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放下上海的工作,在杭州能够按自己的内心,沉浸在山水画创作、教学中。对于陆俨少来说,1962到1964在杭州的短暂两年,是大半生中难得的欢愉。1962年,对陆俨少来说,是个特别的年份——一是刚脱掉“右派”的帽子、“文革”风暴还没来;二是开始筹备写作《山水画刍议》;三是他被请到杭州的美院代课教山水画;四是他的《杜甫诗意百开图》这一年完成,“陆家山水”开始渐渐成熟。12月20日,浙江省陆俨少研究会会长换届,陆俨少的儿子、学生纷纷从上海等地赶来与会。次日上午,2019年冬至前一日,我拜访了浙江画院院长孙永。他是中国美院79级研究生,是陆俨少文革后再次到美院任教带的第一届学生。房间里散落着酒瓶、炒花生米——前一晚,他和几个老友聊到12点。一件大事终于忙完,63岁的孙永放松下来,跟我聊起他的导师。以筷子作笔演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今年是山水画大家陆俨少先生110周年诞辰。上海陆俨少艺术院、上海中国画院、浙江画院等机构纷纷组织了纪念活动。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1)

陆俨少1909年出生于嘉定南翔镇,17岁进入无锡美专学习绘画,后跟随上海画家冯超然学习。

新中国建立后,他先后在上海中国画院、浙江美术学院、浙江画院工作,1993年去世。终其一生,陆俨少都走在传统国画的路上,被称为20世纪最后的文人画大家。

12月20日,浙江省陆俨少研究会会长换届,陆俨少的儿子、学生纷纷从上海等地赶来与会。次日上午,2019年冬至前一日,我拜访了浙江画院院长孙永。

他是中国美院79级研究生,是陆俨少文革后再次到美院任教带的第一届学生。房间里散落着酒瓶、炒花生米——前一晚,他和几个老友聊到12点。一件大事终于忙完,63岁的孙永放松下来,跟我聊起他的导师。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2)

以筷子作笔演示

1962年,对陆俨少来说,是个特别的年份——一是刚脱掉“右派”的帽子、“文革”风暴还没来;二是开始筹备写作《山水画刍议》;三是他被请到杭州的美院代课教山水画;四是他的《杜甫诗意百开图》这一年完成,“陆家山水”开始渐渐成熟。

放下上海的工作,在杭州能够按自己的内心,沉浸在山水画创作、教学中。对于陆俨少来说,1962到1964在杭州的短暂两年,是大半生中难得的欢愉。

伯乐潘天寿——“不到浙江,陆俨少的名气不会这么大”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3)

林风眠(1900-1991)

1928年,在蔡元培的运作下,国立杭州艺专成立。他请留洋回来的林风眠任校长,林风眠广招贤才,去上海美专把潘天寿请来。当时潘天寿在上海,常在吴昌硕门下行走。林风眠教学主张中西调和,潘天寿主张中西拉开距离。理念有差,但不妨碍两人合作,不失为艺坛佳话。

1960年前后,推崇西画的学校负责人被打成右派,“靠边站”的潘天寿被推出来主持工作。走马上任的潘天寿,一心要建立国画的教育体系,设山水、人物、花鸟等分科,头疼于缺少山水科老师。他希望找一个“有点文学修养、又能写毛笔字”的老师教山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4)

潘天寿(1897-1971)

当时毕业后留校任教的美院年轻教师姚耕云,被安排去上海进修,刚好跟着陆俨少学了一年。临别,陆俨少送他几张杜甫诗册页纪念。回到杭州,姚耕云拿着陆俨少的画请潘天寿题字,潘天寿看到画、题跋,知道自己找到人了。

当时,陆俨少在上海中国画院工作,是个“脱帽右派”。潘天寿不介意,去要人,跑了几次上海,后来浙江省副省长霍士廉、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培明也出马,配合潘天寿多次去上海协商。最后折衷一下,每个学期,陆俨少一半时间在上海,一半时间来杭州上课。

此前,潘天寿与陆俨少并不相熟,当时陆俨少没有名气。潘天寿为了他“三顾茅庐”,可见潘天寿对国画传承的一片丹心。这在陆俨少也是相同的。

对陆俨少来说,他找到了能施展才能的一片天地。“能够到学校里教书,这是他的愿望。”陆俨少的儿子陆亨对我说,在潘天寿坐镇的美院,陆俨少对山水画的热爱可以尽情挥洒,教学生山水画的夙愿,可以得偿。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5)

陆亨

“潘老来上海要我父亲,在我父亲心里,一生都很感激。” 陆亨说。

潘天寿常常去陆俨少听课。据说,潘天寿曾说:“之前我请来了黄宾虹,现在请来了陆俨少,我找到了心目中的好教师。”潘天寿还和陆俨少讨论教育的问题:“好的老师教低年级好呢,还是教高年级好?”对答的内容不得而知。据当时的大一学生曹文驰说,陆老师当时教高年级。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6)

在美院提供的1962年的一份“五年级山水画授课计划”里,泛黄的纸上,陆俨少用钢笔详细记录了:每周课时40小时,每学期上课19周,课程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和周数都非常清楚。

文革后,1979年,71岁的陆俨少又被美院请来。这次不是代课,而是正式教授。孙永说,陆俨少到浙江,在美院教书,去雁荡山、去丽水写生,可以“师法造化”,他的画也由此更加成熟。如果没有来浙江,他的名气不会这么大。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7)

知道我来拜访,曹老师早早准备了陆老师给他的提笺

曹文驰说,他记忆中,在60年代初西泠印社等机构的认定中,宋文治(小陆俨少10岁,与陆俨少亦师亦友)的作品是第一类,陆俨少的是第四类。在上海曾跟随陆俨少学画的舒士俊说,陆俨少早期名气是配不上他的画的。后来名气渐渐为人所知,才算“名副其实”。

喜欢杜甫:跋涉西南与“陆家山水”

在杭州,陆俨少摒弃杂务、专注教学之余,把自己读过的杜甫诗、自己的生命经历融合而一,一张张杜甫诗意图诞生了。这套图在2004年在北京以6930万元的价格拍卖。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8)

曹文驰

曹文驰回忆,当时陆老师的政治问题暂时得到解决,作为“脱帽右派”,他是非常高兴的。在“右派”期间,不光他自己、家人子女都很苦。到杭州后,他的《杜甫诗意图百开册》最终完成,并且在学校里展出。

“当时有两场展览是极其轰动的。”时隔57年,白发苍苍的曹文驰记忆犹新。一个是石鲁等6位画家的革命题材作品,从西安来巡展,另一个就是陆俨少的杜甫诗意图。“不只国画系,其他系、校外人士都来参观。”这场空前热门的展览,让陆俨少名气大增。

陆俨少喜欢杜甫,大概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社会背景相似。1938年,日军全面侵华,陆俨少从德清莫干山的农庄,加入了西迁大潮,去往西南。他和怀孕的妻子,带着老人和孩子,经富阳、衢州,一直到重庆。中间飞机轰炸,风餐露宿,眼见一路难民颠沛流离。

杜甫安史之乱中,目睹天下时局,写下了“三吏”“三别”等忧国忧民、感怀时事的诗篇。“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9)

2019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杜诗画意》

陆俨少当时不到30岁,对三峡等蜀中山水初次得见。1946年抗战胜利,陆俨少携家人回嘉定老家。“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长江上漂流近一个月,陆俨少对一路山川感悟颇深。

抗战时期,“杜甫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老舍、冯志、钱钟书、翦伯赞、陈寅恪等都从杜甫诗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共鸣。陆俨少不同的是,还跟杜甫一样体弱多病。

陆俨少有肺病。1962年在美院任教时,陆俨少就患有肺结核,1963年春,陆俨少带学生去雁荡山写生时,肺结核一度比较严重。1980年,他第二次到美院任教时,泛黄的《教职工登记表》上,“健康状况”一栏填着“患有肺气肿、哮喘”。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10)

身体状况让他跟与杜甫多了一层联系。相信读到杜甫“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肺枯渴太甚 漂泊公孙城”“多病所需唯药物”“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些诗,恐怕比常人的体会更深一层。

从抗战避难西南,陆俨少就不断有杜甫诗意系列的创作。其中单幅的不计,仅成系列的,就有不下十余个系列。其中最出名的是《杜甫诗意图百开册》,其中大部分都是1962这一年完成的。

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笔下山水烟雨蒙蒙,极有特色,被称为“米家山水”。陆俨少的山水,以留白、勾云、黑块等特点,形成特有的风格,被成为“陆家山水”。1962年,以杜甫诗意图册为代表,被称作“陆家山水”的风格开始成熟。

陆俨少熟悉宋元各家各派画家的路数,《杜甫诗意图百开册》中,同一尺寸,构图、境界各不相同。艺术评论家郎绍君说,这套图“既是对杜甫诗意的形象解释,又是巴蜀山水记忆的再创造。”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11)

峡江行 设色纸本 68×131 cm

陆俨少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蜀中山水、黄山、雁荡山尤其喜爱,在他笔下也出现最多。宋代画家文同画竹高妙,因为“胸中有竹”。在陆俨少,是胸中有山水。作品是他的艺术情感与自然生命的结合。

孙永认为,这种走出画室、“师法造化”是很重要的——宋元画家无不如此。今天学画的人如果天天闷在画室,不走出去观察自然山水,是学不好山水画的。

读书养性:“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作画”

1964年,在美院代课的最后一年,陆俨少画了一张《西湖图》。题款上,他记录了那个周日:

“甲辰五月十九日,雨中至湖上,既饭于灵隐,旋返至耕云寓居,就其床榻午睡片刻。醒后有偶然欲书之意,遂作此图,以志鸿爪。晚间相约共入城,聆赏革命歌舞也。”几句跋文,可见他的古文功底。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12)

《超山耸秀》纸本 1962年(作于杭州)

吴昌硕、潘天寿、黄宾虹、陆俨少等国画画家,都从宋元文人画一脉相承。文人画以文人创作主体——他们把诗歌、书法、绘画、印章融合。因此,陆俨少被潘天寿选中,与他的文学修养分不开。

除了杜甫诗意图,他还画过陶渊明、李白、岑参、贾岛、李贺、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梅尧臣、陈师道、范成大等等的诗意、文意图。

陆俨少醉心古代诗文、古文功底扎实,主要源于他少年时代一个忘年交。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13)

王同愈(1856-1941)

16岁时,陆俨少进入无锡美专之前,在南翔澄衷中学学习,结识了前清翰林王同愈。王同愈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曾任江西、湖北学政,辛亥革命后隐居南翔。在王同愈的提点下,陆俨少读《世说新语》《水经注》,读唐宋八大家、杜甫、陆游……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他文笔很好。文言文深奥得不得了,用词又非常丰富。”孙永说,“有点艰深的,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1985年,黄鹤楼重修,时任浙江画院院长的陆俨少被委托写一篇《记》:

“丁丑之变,予违难巴蜀,七口相随,仓黄兵间,惊魂靡定,喘息不遑,空江寂寞,烟水含悲。越八年,而日寇投降,书传剑外,念切家园,目送江船,欲归无由,爰乃乘桴出峡。两度往来,俱经武汉。晴川历历,咏崔颢之名篇;蛇阜悠悠,伤黄鹤之长逝。去年冬,予东下渝州……”文采斐然。

关于陆俨少的古文功底,在题跋、书信里随处可见。还比如他给彭袭明的信里,开头“袭明我兄台右,久疏问候,维起居之适。”信中他称呼学生“同学弟”——这都是旧式文人的风气。作为一个画家,在文学上有这样的功夫,这不太常见。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14)

舒士俊

画画的特点,跟书法不同。舒士俊说,书法可以一气呵成,画画是有程序的,比如墨稿画完,要等墨干了再上颜色。“在等墨干的时间,他就看他的书,主要是古代的诗文。”这是画画间歇他的消遣,也是一种陶冶——反过来对他的画的意境,也很有很大关系。

陆俨少推崇读书,跟他的文人画情怀分不开。

《山水画刍议》:“文人画传到我这里,我要往后传下去”

文人画从唐王维开始,经宋、元两朝发展壮大。陈衡恪认为:“文人画中带有文学性质,含有文人趣味。不在画中考研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乃所谓文人画。”

陆俨少提倡“四分读书”,这是与文人画相合的。他曾说:“文人画传到我这里,已经500年。现在传到我这里,我要往后传下去。”艺术评论家陈传席梳理“画坛点将录”,给陆俨少的称号是“传统的守护者”,陆俨少一生都沉浸在传统文人画里。

82岁的陆亨回忆,1960年前后,他从青海的抗生素工厂回到上海。那时候全家住在上海复兴路的石库门小房子里,20多平米,用木板隔开两间,住着三代人。当时,52岁的陆俨少就有了一个心愿:把宋元各家各派的山水画技法,整理成课徒画稿。

陆亨说,那时候家里非常困难。陆俨少白天上班,参与劳动,晚上回家就着手整理。夏天晚上,家里闷热,陆亨选中家后门马路对面的人行道,凉快、又有路灯,马路上安一张小桌。

“那时候马路上乘凉的人多,我先吃完晚饭,去占好位置,父亲下班吃了饭就去工作。”陆亨说,这就是《山水画刍议》的开始。“有时候深夜了,乘凉的人都散了,他还在路灯下写。”

不久,陆俨少去了杭州,《山水画刍议》已经有了的素材和思路,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我希望我们的中国画能生生不息,传流有序,一根线要挂下来。”陆亨说,陆俨少曾说过这句话。“所以能够教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传下去,他是很开心的。”

几年后“文革”到来,中间写作断断续续。直到1980年,这本书才第一次出版。孙永作为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79年入学),出版时陆俨少一人送他们一本。所以孙永记忆犹新。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15)

《山水画刍议》1980年版

苏州大学美术系教师潘潇漾是80后,2004年前后她在美院读书。她说,那时陆俨少先生的课徒画稿,每一届大一学生都要临摹。“陆俨少的画稿,比其他画稿好的地方在于,没有自己的东西加进去,完全是宋元画家的东西。” 潘潇漾说。

陆俨少把每一个名家的画法拆解、分析,让学生看清各家的特点。他本人的笔墨变化很多,了解各家,十八般武艺都精通。但在画稿里,却不加自己的东西,让学生直接师法古人。

尾声

陆俨少大半生过得比较坎坷,成名较晚,“文革”后迎来了春天。他为中国山水画培养了不少人才,也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

喜欢读陶渊明、杜甫的陆俨少,性情淡薄、不善交际。生命最后一年——1993年——在中山医院病床上,陆俨少跟学生谈绘画。他跟陈少亭说:“少亭啊,我常对你们说,绘画是殉道,名利心不能太重。”这是期盼。话锋一转,“可前人说过,七八分功力,二三分捧场。你适当时候也应该运作活动一下。”

陈少亭问他:“哪能(怎么)活动?”陆俨少说:“我不晓得,我以前也不曾活动过。”

陆俨少回忆录(1962年的陆俨少在西湖边)(16)

巫峡清秋 陆俨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