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碎片化阅读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一文带你了解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一文带你了解碎片化阅读)这句话有3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碎片化的时间、二是碎片化理解、三是碎片化的学习内容。《洋葱阅读法》这本书中,作者对碎片阅读的定义,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内,以自己能够理解的程度去阅读。作为普通人,我们虽然无法做到每天十万字的阅读量,但不得不承认,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对我们而言,碎片化阅读就是个不错的方式。正好,这几天在读一本叫做《洋葱阅读法》的书,里面有关于碎片化阅读的部分,现在分享给大家。 01 什么是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一文带你了解碎片化阅读)(1)

前阵子去逛书店,无意中看到一本书——《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出于好奇随手翻了几页,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是个“职业病人”。

在书中,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我自 1993 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五岁。然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用淘宝给自己挑选二十岁的生日礼物。

在同龄人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已经去过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在同龄人还在玩跷跷板、跳皮筋的时候,我正在体验着价值百万的医疗仪器在我身上四处游走……

……让我自豪的是,我曾经保持过一天十万字的阅读量。 虽然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但是,我觉得这是认真生活的表达方式。

作为普通人,我们虽然无法做到每天十万字的阅读量,但不得不承认,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对我们而言,碎片化阅读就是个不错的方式。正好,这几天在读一本叫做《洋葱阅读法》的书,里面有关于碎片化阅读的部分,现在分享给大家。

碎片化阅读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一文带你了解碎片化阅读)(2)

01 什么是碎片化阅读

《洋葱阅读法》这本书中,作者对碎片阅读的定义,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内,以自己能够理解的程度去阅读。

这句话有3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碎片化的时间、二是碎片化理解、三是碎片化的学习内容。

因为时间是碎片化的,碎片化时间内对内容的理解也是碎片化的,学习的内容也是碎片化的。

但是碎片阅读不是说什么都学,而是有目的性地学习。也就是说,要带着目的和兴趣从一堆信息里面找到想要的内容。

碎片化读的核心是概念,所以碎片学习的本质就是概念学习。

当你知道的概念越来越多,你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见解也就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你看问题的思路、层次和角度越发通透、有深度和广度。

碎片化阅读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一文带你了解碎片化阅读)(3)

02 碎片化阅读的方法

碎片阅读的方法,就是找到内容之后,去拆解、提炼出核心内容和知识体系,然后在经过加工、组合、创新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样一个过程。

碎片化阅读的方法有3个步骤:提炼、链接和融合。

步骤一 提炼

所谓提炼,就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去选择对我们自己来说觉得重要、有趣、有价值的部分,把它们提炼出来。

掌握这种方法,你会发现,不管是一本书,还是一本杂志,抑或是一篇公众号文章,其中对你自己有价值的内容,可能就是其中一个章节、一个案例或者一句话。

我们需要把这些对我们有价值的内容摘录出来,进行整理和再加工,变成我们自己的素材。

学生时代,班上总有几个同学的作文写的很好,经常被语文老师当做范文。后来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习惯——摘抄金句。

他们在阅读时,习惯把报纸或者书上的金句摘抄下来。每当写作文时,就从的摘抄本中找几句跟内容相关的金句,稍加改动,放到的文章里面。

碎片化阅读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一文带你了解碎片化阅读)(4)

步骤二 链接

所谓的链接,就是要把我们提炼出来的东西,跟自己的经验相关联。

朱光潜在《朱光潜谈读书》中提到:“联想是记忆的基本原则。所以知识也须攀亲结友。一种新来的知识好比一位新客走进一个社会,里面熟人愈多,关系愈复杂,牵涉愈广,他的地位也就愈稳固”。

我们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看过很多的东西,也提炼了一些内容,但是很快就忘记了,这就是因为缺少了链接这一步,散点的内容很容易被遗忘。

阅读的目的,是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只有把别人的知识,跟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起关联关系,这些内容才能变成自己的的,为我所用。

步骤三 融合

所谓融合,就是要通过拆解提炼后的内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内容。

这一步非常关键,它是对前面两步的一个深加工,是将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通过知识融合,常常能产生很多跨界的发明。比如科学家们将海豚的体形或皮肤结构(游泳时能使身体表面不产生紊流)应用到潜艇设计原理上,解决了潜水艇的攻关难题。这就是典型的跨界知识融合。

碎片化阅读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一文带你了解碎片化阅读)(5)

03 如何进行碎片化阅读

碎片阅读,就是利用每天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去学习新的知识,去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利用好我们的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呢?

①明确自己的碎片时间

我们每天24个小时,除了长时间和恒定时间,剩下的就是碎片时间。如果想要利用碎片时间,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自己每天到底有哪些时间是属于碎片化的。

如果你有心观察,会发现其实我们每天有很多可利用的碎片时间,比如上下班路上等公交、地铁的时间;每天中午休息的时间,会议之间的间隙时间、等待客户的时间,这些都属于可利用的碎片时间。

②明确你的学习来源

清楚了我们有哪些碎片时间可以利用后,我们还需要明确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

很多的优秀人士,都有随身携带书籍的习惯,在等待的时间可以见缝插针的看几页书。如果你不喜欢带着厚重的书籍,你也可以用手机阅读一些新闻时事,或者订阅一些公众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

③明确碎片化的学习内容

很多人的碎片化时间没有发挥价值,是因为不知道在碎片化的时间应该学习些什么内容。一旦拿起手机,很容易就被一些别的内容干扰,然后把时间浪费在与学习和提升无关的事情上。

所以,想要利用好碎片时间,我们还需要明确碎片阅读的内容。

关于碎片化学习内容,书中有2个建议:其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只有你感兴趣的东西才会去关注;其二,能解决自己问题的内容。这些内容能解决你的兴趣问题,或者是工作或生活中的某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世界并不公平,但时间是公平的,给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怎么被逐步拉开的?大概就是你在休息,她在学习,你的碎片化时间都被浪费了,而她把所有的碎片时间都用来阅读和学习。

最终,生活嘉奖了那些肯花时间去投资自己的人。

碎片化阅读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一文带你了解碎片化阅读)(6)

04 写在最后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主角程浩已于2013年去世,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实现了梦想——出版自己的书。

正如他在书里说的那样,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命运嘛,休论公道!

纵然你是一代天骄,坐拥天下,到头来不过化作一抔黄土;

纵然你是绝代佳人,艳冠群芳,到头来不过是一具白骨。

但是,难道因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点,

我们就要放弃生命的过程吗?

——程浩

虽然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附上该书主角2013年的计划表一份,当我们珍惜时间,时间也会重赏我们。

1 、阅读 10 部关于西方哲学的著作

2 、阅读儒、墨、道、法等学派的主要著作

3 、阅读各类畅销书 50 部

4 、学习新概念英语全四册

5 、学习英语 500 小时(共 1000 小时)

6 、写下 50 份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

7 、写下 50 部短篇小说

8 、写下一部长篇小说

……

与君共勉!

碎片化阅读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一文带你了解碎片化阅读)(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