跑;
第二次,被张八百痛扁,还差点被生擒;
第三次,被满宠识破计谋而退;
第四次,被满宠伏击;
第五次,先折了侄子,又被张颖顽强抵抗,最终被曹睿吓跑。
而且第二战显然被张辽打出了阴影,以至于后来张辽生病,孙权都不敢再图:“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濡须坞之战是孙权亲征的高光时刻,曹操看着军容整肃、耀武扬威的孙权,说出了那句经典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孙权也给曹操去了封书信:“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可见,孙权亲征,一般都不咋地,但是在识人用人方面,却有独到之处:
比如周泰本来是孙策身边的,孙权一眼就相中了他,要了过来当侍卫,孙权几次危急时刻,都是周泰舍命相救,孙权提拔周泰的时候众人不服,在宴席上,孙权让周泰解开上衣,露出满身伤疤,孙权手指伤疤问其来由,一处伤疤一杯酒,是夜,孙权垂泪,周泰大醉,孙权赐青罗伞盖护送周泰而回。众人乃服。
不死护卫周泰
再如,吕蒙,原本一介武夫,在孙权的劝导之下开始读书,鲁肃过寻阳,与吕蒙交谈,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还原了这个桥段,在203年的《袁家之战》剧本中,选用孙权势力就能亲自体验“孙权劝学”剧情,看到吕蒙属性大暴涨的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变身后的吕蒙统帅属性会提升10点,智力属性会提升37点,政治属性会提升28点。
对陆逊,孙权说过一句经典名言:“阃以内 孤主之;阃以外 将军制之”!皇宫院墙之内我管,院墙以外的天下,将军看着办吧!
在孙权的统治下,东吴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山越开始纳入中华文化圈,南边平定交趾,统治广东及越南北部,派兵到达台湾,历史上首次进入台湾。
修筑东兴堤、涂塘、东渠等水利设施和句容中道驿路,大力发展兵屯和民屯。北方战乱导致的流民南迁,带来的先进的农具和耕种方式也得到了推广,东吴经济逐步成型。
东吴的造船业也得到了发展,东吴甚至能够跨海攻击旅顺,东吴灭亡的时候,西晋接收的东吴官船有五千艘。
东吴的发展,为之后的衣冠南渡打下了基础,从此东南方向不再是未开化的山越和蛮夷,开始成为中国最富庶的经济区。
说完了优点,说缺点,孙权亲自领兵属实不咋地,要不是周泰拿命去拼,孙权坟头上的草都一人多高了。
其次,在魏和蜀之间反复横跳,时而攻魏,时而攻蜀,机会主义者。
还有就是鉴于东吴基础都是世家豪族,没有一统天下的战略和意愿,而魏国和蜀国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统一中国。
比如《隆中对》诸葛亮的规划是:“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关羽如果没丢荆州,关羽出军牵制魏国主力,诸葛亮可以在汉中为所欲为,可惜吴国取了荆州,诸葛亮只有一条路了。
隆中对
而吴国,拿了荆州,荆州好像就销声匿迹了,只一个合肥就难死了吴国。
老年的孙权还犯了几个低级错误:
首先是辽东经略问题:
公孙渊向孙权称臣,孙权派一万多人携带金银珠宝北上结交公孙渊,结果公孙渊害怕曹魏,吞没财产,杀了使者去向曹魏请功。
其次是继承人问题:
长子孙登逝世后,孙权的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极大矛盾。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其中,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都支持孙和,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孙霸。
孙权废黜孙和,赐死孙霸,并于同年十一月改立孙亮为太子。同时将支持太子、鲁王的朝臣进行残酷处置,甚至处死不少大臣。
其中丞相陆逊也因支持太子孙和,而遭到孙权的谴责,最后忧惧而死。
东吴动乱,由此开始。
你觉得孙权是个英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