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胡适是孝子:主张与行动 胡适董事任上记

胡适是孝子:主张与行动 胡适董事任上记同时,从胡适以董事身份参与的各类社会活动中,我们更多面地了解了他的思想、情感、智慧、操守种种。因此,也可以更确定地说,胡适能够成为一个时代高标硕望、领袖群伦的人物,有天时、地利和人和,更多的则是仰赖他对自己的高度期许,以及铢积寸累、日久年深的身体力行。谈到胡适,我们已经习惯地称他为20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而在不断发掘、不断发现的过程中,胡适也是名副其实的社会活动家。北京绩溪会馆董事、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北平辅仁大学董事、新月书店董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等,几乎都是胡适主业之外的社会兼职。这类董事身份,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长期的;有的是徒有虚名,有的是实权在握;有的是无关紧要,有的是举足轻重。但无论哪个组织,胡适只要参与其中,基本上都尽力而为,尽可能地取得理想成绩,尽可能地发生积极影响。其实,很多时候,之所以遭人诋毁,实在是因为胡适的“背景”过于复杂。哪怕心境澄澈、心

蒋梦麟(1886-1964)

从1928年到1949年,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胡适占据中基会董事、秘书等要职、实职,深度参与了中基会的人事变更、政策制定、计划实施等重大事宜,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着中基会的重要资源。这就注定了胡适要遭遇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誉之者,说他是中基会的“灵魂”“功臣”。在中基会这个“圈子”,胡适扮演着“修理工”与“马前卒”的角色,“当在某一问题上存在分歧导致裂痕出现时,胡适就会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个人私谊来悉心‘修理’破损的‘圈子’。当来自政府的压力与来自公众的误解威胁到‘圈子’及中基会的存在与正常运作时,作为‘马前卒’的胡适又会挺身而出,运用自己所掌控的资源与个人影响力来尽力化解威胁。”不得不说,一个“四面奔走”的胡适,也是一个“八面玲珑”的胡适。

而毁之者,说他是中基会的“学阀”“霸王”。中基会有着比较雄厚的财力,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胡适又自始至终处于核心位置,也就长期具有话语权、决定权。仅以中基会对北大的补助为例,中基会对外宣称:“合作办法之用意,在于指定一个有历史地位之大学,试办大学教育之根本救济。试办虽限于北大一校,其影响所及,必将提醒全国大学急起直追,与北大为学术上之竞争。”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胡适与蒋梦麟的交谊,胡适与北大的关系,不是明摆着?就算他公事公办、不愧不怍,不也可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都知道胡适名满天下,谤亦随之。

其实,很多时候,之所以遭人诋毁,实在是因为胡适的“背景”过于复杂。哪怕心境澄澈、心底无私,他的“背景”在那里,抹不了,洗不掉,他又能怎么办呢?况且,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要是确实有同情、感恩、报答等心理,那就更无法做到“纯粹”了。

如果抛开中基会的政治色彩不论,客观地说,中基会致力于兴办科学事业、支持科学研究、推动科学应用,无论是自办事业、委办事业,还是合办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基会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蔡元培、任鸿隽、蒋梦麟等“圈子”同人的齐心协力、和衷共济。至于胡适,他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在台前与幕后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切实实发挥了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虽“八面玲珑”却“四处奔走”,能“以身作则”而“金身不破”,其允乎?其不允乎?

结语

谈到胡适,我们已经习惯地称他为20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而在不断发掘、不断发现的过程中,胡适也是名副其实的社会活动家。北京绩溪会馆董事、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北平辅仁大学董事、新月书店董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等,几乎都是胡适主业之外的社会兼职。这类董事身份,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长期的;有的是徒有虚名,有的是实权在握;有的是无关紧要,有的是举足轻重。但无论哪个组织,胡适只要参与其中,基本上都尽力而为,尽可能地取得理想成绩,尽可能地发生积极影响。

同时,从胡适以董事身份参与的各类社会活动中,我们更多面地了解了他的思想、情感、智慧、操守种种。因此,也可以更确定地说,胡适能够成为一个时代高标硕望、领袖群伦的人物,有天时、地利和人和,更多的则是仰赖他对自己的高度期许,以及铢积寸累、日久年深的身体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胡适.胡适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9.

[2]耿云志.胡适研究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7.

[3]欧阳哲生选编.追忆胡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0.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9.5.

[5]欧阳哲生.探寻胡适的精神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

[6]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10.

[7]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8.

[8]孙邦华编著.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2.

[9]北京辅仁大学校友会编.北京辅仁大学校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8.

[10]刘群.新月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6.4.

[11]史习斌.《新月》月刊研究——一种自由媒介与文化现象的综合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0.5.

[12]崔德胜.胡适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研究(1924—1949)[D].南京大学.2015.5.

[13]曹立先.胡适与北京绩溪会馆[N].北京青年报,2017-03-24.

[14]陆发春.乡土的胡适[J].江淮文史,1998(04):168-176.

[15]傅国涌.陈独秀与胡适的后援力量[J].钟山风雨,2011(04):61-62.

[16]季维龙.对胡适的图书馆学见解述评[J].图书馆杂志,1982(02):74-77.

[17]张喜梅.胡适的图书馆理论和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04(05):53-55.

[18]李玉宝.胡适与中国图书馆的现代转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04):65-67.

[19]韦庆媛,董琳.民国时期参与图书馆事业的社会精英群体构成与分析[C]//.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20年卷).2020:76-93.

[20]马波.胡适对中国图书馆转型与发展的历史贡献[C]//.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5年卷).2015:542-549.

责任编辑:钟源

校对:施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