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哪些(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四大有形瑰宝)
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哪些(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四大有形瑰宝)中国人在国力强盛的千年历史中,往往不事扩张不尚进取,没有征伐四方掠夺土地和财富的传统。这都与农耕文化直接相关。在中国周边,没有比之中华腹地更好的适合农耕的土地。中国古人视蒙古高原为大漠,西伯利亚更是苦寒之地。中国西部、西南部或有高山高原隔绝,或有草原荒漠,鲜有农耕适宜之地。东临大海而南有蛮荒。农耕是中国人传统的主业,也是沿袭数千年的家国生存繁衍的基础。守田园勤耕作的乡愁情结一直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由此也形成了与游牧民族完全不同的性格与思维特征。中国古代许多游牧民族就是被汉字文化吸收消化最终彻底融入汉族之中的,而且这一过程仍在延续。中国的满族、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本民族的原有文字基本消失转用汉字,整个民族也在继续着与汉族的融合发展。汉字更是中华文明和汉字文化圈得以形成的一条魔线,有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凝聚力向心力。二、农耕中华文明的主流是农耕文明。农耕不仅产出了养活人的衣食,更是深深影响人们思
在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看得见品得到的文化瑰宝也可谓琳琅满目如数家珍。
一、汉字
汉字是中华古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成为举世公认的独立起源自成体系的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不同于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拼音文字,它是一种完整保留了人类文字发展创造全过程的意音文字。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集大成者。汉字文化的先进性包容性使之成为融合吸收中国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的重要因素。秦灭六国后汉字完成了统一规范的重要转变,汉字书面的高度统一也成为维系中华统一的基本要素。可以说,没有汉字就没有统一的中国。
中国古代许多游牧民族就是被汉字文化吸收消化最终彻底融入汉族之中的,而且这一过程仍在延续。中国的满族、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本民族的原有文字基本消失转用汉字,整个民族也在继续着与汉族的融合发展。汉字更是中华文明和汉字文化圈得以形成的一条魔线,有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农耕
中华文明的主流是农耕文明。农耕不仅产出了养活人的衣食,更是深深影响人们思想与行为的重要因素。乐田园尚自然,爱山水知时节,求安逸喜悠闲,中国人的这一系列传统思想都与农耕文化有关。
农耕是中国人传统的主业,也是沿袭数千年的家国生存繁衍的基础。守田园勤耕作的乡愁情结一直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由此也形成了与游牧民族完全不同的性格与思维特征。
中国人在国力强盛的千年历史中,往往不事扩张不尚进取,没有征伐四方掠夺土地和财富的传统。这都与农耕文化直接相关。在中国周边,没有比之中华腹地更好的适合农耕的土地。中国古人视蒙古高原为大漠,西伯利亚更是苦寒之地。中国西部、西南部或有高山高原隔绝,或有草原荒漠,鲜有农耕适宜之地。东临大海而南有蛮荒。
三、建筑
中华传统建筑讲求天人合一,做到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统一,这与西方的建筑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雕梁画栋,勾心斗角、红墙碧瓦,山水园林,匠心独运。中国古典建筑里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无不体现出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到理解。
传统的中国建筑多以木构为主,不同的建筑式样也显示出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等级森严。亭台楼阁、殿堂院坊,中国古典建筑中许多设计构思也是家国思想的集中展现,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
建筑中的中华传统有雄伟、有庄严、有等级、有田园,是一幅活生生的文化图圈。中华古典建筑文化直接影响了整个东亚一带,是堆砌在屋宇庭府中立体呈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画卷。
四、书画
由于汉字的独特文化魅力,使中国书法成为举世少有的以文字书写自成体系的一门艺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也完全不同于西方,笔墨勾画间尽显中国人对于人与天地自然的理解。
笔墨纸砚因书画而生,也因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而做为最佳书写和文化传播载体的纸张,更成为中华文明献给全人类的伟大发明。
中国书画不仅是文化的主要形式,更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寄情书画,陶冶情操,胸有山水与心志气节,一代代中国人将足不出户写尽画就心中精神与大千世界的情绪以文墨诉诸笔端纸面,成就了令人惊叹的文化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