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梅兰芳的一生(那年今日致梅兰芳)
了解一下梅兰芳的一生(那年今日致梅兰芳)这件事传出后,上海文艺界、新闻界、企业界反响十分强烈,许多知名人士提出要为梅兰芳办画展,梅兰芳得知后特别兴奋,为不负众望,他苦战了半个月,画了几十幅作品,面交主办者安排。主办人员选定重阳节在上海展览馆展出,请梅兰芳夫妇届时光临剪彩仪式。其实梅兰芳早有这种念头,只是没有说出,怕夫人不同意。夫人主动说出来了,他自然点头称好。两人着手构思,夫人磨墨,丈夫绘画。不到八天,画了20多幅鱼、虾、梅、松。当市民看到醒目的“本店出售梅兰芳先生画作,欢迎光临”的广告时,争相购买。不到两天,20多幅画就全部卖完了。梅兰芳脸红了。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出样子来,就用心琢磨、反复学。一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会了,他却要唱二三十遍。渐渐地,他练出了一条又宽又亮又圆润甜美的好嗓子,唱出来让人特别爱听。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见到最早教过他的老师。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那时候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一场画展一场虚惊梅兰芳有一笔演出的
梅兰芳《游园惊梦》剧照
1961年8月8日,54年前的今天,梅兰芳逝世,享年67岁。作为“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的创始人,梅兰芳演绎了京剧的灵魂。他是民族的大师,国粹的塑造者,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非祖师爷赏饭吃
刻苦学艺的梅兰芳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剧的名演员,是演旦角的。父亲梅竹芬也是京剧演员,在梅兰芳四岁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雨田是有名的琴师和笛师,为京剧、昆曲伴奏,会戏很多。梅兰芳在长辈们的熏陶下,从小就喜欢看戏、听戏。
八岁的时候,他开始学戏了,学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学旦角,扮演女角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说。这就需要刻苦练习。一开始他的天赋条件并不好。有时候一出戏,老师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学得慢,生气地说:“不行,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
梅兰芳脸红了。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出样子来,就用心琢磨、反复学。一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会了,他却要唱二三十遍。渐渐地,他练出了一条又宽又亮又圆润甜美的好嗓子,唱出来让人特别爱听。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见到最早教过他的老师。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那时候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一场画展一场虚惊
梅兰芳有一笔演出的收入,在赴港时,曾带往香港存入银行。可是返回上海不久,日寇统治下的香港将这笔高额存款全部冻结,无法取出。一直靠利息过日子的梅兰芳,家庭生活顿时举步维艰。全家如何生存成了梅兰芳日夜思考的难题。他问夫人怎么办?夫人说:“报纸登出了何香凝女士卖画谋生的消息,我们不妨也来学她。发挥你的绘画才能,卖画度日如何?”
其实梅兰芳早有这种念头,只是没有说出,怕夫人不同意。夫人主动说出来了,他自然点头称好。两人着手构思,夫人磨墨,丈夫绘画。不到八天,画了20多幅鱼、虾、梅、松。当市民看到醒目的“本店出售梅兰芳先生画作,欢迎光临”的广告时,争相购买。不到两天,20多幅画就全部卖完了。
这件事传出后,上海文艺界、新闻界、企业界反响十分强烈,许多知名人士提出要为梅兰芳办画展,梅兰芳得知后特别兴奋,为不负众望,他苦战了半个月,画了几十幅作品,面交主办者安排。主办人员选定重阳节在上海展览馆展出,请梅兰芳夫妇届时光临剪彩仪式。
然而此消息不胫而走,日伪汉奸获知后互相勾结,肆意捣乱,他们派来一群便衣警察,提前进入展览大厅大做手脚,前来参观的许多群众见状纷纷离开。梅兰芳看见门口冷冷清清,觉得奇怪。当他走进展厅后,发现每幅画上都用大头针别着纸条,分别写有“汪主席订购”、“周副主席订购”、“冈村宁次长官订购”……还有一些写着“送东京展览”。梅兰芳夫妇目睹此景,气得两眼冒火,立即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刺向一幅幅图画。“哗!哗!哗!”几分钟内国画被化为碎纸。
梅兰芳义愤填膺的毁画举动,很快传遍整个上海,也很快传向大江南北。上海当局的报纸抢先发布头号新闻,言称:“褚部长目瞪口呆,一场画展一场虚惊!”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欧阳予倩发表声援讲话,称赞梅兰芳民族气节凛然,为世人所敬仰。广大群众也纷纷寄来书信,支持梅兰芳的爱国行动。梅兰芳看到全国人民对他如此赞赏和支援,感动得热泪盈眶,兴奋地对夫人说:“我梅兰芳再也不是一只孤燕了!”
两位夫人的一世姊妹情
梅兰芳17岁就结婚了。妻子名叫王明华,出身于京剧世家。王明华处事干练,能吃苦,会持家,而且通情达理。她刚嫁过来时,梅家还不富裕,她毫无嫌贫之意,尽心尽力操持家务。她还给了梅兰芳许多事业上的有益建议。
王明华与梅兰芳结婚的第二年生下了儿子大永,隔了一年又生下女儿五十。那时,每当梅兰芳散戏回家,一家大小便沉醉在天伦之乐中。为了长伴在丈夫身边,尽心辅佐其事业,在与梅兰芳生了一双儿女之后,王明华一时考虑不周,贸然做了绝育手术,却不料大永和五十这两个孩子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而相继夭折了。梅兰芳心中的伤痛难以言表,但是他从未深责妻子。
福芝芳是梅兰芳的第二任妻子。他俩第一次见面是在1920年的一次堂会上,梅兰芳对眼前这个只有15岁的小姑娘颇有好感,觉得她“为人直爽,待人接物有礼节,在舞台表演方面兢兢业业”。但福芝芳生在北京一个旗人家庭,父亲逝世很早,她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福母听说梅兰芳当时已有一个妻子,便道:“我家虽然贫寒,但我女儿也绝不去做姨太太。”吴菱仙说:“福芝芳入门后,梅家将把她与太太等同看待,不分大小。”福母思虑再三,这才允诺了这门亲事。1921年冬,梅兰芳与福芝芳成婚。
王明华对福芝芳很友善,而福芝芳对王明华也很尊重。当福芝芳生下大儿子后,立即提议过继给王明华。王明华感动不已,给婴儿缝了顶小帽子,又将孩子送回福芝芳身旁,说:“我身体不好,还请妹妹多费心,照顾好梅家后代。”
因两个孩子的夭折,王明华的精神和身体日益衰弱,肺病久治不愈,为了养病,她独自去了天津,并最终病逝于天津。福芝芳得知消息,立刻叫儿子赴津迎回其灵柩,将她葬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北麓万花山。
为支持丈夫的事业,福芝芳嫁入梅家后便放弃了演戏,专心相夫教子。闲时,她在丈夫的帮助下读书认字。梅兰芳还特地为她请了两位老师教她读书,这使原来识字不多的她文化水平提高到可以读古文的程度。后来,她常伴梅兰芳看书、作画、修改整理剧本,也常到剧场后台做些服装设计方面的工作,甚至遇到演员之间有了矛盾的时候,她还帮梅兰芳一起从中说和。
谦恭是一种智慧
在梅兰芳的时代,梨园界的规矩极大,角儿和普通人隔着银河般的距离,名角们一般也很讲派头。梅兰芳却少有这种派头,他是一个对人极其谦恭的人。即使面对晚辈,梅兰芳也会轻轻欠着身,面带笑容,声音低低地说话。如果晚辈中有女性,他还会起身让座。
解放后,有一次梅兰芳去武汉演出。开演前,一个小孩子请他签名。他低声对小朋友说:“请你原谅,在这公共场所,如果大家都来找我签名,就会妨碍台上演员的工作,扰乱秩序,是不大好的。”小朋友说:“你快给我签吧,别人不会看见的。”梅先生没法,只好把手册摆在腿上签好了递给他。与梅兰芳合作过12年的琴师姜凤山,对此感慨地说:“他啊,就怕让别人为难。”正是这份“谦恭的智慧”和一丝不苟的日积月累,造就了一代京剧大师。
来源:综合中国网、百度文库、乐读网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