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我也就是刚会在水中扑腾几下,就胆大地一个人敢去 “L坑”中练习游泳了。那时正巧赶上穆成宽教练带领他的子女们也在“L坑”练游泳。穆教练见我一个人,功力又太差,怕我淹死,于是就热心地让他儿子穆祥雄过来保护我。这些水域都是以形状而得名。其中“十字坑”是十字形状,其岸边水很浅,逐渐加深,可以走到深处再往浅处游,确保安全,游人不少,初学者居多。“L坑”是直角形状,水虽不算深,但浅水区较少,下水走几步就没顶了,因此多是会游泳者来游,初学者不敢下水。火葬坑因其附近曾有日本人的火葬场而得名,该坑水深且路远,游人很少。例如,当年的“十字坑”在吴家窑大街南,气象台东侧,天津人民艺术剧院附近;“L坑”又叫“鸭子坑”,它离市区较近,在吴家窑大街北侧(现河沿路一带)道旁;“火葬坑”,在八里台桥聂士成纪念碑西侧不远处,也就是后来的大冰窖附近。这些水域都是早年间,天津建城盖房、烧砖取土而遗留下来的一个个大深坑,年长日久

作者|吴锦英


我于1932年生于天津马厂道忠恕堂吴家,今年已是九十高龄。回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在天津参加过的游泳和滑冰运动,那些当年训练和比赛的场景,仍然是历历在目,就好像是昨天的事儿。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1)

少年学泳 幸遇名师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我才十几岁时,堂兄吴国英常带领我们吴家大院的这一群弟妹们,去天津市郊的水坑中学习游泳。好在大伯和家父都是行伍出身,对子女不娇惯,任随我们这些孩子们到郊外的天然水域去游泳。六哥吴国英就成了我们游泳的启蒙老师。

那时天津的游泳池少且人满为患,根本游不动。而当年走马厂道穿过佟楼处的“大埝”(即是围堤),有一条东西向的土路就是吴家窑大街;在其南、北两侧有几片水域可以游泳。

例如,当年的“十字坑”在吴家窑大街南,气象台东侧,天津人民艺术剧院附近;“L坑”又叫“鸭子坑”,它离市区较近,在吴家窑大街北侧(现河沿路一带)道旁;“火葬坑”,在八里台桥聂士成纪念碑西侧不远处,也就是后来的大冰窖附近。

这些水域都是早年间,天津建城盖房、烧砖取土而遗留下来的一个个大深坑,年长日久积水而成。“吴家窑”其实就是当年砖窑的名字,后来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窑与水坑早已不存在,只留下了个地名。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2)

那时,每到夏天,都有人们常去这些地方戏水游泳。

这些水域都是以形状而得名。其中“十字坑”是十字形状,其岸边水很浅,逐渐加深,可以走到深处再往浅处游,确保安全,游人不少,初学者居多。“L坑”是直角形状,水虽不算深,但浅水区较少,下水走几步就没顶了,因此多是会游泳者来游,初学者不敢下水。火葬坑因其附近曾有日本人的火葬场而得名,该坑水深且路远,游人很少。

我也就是刚会在水中扑腾几下,就胆大地一个人敢去 “L坑”中练习游泳了。那时正巧赶上穆成宽教练带领他的子女们也在“L坑”练游泳。穆教练见我一个人,功力又太差,怕我淹死,于是就热心地让他儿子穆祥雄过来保护我。

穆成宽是我们天津体育界的前辈,也是我国游泳界的近代先驱和元老。早在1935年8月,他在西人俱乐部举办“万国游泳赛”,夺得100米仰泳和400米自由泳两项比赛的第一名,轰动津门。《泰晤士报》、《东亚日报》均报道了这一消息。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3)

年轻的穆成宽|网络图片

1941年8月,天津西侨游泳会举办国际游泳赛,穆成宽参加了虎鲨队,在比赛中获得两项冠军。《东亚晨报》登出“虎鲨队为华人吐气,穆成宽压倒西人”的标题和穆成宽的获奖照片。

他在万国游泳会上,多次击败外国人,使炎黄子孙扬眉吐气。

同年,穆成宽还打破了400米自由泳的全国纪录。也就是在这一年,穆成宽等人组建了天津历史上第一支游泳队:鲲队。这支游泳队除参加天津市各项游泳比赛外,还参加过津、京两地对抗赛,各项冠军无不为鲲队包揽。

哪承想到,我们马厂道吴家的一帮小姐弟们去郊外水坑戏水,居然和“穆家军”的训练碰到了一起。

穆成宽是北郊天穆村人氏,四十年代穆家已搬到离佟楼不远的西康路瑞星里,就是老九十中校门对面的一个胡同里,为胡同左侧那几栋连体成排楼房的一号院。

穆家是住在西康路的南端,离西边的“L坑”不远。我们家后来搬到湖南路住,去水坑游泳一定会经过穆家门口。

那时,穆家在其胡同对过大埝(围堤)外,即是埝西侧,又盖了几间平房,圈了一个大院子,可以住人并养了几只羊。

我弟弟吴铨英和亲戚张克勤还在此处和穆祥雄、穆祥豪等同龄人一起练十三式,蹦跳台。

这样一来二去,我们与穆家熟悉起来,从此结下了半生之缘。到后来,我和弟弟吴铨英都入选了穆成宽教练的天津市游泳队,这是后话。

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由舒适主演的故事影片《水上春秋》。其中主角的原型就是穆成宽教练。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4)

电影海报|网络图片

我虽然学会了游泳,但经验还是不足。记得我第一次在天津市第二游泳池参加比赛,发令员喊:“各就各位”“预备”时,发令枪声还没响,我已吓得掉进游泳池水中了。

后来在穆教练精心指导下,我的游泳技术与日俱进。

刻苦训练 参加比赛

解放后,天津政府部门给予穆成宽很大的支持和鼓励,连市长都十分关心。

那是1950年夏天的事,穆教练带领男孩们在尚未正式开放的干部俱乐部游泳池练习游泳。恰逢天津市长黄敬也在场,他邀请大家去他家吃饭,当时我弟弟吴铨英和亲戚张克勤也在其中。

黄市长家就住在干部俱乐部对过,原德崔林大院中。院里有几栋小楼,是市领导的住所,院落很大,还有网球场。

席间市长夫人范瑾同志还出面招呼大家,“慢慢吃,还有一道汤呢!”张克勤吃完一碗饭没饱,还想再盛一碗,又不好意思离席走动,就托吴铨英代为盛饭。

吴铨英和张克勤回到马厂道家中后,“市长请吃饭”的事就一时传为佳话。我五叔吴新猷感慨地说:“人是要有一技之长,黄市长都请你们吃饭!”

那时,穆教练也在扩大他的游泳队伍,在他执教的天津游泳队,除了自己的儿女、侄子外,还吸收了不少像我们这样的游泳爱好者。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时还没有专业的运动团队和专业运动员,只在比赛前集中组队,做短期训练后参加比赛。

当时也没有专门供训练的室内游泳池。除夏季可在露天游泳池水中训练外,春、秋、冬三季都只能在陆地上做各种辅助运动。

我们是在天津市第二游泳池外的空地上进行锻炼,如跳绳、武术十三式、蹦跳台等。

前面我说过了,当时还没有完全由国家供给的脱产团队,运动员们都是清晨练习完后,还得各自去单位上班或上学。

冬春时节的陆地训练也是穆成宽教练亲临带领和指导。那时我们都是黎明即起,冬季则是披星戴月摸黑奔向指定的场地,按规定进行各种训练。

穆成宽教练为增强我们的腿部力量和提高弹跳力,除要求我们跳上千次绳外,还让我们跳台。就是用水泥和砖头砌成几个高度不等(60、80、100、120公分)的高台。运动员助跑几步后双腿立定向跳台蹿上去。有时力量不够,还会嗑破了膝盖,鲜血淋漓。我们因人而异由低渐高,每天要跳几十到几百次。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5)

跳台情景|网络图片

完成训练任务后,就各自去上学或上班了,只有当有比赛任务时,才给我们请公假,脱产集中训练。

在此训练期间,每天必须按照教练的训练计划要求,或单项如手或腿部单独训练,或规定长、短距离、快慢不同的速度训练。个中苦累不一一细述。

穆教练的训练既严格又得法,加上弟子们奋发图强,努力拼搏,使天津游泳运动的成绩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涌现出不少著名游泳健儿。

1951年我被选拔到天津市游泳代表队,成为天津市游泳队队员。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6)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7)

  • 前排左起:肖先瑾、孙树勋、张佩阁、廖蔚棠老师、赵月英、吴锦英、穆秀珍、罗凤琪、冯彦、穆秀英、李铭(领队,后任天津市体委主任)、穆祥英;
  • 中排左起:吴葆、张家瑞、罗金龙、范老师、穆成宽教练、王厚熙老师、孙家楷、穆祥俊;
  • 后排左起:穆瑞彦、穆祥雄、吕学义、穆祥豪、王辉炎、方友文、某某某、李宗慧。

(我弟弟吴铨英也是游泳队的,当时因为在准备参加高考,没去拍照。)

穆教练的儿子穆祥英、穆祥雄、女儿穆秀兰、穆秀珍、侄儿穆祥豪、穆祥杰等日后均成为天津市和全国的游泳高手。

最突出的是穆祥雄。他1952年创下100米和200米的蛙泳全国纪录;1953年进入国家游泳队;1958年打破了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1959年他再次把自己的蛙泳100米的成绩提高到1分11秒4。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8)

穆祥雄领奖|网络图片

当时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曾嘱托穆成宽,要把穆家这些游泳健将培养成为“穆家军”,穆成宽实现了这一愿望。

后来,穆祥雄被培养成世界蛙泳之王、穆祥毫成国家游泳队领队、穆祥英在国家体委任职、穆秀兰在北京体院任水上和冰上教研室主任、穆秀珍在天津市组织青少年游泳培训班并指导训练下一代游泳人才。

他们都为国家游泳运动奉献了终身!

我在比赛中也取得过一些好成绩,但终没像他们那样,后来成为体育专家。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走上了天津耀华中学的教师岗位。

天津游泳队部分队员合影名单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9)

  • 前排左起:孙家楷、孙树勋、穆秀珍、穆成宽教练、吴锦英、方友文、李铭(领队,后任天津市体委主任)、王厚熙老师;
  • 后排左起:吕学义、李宗慧、王辉炎、吴葆、范老师。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10)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11)

天津游泳队在三池的大合影

穆成宽教练并不满足自家的成绩,还一心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游泳人才。在他的建议下,天津市于1956年在西安道二池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游泳学校,穆成宽被任命为校长兼教练及管理指导员。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12)

游泳学校穆教练指导小学员

那时,我已调到太原教书。不过我的二弟吴津英,有幸成为穆教练游泳学校的学员,在穆教练的指导下,也练就了一身好水性。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13)

穆教练在天津二池与学员合影

我在家是大姐,由于我喜爱游泳,也带动了弟弟妹妹们的游泳热情,他们都苦练泳技,日后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特长。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14)

马厂道吴家的几位姐弟

转战冰场 再获佳绩

天津,地处北温带气候区域,四季分明,夏天很热,冬天也很冷。队员们到了冬季,天寒地冻无法游泳时,除去陆地上进行力量训练外,许多人又都转向滑冰运动,这就出现了一批夏天游泳、冬天滑冰的双栖运动员。这也算是由于气候和当时物质条件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

穆成宽教练的子女们就是这样,他们除了在游泳的运动项目功成名就,而且在冰上运动也不落后。我因为和她们在一起,也就学会了滑冰,每到冬天还参加比赛。那时,我和穆秀珍经常切磋速滑技艺。

1952年冬季,我代表天津市冰上代表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华北冰上运动女子速滑全能项目(500公尺、1000公尺、3000公尺、5000公尺),在3000公尺速滑比赛中,我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金质奖章一枚。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15)

之后,我又被选为华北冰上运动队的成员,参加了在哈尔滨市举办的首届全国冰上运动会。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16)

参加全国冰上运动会的华北冰上代表队女队员们

  • 前排左起:穆秀兰(北京)、苏锦珠(北京)、关伟玲(天津)
  • 后排左起:穆秀珍(天津)、王敦和(北京)、xxx(北京)、吴锦英(天津)

总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参加过天津市各种水上和冰上运动比赛,也荣获了不少奖章。

调到太原 继续运动

1956年9月,我爱人王文煜的单位(太原第一热电厂)人事部和我单位(天津耀华中学)联系,把我调到太原工作。历经几个中学、太原师范学校、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太原师范学院,于1988年8月退休。

在太原期间,我也曾多次参加太原市冰上速滑比赛,取得第一名的优良成绩。

游泳方面,我一直没放下。虽不参加比赛了,四十多岁时还曾一个人从太原晋阳湖东岸游到西岸,中间不停歇地又从西岸游回东岸,往返全程共3公里,也算是真正地横渡太原晋阳湖了。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17)

晋阳湖现已改为山西省太原旅游胜地|网络图片

我还训练我的儿子王东元和他的小同学,直到我能放心他们在晋阳湖中不会被淹死,才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锻炼身体。

我宿舍区里的八、九岁大的小孩,在暑假期间每天午后都聚在我家门前等我带领他们去晋阳湖学游泳。

记得曾有一次,我带领了17个小孩一同去学游泳,之后我想想都有些后怕。万一孩子多,我照顾不到出了事,真无法向对方的家长交代,这不成了好心办坏事了吗?

在学校,我还曾带领学生们,参加横渡太原晋阳湖等集体活动。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18)

我在太原的学生游泳队

不懈运动 身心受益

多年来,我也曾在广州游珠江,在武汉三镇游长江,这时才亲身体验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而领悟到人生亦然!

天津最宽的河面滑冰(忆上世纪中叶天津的游泳滑冰运动)(19)

现今我已是耄耋、近鲐背老人。90岁的我,除家族高血压遗传、双膝老年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变行走缓慢外,尚无其它毛病。

我在师范学院的教学中,所教的班级学生在全山西省大专公共英语统考中名列前茅,在本校各系中荣获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得益于我常年参加各种运动,练就了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充满活力!

现在,我看着1952年天津游泳队的老照片,真是感慨万千。

整整七十年过去了,穆成宽教练和当年那些风华正茂的游泳健儿们,有些人已故去,他们为了天津乃至中国的游泳运动奋斗了终身,我将这些上个世纪中期天津游泳滑冰运动的亲身经历写出来,觉得也是有纪念意义和值得回忆的。

2022年元月6日


作者吴锦英,女,1932年出生于天津马厂道366号吴家大院,小学中学皆在天津耀华学校就读,为耀华五零届高中毕业生,同年考入南开大学,大学毕业后回到耀华中学教书。1956年调往太原,仍从事教学工作,后从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岗位上退休。1951年、1952年为天津市游泳代表队队员;1952年、1953年为天津市冰上运动代表队队员,并于1953年选入华北区冰上运动代表队,曾创华北区女子速滑3000公尺第一名的记录,同年参加全国冰上运动大会。


编辑 | 紫石

关于我们

“情系五大道”公众号、头条号汇集了五大道人讲述的老故事及五大道人的文学、摄影作品等,旨在重温五大道老时光、探寻五大道人的生命轨迹、弘扬五大道的人文精神。欢迎新老五大道人踊跃投稿,文字、口述均可(有意者请在私信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本号刊登的文章(不代表本号立场)均为原创,不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