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京鸟巢现在什么样了(一样的鸟巢)

北京鸟巢现在什么样了(一样的鸟巢)“‘鸟巢’,我来了!”“冬奥会开幕式,我正在现场!”在“鸟巢”前的草地上,国内外同行们架起摄录设备,开始了各种直播。3小时后,这里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20分钟后,车终于到了“鸟巢”外,下车的地方正好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博物馆大门。许多外国记者纷纷在此驻足留影——从2008年到2022年,从夏奥会到冬奥会,北京即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双奥之城”。出发,夕阳下的“鸟巢”成全世界焦点2月4日16时,记者看完中国队的冰壶比赛,赶回主媒体中心。按要求,所有采访开幕式的媒体记者将从这里统一乘车出发,前往一路之隔的国家体育场“鸟巢”——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由于“鸟巢”周边进行了交通管制,通勤大巴七绕八拐围着国家体育场转圈,这让我有一次难得的机会,从不同角度打量这座奥运史上留名的传奇建筑。太阳还未落山,但“鸟巢”顶部的灯光已经打开,整个建筑在夕阳和灯光的交

北京鸟巢现在什么样了(一样的鸟巢)(1)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张琳采访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张琳

2月4日晚,身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的长江日报记者看着“鸟巢”上空一次次升腾的烟花,忽然觉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似乎就发生在昨天。14年前的那个夜晚在空中穿越北京中轴线的巨大“脚印”还未消散,冬奥会又滑着“雪板”到了眼前。

■ 16时

出发,夕阳下的“鸟巢”成全世界焦点

2月4日16时,记者看完中国队的冰壶比赛,赶回主媒体中心。按要求,所有采访开幕式的媒体记者将从这里统一乘车出发,前往一路之隔的国家体育场“鸟巢”——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

由于“鸟巢”周边进行了交通管制,通勤大巴七绕八拐围着国家体育场转圈,这让我有一次难得的机会,从不同角度打量这座奥运史上留名的传奇建筑。太阳还未落山,但“鸟巢”顶部的灯光已经打开,整个建筑在夕阳和灯光的交相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没有人知道再过几个小时这里将上演怎样的精彩,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积蓄了7年的期盼(2015年北京获得冬奥会举办权)都将在2月4日20时后的某一个节点全部沸腾和迸发出来。

20分钟后,车终于到了“鸟巢”外,下车的地方正好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博物馆大门。许多外国记者纷纷在此驻足留影——从2008年到2022年,从夏奥会到冬奥会,北京即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双奥之城”。

“‘鸟巢’,我来了!”“冬奥会开幕式,我正在现场!”在“鸟巢”前的草地上,国内外同行们架起摄录设备,开始了各种直播。3小时后,这里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 17时15分

进场,现场发现神秘装置

走进“鸟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席台正面一个巨大的纪念碑式建筑。刚开始,大家都以为那是主火炬塔,但仔细观察发现并不是。一是顶端看不出有点火装置,二是它的正面是一个大屏幕,而且整体可以变色。这应该是一个配合开幕式环节和文艺表演的装置。

整个体育场的草皮上都铺了白色幕布。开幕式表演时,这里将被当成投影的屏幕使用,作为背景来推动情节展开。记者抬头想寻找主火炬塔,却突然发现在“鸟巢”上空的几道威亚上悬挂了一个神秘造型——用金属材料编织成的人物模型,看上去应该是一个正在起飞的滑雪运动员。一个悬念涌上记者心头:难道这个装置跟点火仪式有关?但是,主火炬塔在哪里呢?会用什么方式来点火?

此时,太阳已经完全落下。“鸟巢”被夜幕完全笼罩,现场气温降至0℃以下,冷风吹来阵阵寒意。看台座椅上,组委会为参加开幕式的每位观众准备了一个贴心大礼包。记者打开一看,里面有国旗和2022年冬奥会旗帜各一面,还有用于保暖的帽子、手套、暖宝宝、坐垫盖毯以及用于防疫的口罩、消毒湿巾。记者心里顿时觉得暖暖的。

■ 19时15分

感动,《我和你》再次回响在“鸟巢”上空

19时30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暖场歌舞表演开始。上千名年轻演员载歌载舞,为盛会开幕营造气氛。19时45分左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再次在“鸟巢”上空回响,现场观众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歌声一下子就把人带回14年前的那个激情之夜,令人热泪盈眶。

14年过去了,北京和中国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大家熟悉的地铁来说,2008年奥运会开幕时,北京地铁线路只有8条,地铁交通图看上去还非常“稀疏”;如今,北京地铁线路已达27条,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地下铁路网络。

近几年来,中国已有3.46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道:“这意味着冰雪运动在全球发展进入到一个新时代,这将改变世界冰雪运动的格局,改变冰雪运动产业的规模,中国已经成为冰雪运动大国。”

■ 22时15分

创意,最后一支火炬就是主火炬

22时15分,终于到了压轴的点火环节。最大的悬念揭晓:现场并没有特意建造主火炬塔。场地中央的巨大雪花是由各代表团入场时的小雪花导引牌拼接而成。最后一棒火炬手迪妮格尔·依拉木江和赵嘉文将火炬插入雪花中央,最后一支火炬便是主火炬。没有点燃的动作,没有熊熊燃烧的主火炬台,但将生生不息的奥运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巨大雪花其实早就出现在观众视野里,直到最后时刻才揭晓了另一重身份。“以往几乎所有火炬都是体现自己的文化和设计就可以了,只有我们的火炬写上了所有代表团的名称,是全世界每一朵雪花融汇而成的,这是百年来没有出现过的。”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这样解释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感知到一个开放、包容、进步的中国;14年后的今天,中国与奥运会再度相遇。这一刻,愿全人类在奥林匹克精神感召下,携起手来,一起向未来。

来源: 长江日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