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甘肃庆阳白瓜籽种植基地(甘肃瓜州黄皮西瓜上市)

甘肃庆阳白瓜籽种植基地(甘肃瓜州黄皮西瓜上市)市民上棚购买黄皮西瓜。“我去年种的一棚双孢菇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批发给城里菜店,一座棚卖了3.5万元,家里养殖的15头基础母牛生了5头小牛犊,卖了4.5万元,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的双孢菇推迟到3月上市,至目前,已经卖了1.2万元,预计到6月可以收入近4万元,10月份种下一茬双孢菇,预计元旦就可以上市。现在棉花价格不行,种一座日光温室相当于20多亩棉花收入,还没有棉花费工。”刘平玉说。游客体验采摘乐趣。“我同学说这种西瓜的外表是黄色的,但它的瓜肉是红色的,是个新品种,与普通西瓜相比,这种黄皮西瓜的瓜皮更薄更硬,营养更高、糖份更充足、吃起来更加清甜,还带有一股很浓郁的瓜香,所以我才过去看了一下,实地看到特别好,就当场买了60多个,让亲戚朋友,同学都尝个鲜。”正在温室里购买黄皮西瓜的瓜州县城市民李萍说。瓜州县梁湖乡银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平玉,2006年从老家武威古浪县迁到了瓜州县梁湖乡,全家6口人

4月20日,在甘肃瓜州县梁湖乡银河村现代戈壁农业示范园,银河村六组村民王辉的日光温室内,一排排黄色的西瓜挂满枝头,王辉夫妻和上大四的女儿忙着采摘成熟的黄皮西瓜。

甘肃庆阳白瓜籽种植基地(甘肃瓜州黄皮西瓜上市)(1)

种植户的喜悦。

现年48岁的王辉2008年从老家临夏积石山迁到了千里之外的河西走廊酒泉市瓜州县梁湖乡扎了根。全家5口人,30亩地全部种着棉花,由于盐碱、沙化严重,产量不高,再加上最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人工采摘成本逐年上升,土地收入有限,全家就靠打工维持生活。2017年,王辉响应村里号召建起了日光温室,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首次尝试种起了订单西红柿,一座棚当年收入1万多,相当于20多亩地的棉花收入,看到日光温室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王辉学习温室种植技术的劲头更足了。2019年12月王辉从网上买来了小金玉黄皮西瓜种子,按照乡技术员的要求进行种植。

“我的两座日光温室每座造价8万元,自己只掏了4万元,种植的这棚黄皮西瓜,4月初陆续上市,刚成熟,乡上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勇利用微信朋友圈宣传,城里的市民一传十、十传百,根本不需要上市场,就前来采摘,至目前,我已经以每斤5元的价格卖了有一半,5000多元了,预计5月初可以全部卖完,这棚瓜可以收入1万多元,然后休棚晾晒,到8月初种植一棚人参果,春节前就可以上市。” 王辉说。

甘肃庆阳白瓜籽种植基地(甘肃瓜州黄皮西瓜上市)(2)

游客体验采摘乐趣。

“我同学说这种西瓜的外表是黄色的,但它的瓜肉是红色的,是个新品种,与普通西瓜相比,这种黄皮西瓜的瓜皮更薄更硬,营养更高、糖份更充足、吃起来更加清甜,还带有一股很浓郁的瓜香,所以我才过去看了一下,实地看到特别好,就当场买了60多个,让亲戚朋友,同学都尝个鲜。”正在温室里购买黄皮西瓜的瓜州县城市民李萍说。

瓜州县梁湖乡银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平玉,2006年从老家武威古浪县迁到了瓜州县梁湖乡,全家6口人种26亩地,2017年在梁湖乡的组织下,到酒泉周边考察日光温室产业。看到当地温室产业和牛羊产业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和前景,他就带领村委会成员和党员在戈壁滩上建起21座高标准日光温室。2019年刘平玉在自家日光温室里种起了双孢菇。

“我去年种的一棚双孢菇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批发给城里菜店,一座棚卖了3.5万元,家里养殖的15头基础母牛生了5头小牛犊,卖了4.5万元,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的双孢菇推迟到3月上市,至目前,已经卖了1.2万元,预计到6月可以收入近4万元,10月份种下一茬双孢菇,预计元旦就可以上市。现在棉花价格不行,种一座日光温室相当于20多亩棉花收入,还没有棉花费工。”刘平玉说。

甘肃庆阳白瓜籽种植基地(甘肃瓜州黄皮西瓜上市)(3)

市民上棚购买黄皮西瓜。

瓜州县梁湖乡银河村成立于2008年,距离瓜州县城15公里,主要安置临夏积石山、武威古浪等地移民群众1401人、288户,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10790亩,主要种植,棉花,枸杞,甘草,苜蓿,全村贫困户195户、828人。2017年以来,银河村按照“党建建引领,三业一改”发展思路,坚持书记带头、支委带头、党员带头、带动党组织整顿提升、带动产业优化转型“三带头、两带动”党性实践活动,当年带动贫困户和村民在戈壁滩上修建高标准日光温室21座,种植订单西红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去年又修建高标准日光温室8座,引导村民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日光温室和牛羊养殖业,至2019年全村全部脱贫,全村羊只存栏达到3500只,牛168头。

“今年按照‘抓点、建园、带面’的富民产业思路,大力发展枸杞、日光温室、草食畜等特色增收产业,争取全村新种植苜蓿面积达到1500亩,蜜瓜1500亩,枸杞300亩,‘五小产业’形成规模,完成198户厕所改造任务,推动全村经济、环境卫生、社会治理持续向好发展,持续提高脱贫质量。”刘平玉说。(经济日报记者李琛奇 通讯员魏金龙 赵文生)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