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波波沙冲锋枪vs日本(这破枪也有人抄)
苏联波波沙冲锋枪vs日本(这破枪也有人抄)这款弹斗供弹的DP轻机枪,其实很快就被拿了出来,毕竟只是换了个供弹具而已。在1938年当年就开始测试了,毛子得出的结果是,这供弹具并不好用,装弹一样费劲,而且容弹量不够大,最主要的还是这个弹斗的可靠性实在是个问题,对于尘土什么的太过于敏感,容易发生故障。于是乎,捷格加廖夫那个团队说干就干了,直接把大盘鸡的弹盘给拆了,改改之后,换成了歪把子的弹斗。据说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苏军军械所内,毛子的大盘鸡喝多了,走进了日军战俘营.......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中,毛子的大盘鸡和鬼子的歪把子对着突突,双方也是见识了一下对方的机枪。战斗结束后呢,毛子也是缴获了一批歪把子机枪。这些枪被拿回去之后,一个叫格里高利·伊万诺维奇·库里克(Григо́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Кули́к)的毛子枪械负责人对这些歪把子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当然,这些毛子对歪把子的自动原理没什么太大兴趣,
二战时期,日本的轻武器普遍是比较烂,除了三八大盖稍好之外,机枪、手枪基本都拿不出手。尤其机枪,日本人最早用的是歪把子机枪,学名大正十一式。这机枪基本上属于是二战期间最烂的机枪了,即使是放在机枪发展史上,这机枪也能排进最烂机枪的前五。
歪把子机枪主要差在哪呢,火力持续性不好、不耐脏、故障率高、操作麻烦、拿着不方便等,子弹还有问题。最后导致,日本人干脆停产了歪把子机枪,转而换了个九六式机枪继续参战,歪把子机枪总共生产了不到30000挺,就没有结果了。
这挺机枪主要问题来自于其供弹具,和其他机枪的弹链供弹、弹匣供弹不一样,这货用了个弹斗供弹。鬼子的思路是,步兵的弹夹可以直接压进弹斗里面,六个五发的弹夹摞在一起,正好三十发,这样步枪和机枪弹药完全通用了,拿过来就可以使。想法不错,只不过,这弹斗开放式的,非常容易进入一些尘土、沙石,然后这枪就开始卡壳了。而且,没有预抽壳,抽壳容易直接拉断弹壳,还得给子弹润油,弹斗上面有个油壶润油。并且,用的还是6.5mmSR的减装弹。最后,子弹通用的问题没解决,给枪还留了一身的槽点。二战机枪排名倒数第一,这歪把子机枪是跑不掉了。
而苏军那边,用的是大盘鸡,学名捷格加廖夫机枪,英文缩写,有的叫DP27,有的叫DP28,按毛子习惯是DP27,当然,这个不重要。DP轻机枪在二战中的那些机枪里,属于是中规中矩,没太大的槽点,优点也不大,枪管不能快拆、供弹足、笨重,就这些点了。这机枪很多人比较喜欢的是47发的大弹盘供弹,觉得作为机枪火力猛。但是,很多人忘了个事,子弹多,他也沉啊,那大弹盘就跟个反坦克地雷一样了。笨重、不方便,这是DP轻机枪的一个主要槽点。
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中,毛子的大盘鸡和鬼子的歪把子对着突突,双方也是见识了一下对方的机枪。战斗结束后呢,毛子也是缴获了一批歪把子机枪。这些枪被拿回去之后,一个叫格里高利·伊万诺维奇·库里克(Григо́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Кули́к)的毛子枪械负责人对这些歪把子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当然,这些毛子对歪把子的自动原理没什么太大兴趣,原理上,毛子自然是没什么兴趣,哈奇开斯那一套也没什么吃香的。真正让毛子感兴趣的,是这枪的供弹具,对,就是那个坑死歪把子的弹斗供弹。
当时这个库里克觉得,这歪把子的弹斗,直接用弹夹供弹,非常方便,极大程度地能简化后勤,而且这枪还不用磨磨唧唧的装弹,大盘鸡一次塞47发太浪费时间了。而且这个东西还是比较轻的,比大盘鸡的那个反坦克地雷强多了。
于是乎,捷格加廖夫那个团队说干就干了,直接把大盘鸡的弹盘给拆了,改改之后,换成了歪把子的弹斗。据说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苏军军械所内,毛子的大盘鸡喝多了,走进了日军战俘营.......
这款弹斗供弹的DP轻机枪,其实很快就被拿了出来,毕竟只是换了个供弹具而已。在1938年当年就开始测试了,毛子得出的结果是,这供弹具并不好用,装弹一样费劲,而且容弹量不够大,最主要的还是这个弹斗的可靠性实在是个问题,对于尘土什么的太过于敏感,容易发生故障。
在帽子的《人民委员会手记》里,记录了一段,说是这个弹斗要频繁地开启、关闭压弹板,否则火力持续性就差。在会议上,演示这款弹斗的时候,军官拿了一根铅笔放在弹斗上,松开压弹板,铅笔直接被砸断了。对此,苏军觉得,如果机枪手装弹一不小心,手指就被这东西砸断了。会场上的谢苗·布琼尼说了句:让喜欢这挺机枪的人拿着去打仗,反正我打仗的时候不用这个。
然后,这挺机枪就没下文了。
其实呢,关于这挺机枪,没必要去嘲讽毛子胡乱抄。毛子将歪把子弹斗搬到DP轻机枪上,很简单的一个事,这个顶多算是一次尝试,非常稀松平常,还不浪费时间的尝试。这类尝试在枪械设计上是非常常见的,看什么新鲜玩意儿都来试试,这东西试过了才知道好不好。
尝试了,才知道行不行,多次尝试,才能够有所突破。毛子那边,也根本不在乎这个尝试是失败还是成功。这次尝试,几个毛子军官互相对视一眼,得出的结论就是:歪把子这弹斗真的是奇(NAO)葩(CAN),设计师更奇(SHA)葩(DIAO)。
南部麟次郎:阿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