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方庄最便宜的房价(方庄这片凋零的富人区)

方庄最便宜的房价(方庄这片凋零的富人区)方庄实现了他的安居乐业梦想——儿子在这里出生长大,如今,每天看着他在楼下小花园玩滑板,是刘兴最满足的时刻。图:刘先生家楼下的小花园年轻一代鲜有人了解这些,他们只看重这里临近二环的位置,和均价6万还算友好的房价——这样的价格,简直就是二环房价洼地了。今年36岁的天津人刘兴是在2008年搬到方庄来的。他买了一套90平米的二居室,当时房价只要每平一万二,刘兴准备了47万首付,再贷款66万就拿下了。

有钱人已经不在方庄买房了。

这片夹在东南二环与三环之间的小区属于丰台,经济脉搏跳得没有朝阳厉害,教育资源远不敌东西海,有钱的名人明星们,要么住在城里老牌的上亿豪宅,要么在四环外的别墅区落了脚。

这里很旧,许多小区的白色墙皮已经严重脱落,一些路面已经裸露出灰色混凝土层,夹杂着细碎石块。但久居方庄的老人们,大多是不会嫌弃这里破旧的,他们总爱说:“这里曾经是北京最好的小区。”然后强调一句,“最好的。”

方庄昔日的辉煌光景,大概只有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最清楚。他们口中的“曾经”是上世纪90年代——“富人区”方庄当时是全北京的梦,20多层的高楼林立,还有商场、公园、医院和学校,相比北京城里的大片平房和6层小板楼,这里就是“洋气”的代名词。

年轻一代鲜有人了解这些,他们只看重这里临近二环的位置,和均价6万还算友好的房价——这样的价格,简直就是二环房价洼地了。

今年36岁的天津人刘兴是在2008年搬到方庄来的。

他买了一套90平米的二居室,当时房价只要每平一万二,刘兴准备了47万首付,再贷款66万就拿下了。

图:刘先生家楼下的小花园

方庄实现了他的安居乐业梦想——儿子在这里出生长大,如今,每天看着他在楼下小花园玩滑板,是刘兴最满足的时刻。

因为医院公园配套都不错,方庄也很适合老人居住。于是,今年年初,刘兴在芳城园二区为父母买了一套66平米的两居室,总价415万,首付182万,刘兴管亲戚借了100万才凑够。

虽然还款压力不算小,但刘兴买房之后还是很庆幸——这套房子在今年3月之前,一度涨到过接近500万,即使到现在,也只是回落到415万左右。

“至少没有赔钱”,他笑呵呵说。

很多生意人也选择在方庄买房。

方庄西北角的GOGO新时代是2005年建成的,离方庄西侧的木樨园地区、百荣世贸及沙子口文具批发中心都很近,公交地铁也都方便,很多在附近做生意的人,自然也就扎堆在方庄落脚了。

早年的方庄很穷。

最早这里就是“方庄村”,以菜地和坟地为主,荒凉而空旷。如今的蒲黄榆,也是由东蒲桥、黄土坑和榆树村变迁而来。

1984年,方庄迎来改变命运的机会。

北京市政府决定在这里建设第一个规划型住宅小区,并专门成立了由张百发任组长的3人领导小组,聚集了当时在京的顶尖建筑专家,组织住宅区规划大赛。

最终,融合伦敦哈罗新镇、巴黎德方丝等国外代表性住宅优点的方案胜出,方庄就照着图纸上的样子建设起来了。

中央环岛成为方庄的中心,环岛四角各有放射状的支路和环路。小区取名也颇有诗意。四个大社区都有“芳”字,分别为芳古园、芳城园、芳群园、芳星园,连起来就是“古城群星”。

到1995年前后,小区周边配套设施也陆续落成。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记得,如今的“方庄购物中心”当时还叫“自选商场”,那可是高端的新鲜玩意儿,全北京只有方庄和双井两个地方有。

而蒲黄榆华润商场下面的麦当劳,也是进京最早的一波洋快餐门店。

方庄最便宜的房价(方庄这片凋零的富人区)(1)

图:当年蒲黄榆华润商场下面的麦当劳 承载着多少方庄人的记忆

那时候,去方庄玩就和现在说“去三里屯玩”没什么两样。

这座在当时享有最高配置的住宅小区,一度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宾客来参观。有媒体统计过,先后有100多位外国元首到访过方庄,即使在北京城,这样的规格也难出其二了。

那也是北京的居民区第一次遭到爆抢。有人感慨“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买房”,一个故事更是至今流传在方庄:90年代,一位台湾老板来到北京,问哪里的房子最好,结果就被直接带到了方庄。

名人也随之而来。

张国立、刘晓庆、大山、那英和宋丹丹等都曾经在这里生活。家住芳星园的张女士在楼里见过董文华,还说她的气质比电视上看到的好多了;芳城园一区二号楼的赵女士家最近漏水了,而她住的这套房子,曾经的主人是毛宁。

富人区的光环渐渐褪去。

曾经被人艳羡的方庄,如同大龄剩女一般开始被人挑剔:户型不够豪华,大多是90平米以下的两居室;超高层塔楼,采光和朝向不够理想;小区车位规划太有限。

于是,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房子送走了尊贵的旧主人,迎来新晋的买房客。

离开方庄的理由有很多,对于年轻的爸妈们来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

因为有十八中,方庄的教育资源在丰台算好的,但跟大神一样的东西海相比,就分分钟被秒成了渣。40岁的杜琳从小在方庄长大,现在住在毗邻方庄的刘家窑,因为户口落在东城,女儿得以在城里念小学,这让她觉得很欣慰。

据她观察,方庄附近的小孩大多都是转战海淀和东城。女儿所在的幼儿园有近40个同学,至少30个没有在方庄念小学。

家长们逃离方庄的办法有很多:有钱的,直接花600万在海淀买个老破小;钱少点的,去海淀买间顶层小一居,把房子租出去,自己再在学校附近租房住。

当然,也有人选择在方庄内部解决问题。

比如2010年后新开盘的首开璞瑅公馆目前均价10万以上,算是方庄的高端小区了。家长们都传,这里的孩子可以就读皇城根小学和北京四中初中部。

老去的方庄,如今似乎更适合老人居住。

方庄最便宜的房价(方庄这片凋零的富人区)(2)

图:芳星路上的路标

这里曾经是外交部、公安部、央媒等国家机关单位或央企的家属楼,于是,在方庄的老人们脸上,你还能找到他们往日的荣光。

走在芳星路上,如果你身边恰巧走过一位老人,穿着运动衣或花色外套,脚蹬运动鞋,肩上挎着布包,步履轻安,腰板挺直,很可能就是某家单位的退休老干部。他们走路不紧不慢,男的大多是寸头,女的烫精致短发脸上多少挂着些从容和通透。

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团体。

比如肯德基。上周日下午,他们把独自喝饮料的小伙请到一旁,布置出七八个老人的会议区,桌上摆好自带的葡萄、桃子等水果。几位老人盘起发髻,神采奕奕讨论着明天是去蓝色港湾后还是大悦城玩。

张大妈是不喜欢热闹的。半年前,儿子把她接到这里,她闲不住,在附近找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平日没事的时候,她喜欢用十字绣打发时间,有时候在家,有时候在小区花园的凉亭下。

遇见张大妈的那个周日下午正在下雨,她忙着绣一副迎客松,身旁手机在播放儿子帮忙下载的《楚乔传》,她只是听着,眼睛一直盯着穿行的黄线。雨中,这方凉亭成为她的独立王国。

方庄最便宜的房价(方庄这片凋零的富人区)(3)

图:方亭下,绣十字绣的张大妈

一些久居于此的老人,是不喜欢外人闯入的。

在芳星园二区3号楼对面,退休老人们建起一个绿意盎然的小花园,里面有荷叶、月季、各种藤蔓植物,还有搭建的木棚、桌椅等,告示牌上鲜明写着:陌生人禁止入内。

方庄最便宜的房价(方庄这片凋零的富人区)(4)

图:芳星园里,退休老人的小花园

总有路人喜欢闯进去参观,二楼的老头会马上探出头来喊“关好院门”。这里似乎是老人们不愿被打扰的净地。

但这些抗争,并不能阻挡曾经简单的方庄变复杂。

50岁的张欣一直住在芳星园小区,她见证了方庄最早的整齐:房子都是一组一组的,每组都自己的颜色,路上种的树也很讲究,芳群园那边是梧桐树,中间是国槐、抓槐,芳星路上是银杏。

但这种秩序感如今都被打破了。

小区附近起了很多楼,颜色慢慢变了,人员也开始杂起来。她十分看不惯有人把垃圾堆在楼道里,常和老邻居叨怨:“住的都是些什么人?”后来,她在楼道里贴出了告示“垃圾请自觉带走”,此后楼道里才干净了些。

方庄的老住户们很熟悉电影《有话好好说》里的场景——

姜文扮演的赵小帅被漂亮女友安红抛弃后不死心,找到了女友与娱乐公司老板同居的住所,并请张艺谋扮演的收废品大爷喊出那句有名的“安红,我爱你”

张艺谋举喇叭的位置就在芳星园二区,而现在,这里的楼房已经十分密集,很难找到当初拍摄的具体位置。

方庄最便宜的房价(方庄这片凋零的富人区)(5)

图:从芳星路向南望去,就是现在的芳星园

蒲芳路滋润了方庄的食客们。

这是是方庄著名的美食街。全聚德、金鼎轩、西餐厅、海底捞等大小餐馆一应俱全,“方庄簋街”里还有年轻人喜欢的烤肉、火锅、串吧等。

方庄最便宜的房价(方庄这片凋零的富人区)(6)

图:方庄簋街

李强是2003年来这里做生意的,在大约 10平米的门店里,他经营着肉夹馍、凉皮、烤肠、酸奶、冷饮等多种品类。

他经历过的最热闹的光景在2008年。那时候进京的人多,生意也好,整条街常常到晚上12点才得以消停,而现在,晚上九点马路上就开始冷清了——以往喝酒撸串的年轻人,如今都忙着在家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了。

各项检查也越来越严格。两个月前,一批店铺因为消防隐患被关闭。生意不太好,一些开在角落里的啤酒吧,索性主动关门挂起了转租广告。

相比之下,老人们最爱的家乐福超市生机勃勃。

每天早上5点,方庄的老人们就会拖着小推车在这里排队买特价鸡蛋,物美大卖场的特价资讯,也能招来无数赶公交而来的老人。有人搬到了方庄附近的刘家窑,还是喜欢来方庄逛超市。

很多人留恋方庄。无论是住在“古城群星”的小区里,还是住在南三环外一点,被问起居住地时,他们都爱说“住在方庄“。时至今日,这里举办社区活动时还是以整个“方庄”为单位,而不是分散的“古城群星“。

在老方庄人眼里,兴盛和衰落不过是外人的评价,而方庄,依旧是他们最温情的家之所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