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宝应方言(宝应方言杂谈谁是)
小板凳宝应方言(宝应方言杂谈谁是)——“貊子”是在里下河地区“冒子”的先民。《周礼·夏官》载有“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书·武成》载有“华夏蛮貊”。可见“貊”、“蛮”自古就是东夷族群,东北方族群为“貊”、东南方族群为“蛮”,长江自古就是“貊”“蛮”分界线,也是当今“冒子”“蛮子”分界线,包括宝应在内的里下河地区自然就成为北方“貊”族群最南边缘的属地,“貊子”自然也是里下河地区的先民,今天的“冒子”就是古代的“貊子”,“冒子”就是“貊子”的里下河土语俗称。——“冒子”与“貊子”都表示先民族群。现代汉语字典解释“貊”为“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和“中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貊”的本字“貉”为一种外形像狐、穴居野外的哺乳动物狗獾(宝应方言称“獾狗”)。北方先民非常崇拜“貊”,把自己族群称为“貊”,把自己族人称为“貊子”,把自己建的国家称为“貊国”。从目前里下河各地志书、家族堂号和姓氏族谱来看,里下河先民绝大多数来之于北方,而且宝应至
宝应方言杂谈:谁是“冒子”?
作者:王荣华
宝应人称淮安以北的人为“侉子”、长江以南的人为“蛮子”,而“侉子”和“蛮子”则称宝应人为“冒子”。有人认为“冒子”是针对宝应方言的腔调特点来称呼的,说宝应方言既不像“侉话”字正腔圆,也不像“蛮语”软绵动听,听上去是一种“其韵不正、其语不雅”的“仓促冒失”土语。其实宝应方言“其韵正、其语也雅”,被一些专家视为“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江淮古官话”。那么,“冒子”到底指的什么呢?
宝应湖
1、“冒子”是指里下河地区的人。其实被叫做“冒子”的人却很多。泗洪人把洪泽人、金湖人叫做“冒子”,徐州人把连云港人叫做“冒子”,滨海、阜宁人称盐城人为“冒子”,扬州人和镇江人把里下河一带的人都叫做“冒子”。由此可见,所谓的“冒子”是指包括宝应人在内的里下河地区的人,当然不是指宝应方言了。
2、“冒子”其实是“貊子”的里下河土语俗称。
——“冒子”与“貊子”古今读音相同。“貊”是本字“貉”的俗字,普通话读mò,宝应方言读mào。“貊”及其本字“貉”古代韵书《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记音为“莫白切”,与宝应方言“冒”读音非常接近,这说明宝应方言很好地保留了“貊”的古音。
——“冒子”与“貊子”都表示先民族群。现代汉语字典解释“貊”为“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和“中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貊”的本字“貉”为一种外形像狐、穴居野外的哺乳动物狗獾(宝应方言称“獾狗”)。北方先民非常崇拜“貊”,把自己族群称为“貊”,把自己族人称为“貊子”,把自己建的国家称为“貊国”。从目前里下河各地志书、家族堂号和姓氏族谱来看,里下河先民绝大多数来之于北方,而且宝应至今还能看到“貉”的踪影——“獾狗”。因此,被称为“冒子”当代里下河地区的人就有极大可能是被称之为“貊子”古代北方人的后代。
——“貊子”是在里下河地区“冒子”的先民。《周礼·夏官》载有“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书·武成》载有“华夏蛮貊”。可见“貊”、“蛮”自古就是东夷族群,东北方族群为“貊”、东南方族群为“蛮”,长江自古就是“貊”“蛮”分界线,也是当今“冒子”“蛮子”分界线,包括宝应在内的里下河地区自然就成为北方“貊”族群最南边缘的属地,“貊子”自然也是里下河地区的先民,今天的“冒子”就是古代的“貊子”,“冒子”就是“貊子”的里下河土语俗称。
3、“貊”“蛮”分界是“貊子”、“冒子”千古传承的真正原因。
由于种族差异,里下河先民“貊子”与东南方“蛮子”不仅方言不同,更是不能融洽相处,即使现在“江南蛮子”与“江北冒子”也会常常相互诋毁。处在“貊”“蛮”分界线附近的“貊子”一词自然就会使用频率最高、保存时间最长、历史传承最悠久。当北方人不再意识到自己是“貊子”的时候,里下河地区的人则永久地保留了“貊”音、“貊子”一词和源于北方官话的里下河“冒子方言”,而且一直被他人称之为“冒子”。其实里下河地区的人也应当知道自己是“冒子”,也是“貊子”。
来源:宝应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