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生活像)
植物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生活像)细思极恐,这样的日子,活得就像“能动的植物人”一般。就像《绿水青山带笑颜》里杜笑语(潘之琳饰演)说的那句话一样:“一天过得就像一辈子一样,一辈子过得又像一天一样。”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每天要把1个小时的工作分解到5个小时来做,剩下的时间就是聊天、玩手机和神游。”这跟我们要把原本5小时的工作量尽可能在1个小时内完成,然后还要做很多其他工作的状态完全截然不同。有次跟朋友聊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很“糟心”,因为感觉自己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用文字,记录你我身边的故事。
文/知阳;图/网络
我认识一个朋友,在事业单位上班。每天固定上下班时间,周末双休,节假日休假。
因为单位比较清闲,所以本身事情也不是很多。
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每天要把1个小时的工作分解到5个小时来做,剩下的时间就是聊天、玩手机和神游。”
这跟我们要把原本5小时的工作量尽可能在1个小时内完成,然后还要做很多其他工作的状态完全截然不同。
有次跟朋友聊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很“糟心”,因为感觉自己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就像《绿水青山带笑颜》里杜笑语(潘之琳饰演)说的那句话一样:“一天过得就像一辈子一样,一辈子过得又像一天一样。”
细思极恐,这样的日子,活得就像“能动的植物人”一般。
事实上,我们身边这样的存在实际上非常之多。
有次我去机场乘机,那会儿自助值机的设备刚刚推出没多久,所以很多东西不是很懂。
而当时有个服务人员就站在自助值机的设备旁边,应该就是引导乘客操作的工作人员。
因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操作,所以就会反复询问一些操作的问题,这个工作人员面对诸如“哪里选座位?哪里看登机口?”等问题都是不耐烦地回答着,因为这样的问题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反复地问。
她从最开始不耐烦地回答,到后来干脆就直接上手帮乘客操作,以至于有人问问题的时候干脆就选择不回答了。
终于等到我之后,我在她的操作之下办好了值机,顺嘴问了一句:“这个N3登机口往哪里走?”
那人不说话。我又问了一遍:“请问N3登机口往哪个方向走?”
那人实在憋不住了,大声地说:“抬头就有指示牌,你自己不会看啊?”
我抬头看去,确实看到了N3登机口的箭头,但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吗?怎么会这么不耐烦?
为什么明明在我们看起来非常简单地张张嘴就能胜任的工作,会让当事人感到很不耐烦?
是这个人脾气不好吗?可为何所有类似岗位的人都是脾气不好的?难道单位就不能招一些脾气好的人来做这份工作吗?
我想起我一个在银行柜台上班的朋友,她平时跟我们相处的时候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女孩子,脾气也很好,从来不会给人脸色。
可一旦在单位上班时,就会非常不耐烦。
给人感觉去银行办理业务时,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惹火了玻璃窗里面的那个穿着衬衣、化着淡妆,表面看起来温柔可爱的工作人员。
甚至有种要是存的钱不够多,都会被银行赶出大门的错觉。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不耐烦的呢?其实是“枯燥的机械式工作”带来的必然结果。
因为“机器”是没有感情、没有温度的。
这种每天就像上了发条一样重复、枯燥、循环的生活,不就像是一个“能动的植物人”一样吗?
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感慨:人生无常。
可又有太多人却在发出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感慨:感觉一辈子一眼望到头了。
就像我那个在事业单位上班的朋友一样,他们单位有个比他年龄大10多岁的同事,每天就是浑浑噩噩地工作、生活。俨然一副提前退休的老头样子。
朋友感慨说,看到他就像看到了十年后的自己。
当一个人把未来十年、二十年后的样子都能够看得很清晰明白时,那么这个人之后的人生几乎不存在任何精彩可言。
因为人生的精彩,就是对未来充满未知的挑战。
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是毫无生气的。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规律循环的日子呢?因为我们想求“安稳”。
之前听过一个职业规划师说过:“在这样一个每天都在不停变化的世界,如果你还不思进取地在自己岗位上循环着,那不是平淡,必是平庸。”
而这种“平庸”状态,像极了“能动的植物人”——机械式地重复,完全不用动脑。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写道:“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每天重复枯燥而规律的日子,不就像围着磨盘转圈的驴一样吗?随着科技的发达,驴最终就会被电动磨机给取缔。
于是有价值的“拉磨驴”,也就只能用作“驴肉火烧”了。
当一个人不再有价值时,那么必然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没有效益当然也就会被淘汰掉。
“能动的植物人”状态也只是暂时的,等到被淘汰时,可能连“动”的机会都会丢失。
所以无论是追求人生的精彩纷呈,还是为了不让自己轻易被淘汰,我们都应该让自己避免进入到“能动的植物人”状态中来。
有一部电视剧叫《我的前半生》,由马伊琍饰演的女主角罗子君,在离婚之前过的就是每天逛商场、和闺蜜吃饭聚会、到处游玩的阔太太生活。
可离婚之后,一切都归零了。罗子君不得不开始过跟从前生活截然相反的日子,可谓是一个天一个地一般的差距。
影视剧中当然有演绎的成分,可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由天入地的落差生活,能有几个人真正可以适应呢?
就像马伊琍在这部剧发布会上说过的一句话一样:“无论是在婚姻、事业、友情中,人都要有对的自我。与其等着别人给你撑伞,不如自己给自己打伞。”
我们每一个人都完全有权利来选择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从生下来,到离开,我们永远都只是一个人。
无论是事业、婚姻、交际,真正关心你的,永远都是你自己。
作为一个拥有正常独立思考的人来说,我们只有把自己的一生过得更丰富美满,才算不枉来到这个世上。
如果因为你生活的枯燥、刻板且无聊而让你感到人生没有什么意义,那么你就已经进入到了“能动的植物人”状态。
这时候你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安稳”,要么打破“窠臼”。
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你的权利——可一旦选择,就要承受这条路上的所有“荆棘”。
因为,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才能做主。
—END—
本期话题:你是否有过想要换一种活法的冲动?
欢迎大家评论区分享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