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有名的4位状元(唯一女状元年龄最小状元)
历史上最有名的4位状元(唯一女状元年龄最小状元)然而,到了金代时期,对科举进行了创新,分为乡、府、省、殿四级考试。于是在大定三年,授予孟宗献“从六品”官员,一时传为佳话。然而,孟宗献是个福大命不大之人,他的满腹经纶和满腔才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结果为官不久,就因病去世了。诚为可惜也。宋代确立了科举考试的地方、礼部、殿试三级考试制,三个考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之为解元、省元和殿元。一个士人就算文才超众,能中“三元”也是难于上青天的事。北宋最有名的“三元”是王曾,他在礼部试所作《有教无类赋》和殿试所作《有物混成赋》,都被视为模范答卷,长期为人传诵。王曾后来在仕途上飞云直上,成为堂堂的一国宰相。而据统计,连中“三元”,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状元只有17人。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万千学子追梦圆梦之旅正在开启。而在古代叫科考,而中状元者号称“大魁天下”,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也是古代读书人为之悬梁刺股、寒窗苦读的奋斗目标。正所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宋代大文豪苏洵曾对考状元之难有过如此感慨。一千多年来,在状元科考中,诞生了很多的“历史之最”。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史上唯一“连中四元” 的状元——金朝的孟宗献。
宋代确立了科举考试的地方、礼部、殿试三级考试制,三个考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之为解元、省元和殿元。一个士人就算文才超众,能中“三元”也是难于上青天的事。
北宋最有名的“三元”是王曾,他在礼部试所作《有教无类赋》和殿试所作《有物混成赋》,都被视为模范答卷,长期为人传诵。王曾后来在仕途上飞云直上,成为堂堂的一国宰相。而据统计,连中“三元”,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状元只有17人。
然而,到了金代时期,对科举进行了创新,分为乡、府、省、殿四级考试。于是在大定三年,授予孟宗献“从六品”官员,一时传为佳话。然而,孟宗献是个福大命不大之人,他的满腹经纶和满腔才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结果为官不久,就因病去世了。诚为可惜也。
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太平天国傅善祥。
傅善祥南京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状元。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才华横溢。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更名为天京,作为天国的首都。随后,洪秀全颁布诏书,开甲取士,同时打破常规,增加“女科”。 19年的傅善祥踊跃报名参加。
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主持女科考,出的试题为《惟女与小人为难养也》。傳善祥拿到题目后,提起笔来,文思泉涌,顷刻间挥笔而就。她列举了古往今来贤内助之功,独辟“难养”之说,受到了天王洪秀全的赞赏,于是高中鼎甲第一名,轰动天京。
傅善祥最初在东王府任记室,也就是当秘书,后提升为殿前左丞相。针对太平天国存在的弊端,她大胆地提出改革方案,为太平天国的前期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她受到了天国军民的一致赞扬。当时曾有“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之说。
后来,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连天王洪秀全也敢杖责,最终导致了天京事变的发生,而可能的傅善祥也死于这场政变,诚为可悲也。
史上年龄最小的武状元——宋朝的朱虎臣。
公元1132年,宋高宗赵构迁都杭州后,为补充军队人才宋高宗很快举行了一次武举考试。结果诞生了一个新的历史记录——一个九岁儿童夺得新科武状元。
他的名字叫朱虎臣。朱虎臣,江西浮梁人。年仅九岁的他参加武举考试时,因为成绩优秀,被保送殿试。在殿试中他射出十支箭,有九支都命中目标;朝堂上面对满朝文武更是侃侃而谈,讲评《孙子》,推演《诸葛八阵图》,可谓是信手拈来。朝中大臣对朱虎臣赞誉有加,赋予“神童”之名,皇帝钦赐武状元,官封承信郎,一时传为佳话。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位史上最小的武状元长大后却“泯然众人矣”,并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和出色的功绩,甚至连史书都再也没有有关他的任何记载,当真是令人大跌眼镜。诚为可叹也。
史上唯一的驸马状元——唐朝的郑颢。
能考上状元原本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而如果因为中了状元而成为驸马,那自然是一件喜上加喜的好事。当然,这样的概率很低,像中一样,不是一般人能捡到的。
唐朝的郑颢就是这个意外中的意外,另类中的另类。郑颢,字奉正,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宪宗元和中宰相郑絪之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集状元、驸马于一身之人。
郑颢是唐会昌三年的状元,他原本在参加科考之前就有末婚妻了,只等科考结束后,便回去举办婚礼。然而,他神奇般地高中状元后,一切都改变了。唐宣宗在“面试”这位新科状元时,见郑颢长得一表人才,又才华出众,于是就把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不敢答应,并以实情相告。但皇帝的龙威岂能受损,他让当时的宰相白敏中从中“撮合”这件事。白敏中通过威逼利诱,终于把郑颢给说通了,最后答应娶公主了。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郑颢娶了公主后,两人过的并不幸福,郑颢从而十分憎恨白敏中。郑颢后来在官场上处处给白敏中穿小鞋,并且时时向宣宗弹劾他。一次,白敏中被贬将赴藩镇,临行前向唐宣宗说:“郑颢不想娶公主,恨臣入骨。臣在中书省里,郑颢拿臣没奈何,臣出外任官以后,他一定会中伤,臣马上就没命了。”皇上说:“朕早就知道了,你也太晚说了罢!”
作为历史上唯一的“驸马状元”, 郑颢虽婚姻不幸,但为人清正廉明,学识渊博,擅于提拔后世优秀人才。唐大中十三年,郑颢升任校检礼部尚书,又任河南尹,公元860年,年仅43的郑颢病逝。诚为可怜也。
总之,中国古代创造历史的四大状元,一个可惜,一个可悲,一个可叹,一个可怜,结局都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