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看到这些图片,大家很自然地会联想到高中生物书中有关唐氏儿童的介绍。我们并非歧视先天存在缺陷的人,但试问将一本书的人物形象都设计成这样,是否有些不妥?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教材的封面,这些孩子的面部特征都有一个共性:眼距宽、发际线高、眼神无力、眼形下垂、肢体动作诡异。尽管5月26日,人教社迅速做出反应:已着手重新绘制相关封面和插图,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充分发挥教材封面和插图的育人作用。并将全面评估所出版教材的封面、插图,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但是,人们的关注度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那么,国人为何会对此事如此重视?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陷入旋涡。

教材插画中,唐氏综合征病态、丑化祖国花朵、男孩衣服上某国的星条旗图案、隐晦的性暗示……很难想象这些元素会出现在小学教材中。

据悉,这批教材内容涵盖一年级到六年级,于2012年或2013年审定,版式设计和插图来自北京吴勇设计事务所。

尽管5月26日,人教社迅速做出反应:已着手重新绘制相关封面和插图,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充分发挥教材封面和插图的育人作用。并将全面评估所出版教材的封面、插图,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1)

但是,人们的关注度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

那么,国人为何会对此事如此重视?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教材的封面,这些孩子的面部特征都有一个共性:眼距宽、发际线高、眼神无力、眼形下垂、肢体动作诡异。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2)

看到这些图片,大家很自然地会联想到高中生物书中有关唐氏儿童的介绍。我们并非歧视先天存在缺陷的人,但试问将一本书的人物形象都设计成这样,是否有些不妥?

如果这张还不算,那么下面这张“眼神迷离、吐舌头、做着搞怪动作”的图片,到底居心何在?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3)

众所周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的学习方式主要分为观察式学习和证言式学习。多数儿童都是通过观察式学习的方式,借助阅读书籍或是模仿周围榜样的言行进行学习;成人则经常通过证言式学习,也就是通过和他人谈论这个世界来学习。

那么,当儿童处于模仿和吸收能力都很强的年龄段,把这样的插画作为教材去培养孩子,孩子的审美能力和世界观会变成什么样?

处于旋涡之中的人,名为吴勇,即北京吴勇设计事务所的创始人。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4)

吴勇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书籍装帧专业,曾是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主任、教授,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

1998年创立北京吴勇设计事务所后,吴勇曾获邀设计发行了包括《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邮票、《画魂》、《无尽的航程》、《书筑·介入》书籍在内的诸多作品。其作品还曾获得香港设计师协会金奖、国家图书奖、东京TDC奖、中国最美的书奖等诸多奖项。

从这个逻辑来看,吴勇的专业能力是没问题的。

那么,他为何会设计出这样饱受争议的图画?

笔者查阅了2018年,一篇名为《吴勇: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的文章,吴勇谈及“书籍设计的理念”,曾表示:

“人们对阅读的渴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由“充饥状”转至“择食态”。阅读体验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精神层面的刚需,在多元媒介的今天尤为明显。处在这种情形下的纸质阅读与屏幕阅读有着实质性差异:对于纸质阅读,人们更享受其“物化感”和直接的“掌控感”,而非隔着一层数媒界面实则单一的“虚拟感”。书籍若能全方位满足这种“物化感”诉求才可能是最佳的阅读体验,书籍设计中强调的把控阅读秩序与节奏便是依此为考量的。”

如果上述相对专业的词汇大家看不出端倪,那么,我们再看看吴勇在《吴勇:设计圈似乎病了,大家都被传染了》一文中的表露:“印象深刻的应该没有,似曾相识的倒是不少,大家的视点太过狭窄。设计圈也似乎病了,大家都被传染了,只关注形态语言是否够时尚,而不太在意设计对象语言的挖掘与创造性表现。”

“我们的信息网络发达了,随时可以得到最新最好设计的所有信息,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它的负面,便是迷乱了一些人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可能是这一时期的通病,这一状况在专业组上尤为明显。”

这篇文章中,吴勇多次提到一个词“独立思考”,笔者理解为“特立独行”。可是,特立独行本没有错,但凡是都有底线。如果打着“特立独行”的旗号别有用心,那就另当别论了。

现如今,社会文化逐渐多元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底线、无原则。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5)

以前的教材图画

此事发酵后,凭借讽刺漫画出圈的CG画家乌合麒麟解释说:“今天看到很多人在对比二十年前和今天的教科书插图,甚至说到审美衰退文化衰退等问题,我觉得大部分的事还是要就事论事别瞎上升。

这种差别在我看来很有可能是这几十年行业上升,市场扩大,画手价格大幅度提升,但是出版社的理念没有与时俱进,价格没太提升导致的。”

乌合麒麟的意思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解读。之所以最后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画手价格提升,出版社处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只能低价请水平不高的画手作画”。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6)

但是,乌合麒麟此言,观众并不买账。

多名职业插画师和资深出版从业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教材出版不太可能因为成本去找特别差的插画师。

一名职业插画师透露说,这事跟钱的关系不大。画者本身应无恶意,网友把一些东西放大化了,不过涉事画作确实不符合大众审美,此事应引教材出版业反思。

其实,国人对此事如此重视的原因,还有教材对青少年的影响。

很多读者应该有印象,从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执政台湾后,他为了打造“”的意识形态,就先从一本叫做《认识台湾》的教科书开始修改。随后,利用“同心圆”理论,李登辉开始将台湾当做中心,大陆逐渐被“边缘化”;

到了陈水扁,台湾当局更是明目张胆地纂改史实,对近代史完全给予不同的信息,还美其名曰不同的“史观”,至今死不悔改。

2007年,台湾《中国时报》针对台湾当局“更改历史教材”的行为,报道称:除了将“我国”、“本国”、“大陆”等用词全部改为“中国”外,还包括将武昌起义、广州起义等清末具革命正当性涵义的“起义”一词改为中性用语“起事”等。

一位参与编写《台湾史》的台大历史教授指出,教科书的问题“太难、太复杂”,历史教科书的问题不在“纲”,即使他不能理解高一历史由《台湾史》教起的逻辑,但也不是不能接受。令人痛心的是,武昌起“事”或不用“日据”只能用“日治”等,都是枝节,世界各地已很少因一、两个名词而不让教科书问世。

眼光放到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对本国教材的重视程度从下面的材料中就能看出。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7)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8)

有人会说,之前也有吉祥物、雕像、建筑等公共产品被观众吐槽不美观,怎么这次这么大“阵仗”?

我们要清楚的是,教材本身就是为了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上述这几个词,每一个都是沉甸甸的。

1957年,毛泽东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由此可见青年人对一个国家的重要。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9)

这次事件中,美丑只是表象。大家真正关心的是:教材在编写时是否足够严肃。因为教材如果存在争议,那么对社会而言都是一种隐患。有关专家应该从内容生产、审核以及效果追踪层面,全面审视教材的编写、出版流程,重新建立大众对教材权威性和专业性的信任。

有人说,每个人的审美不同,我觉得没什么。

笔者想起1924年,鲁迅因为“自己的胡须样式很像日本人”写下《说胡须》一文。文章节选如下:

那已经是老话,约有十六七年了罢。我就从日本回到故乡来,嘴上就留着宋太祖或什么宗似的向上翘起的胡子,坐在小船里,和船夫谈天。

"先生,你的中国话说得真好。"后来,他说。

"我是中国人,而且和你是同乡,怎么会……"

"哈哈哈,你这位先生还会说笑话。"

"你怎么学日本人的样子,身体既矮小,胡子又这样,……"

为了避免这种“误会”,鲁迅“于是取出镜子,剪刀,即刻剪成一平,使他既不上翘,也难拖下,如一个隶书的一字。”

教材插图争议从开始距今多少年了(教材插图引发争议背后)(10)

彼时的中国积贫积弱,鲁迅仍愿意尽量让自己的形象贴合国人审美,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看看鲁迅先生的做法,我们会明白一些所谓的“特立独行”背后,其实藏着狗苟蝇营。

没有对文化的敬畏,就不会有民族的自信。

文章最后,笔者想用《人民日报》对此事的评价作为结尾:

“教材里有真理,有家国,也有灵魂塑造,哪怕配图也要契合大众审美、符合民族气质。一字一句、一图一画都应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以敬畏之心编写教材,以精品教材启智增慧、培根铸魂。”

一一END一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