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07年的汶川县城:汶川县城是姜维城

07年的汶川县城:汶川县城是姜维城《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是岁(延熙十年 247年),汶山平康夷反,维往讨,破平之”。《三国志.裴松之注》卷四十三:“益部耆旧传曰:嶷(张嶷)受兵马三百人,随马忠讨叛羌。嶷别督数营在先,至他里。邑所在高峻,嶷随山立上四五里。羌於要厄作石门,於门上施床,积石於其上,过者下石槌击之,无不糜烂。嶷度不可得攻,乃使译告晓之曰:"汝汶山诸种反叛,伤害良善,天子命将讨灭恶类。汝等若稽颡过军,资给粮费,福禄永隆,其报百倍。若终不从,大兵致诛,雷击电下,虽追悔之,亦无益也。"耆帅得命,即出诣嶷,给粮过军。军前讨馀种,馀种闻他里已下,悉恐怖失所,或迎军出降,或奔窜山谷,放兵攻击,军以克捷”一、“姜维城”这一词的由来既然是叫“姜维城”,显然和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有关,查阅资料,蜀国对汶山郡羌乱平叛史实,较早的记录来自于晋代的《三国志》,那看看它是怎么描述的呢。《三国志》:“ 明年(建兴九年,231年),亮出祁山

汶川县位于四川阿坝州南部,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汶川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极为丰富。在过去汶川、理县、黑水、茂县和松潘的部分地区历史上属于西羌,是国家极边地区,处于内地和吐蕃接壤处,常年征战不断,加上崇山峻岭,江河险阻,道路艰险,成为畏途。如今交通日益发达,特别是512汶川地震之后,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了汶川,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旅游,开始了解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藏羌民族的风土人情。

进入汶川县城,就会看到姜维城的路牌和雕塑等标志性很强的符号,给人第一印象,汶川是古代姜维故城所在地。百度百科对姜维城也是这样描述的:“威州镇是汶川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阿坝州的门户。姜维城在今威州镇,位于汶川县威州镇的今汶川中学后山上”。但是,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知识的人看到这些都会产生困惑,因为这和史料记载的相去甚远。历史上的“姜维城”真的在今天的汶川县城吗?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07年的汶川县城:汶川县城是姜维城(1)

汶川县城的姜维雕像

07年的汶川县城:汶川县城是姜维城(2)

汶川城里被命名的“姜维城”

一、“姜维城”这一词的由来

既然是叫“姜维城”,显然和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有关,查阅资料,蜀国对汶山郡羌乱平叛史实,较早的记录来自于晋代的《三国志》,那看看它是怎么描述的呢。

《三国志》:“ 明年(建兴九年,231年),亮出祁山,忠诣亮所,经营戌事。军还,督将军张嶷等讨汶山郡叛羌”。

《三国志.裴松之注》卷四十三:“益部耆旧传曰:嶷(张嶷)受兵马三百人,随马忠讨叛羌。嶷别督数营在先,至他里。邑所在高峻,嶷随山立上四五里。羌於要厄作石门,於门上施床,积石於其上,过者下石槌击之,无不糜烂。嶷度不可得攻,乃使译告晓之曰:"汝汶山诸种反叛,伤害良善,天子命将讨灭恶类。汝等若稽颡过军,资给粮费,福禄永隆,其报百倍。若终不从,大兵致诛,雷击电下,虽追悔之,亦无益也。"耆帅得命,即出诣嶷,给粮过军。军前讨馀种,馀种闻他里已下,悉恐怖失所,或迎军出降,或奔窜山谷,放兵攻击,军以克捷”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是岁(延熙十年 247年),汶山平康夷反,维往讨,破平之”。

说明蜀国对西羌有过至少两次平叛,其中公元247年那次是由姜维统军前往平叛的。

07年的汶川县城:汶川县城是姜维城(3)

然而最早提到“姜维城”一词的是成书801年左右的唐代《通典》:“维州今理薛城县,古羌夷地。昔姜维北讨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于姜维故城置维州,或为维川郡”。

以后的各类历史文献都有类似的记录。

唐《元和郡县图志》:“初蜀将姜维与忠北讨汶山叛羌,此其地也,今名姜维城,即维所筑。自晋以后,羌夷或降或叛。隋开皇四年,讨叛羌,以其地置薛城戍,属会州,后又没贼。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领内附,于姜维城置维州以统之。其城甚险固”

后晋《旧唐书》:“维州下 武德元年,白苟羌降附,乃于姜维故城置维州,领金川、定廉二县。贞观元年,羌叛,州县俱罢。二年,生羌首领董屈占者,请吏复立维州,移治于姜维城东,始属茂州,为羁縻州。”

宋《寰宇记》:“维州今理薛城县,唐武德七年白狗羌降附,乃于姜维故城置维州,领金川、定亷二县。贞观元年羗叛,州县俱罢,二年生羗首领董屈占者请吏,复立维州,移治于姜维城东,始属茂州”

宋《新唐书》:“维州维川郡,下。武德七年以白狗羌户于姜维故城置,并置金川、定廉二县。贞观元年以羌叛,州废,县亦省,二年复置”

宋《元丰九域志》:“下,威州,维川郡,军事。(唐维州。皇朝景祐三年改威州,治保宁县)……下”

宋《舆地广記》:“威州,盖古冉駹国汉武帝开之属文山郡蜀刘备禅时姜维马忠等讨汶山叛羌即此地也,唐武徳七年白狗羌降附,乃于姜维故城置维州,领金山、定廉二县。贞观元年羌叛州县俱罢,二年复立维州移治于姜维城东”

宋《舆地纪胜》“唐初白苟羌首领邓贤佐内附,于姜维故城置维州以统之,领金川、定廉二县。太宗时羌叛,州县俱罢,贞观元年复立维州于姜维城东,领县三。”

元《大元大一统志》:“维州故城在姜维城东十里,垒石为之,又有子城在高碉山下,东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筑”

还有明清等文献,在这不一一列举。

从这些文献中不难得出这样的判断:唐朝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在“姜维城”首次设置了维州(维州这个名字就含有姜维之意),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复立维州移于姜维城东,约十里的距离。也就是说起初姜维城就是维州城,七年后仅仅东移了十里,但相距不远,说明姜维城和维州是紧密相连的关系,地理位置一致。

“姜维城”是唐代对蜀汉时期姜维平羌时所筑城堡的一个称谓,时间相隔377年,可能是来自于三百多年来人们口口相传的结果吧,是否确切不得而知。

一、 维州、姜维城的地理位置

虽然事情不能确切,但唐代姜维城的地理位置还是相对清楚的,只要找到维州就能确定姜维城的位置,那唐朝维州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

《通典》维州维川郡条目:“东北至通化郡(茂州)二百二十里”;茂州通化郡条目中“西至维川郡(维州)二百二十里”;《寰宇记》内容相同;《元和郡县图志》茂州条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维州条目:“ 东至茂州二百二十里”。

茂州为今茂县县城,汶川即今汶川县城。可以判断唐代维州位于茂州的西南方向,两地相距二百二十里。从茂州到维州首先是沿着岷江而下,约一百里到汶川,再由汶川沿杂谷脑河逆水而上约一百二十里到达维州。从空间、方位、地形和里程看,唐朝的维州、汶川、茂州都和今天的杂谷脑镇、汶川县城、茂县县城都吻合,不难判断唐朝的维州在今理县杂谷脑镇附近,姜维城自然也在今杂谷脑镇附近,只是在维州城的西边。

07年的汶川县城:汶川县城是姜维城(4)

唐代维州、姜维城的地理位置

二、汶川县和维州、姜维城有无关系?

1、汶川历史名称的沿革

西汉:为汶山郡、绵虒县治地。

隋:为汶山郡,汶川县治地。

唐:为汶川县治,属于茂州管辖。“汶川县,中下 北至州一百里”(元和郡县图志)。

宋:为汶川县县治,属于茂州管辖。“唐属茂州,皇朝熈宁九年即县治,置威戎军,使有玉垒山与导江相连,湔水所出”(舆地广记)。

元:设立松潘客迭威茂等处军民宣抚司,迁治汶川,下辖茂州、松州、潘州,后还治松州,汶川属茂州管辖。

明:初为汶川县,隶茂州,宣德十年(1435),因威州迁来,改为威州。汶川县治于今绵虒镇。

明1435-清1729:威州(维州到了宋代景佑三年改名为威州。宋《舆地广記》:“皇朝景佑三年(宋1051年)以京递发潍州狱文书误至维州,因改曰威州”)

清1729年后:保县(清《大清一统志》茂州辖的保县条目:“本朝雍正五年省威州入保县,移县治故威州城”。《清实录雍正朝实录》雍正五年四川巡抚宪德奏折中“其威州应行裁汰,并入保县管理,改茂州为直隶州”,雍正七年(1729年)将保县移至威州,为新保县,完成了威州的撤并。也就是说1435-1729年汶川名为威州)。

以后的汶川名称在此省略。

从汶川历史沿革看,汶川长期隶属于茂州,维州只是唐代的武德七年才设立,而在唐、宋、元、明时期茂州和维州是相互独立、互不隶属的两个州,茂州的汶川当然和维州不处在一个地理位置上。

只有明1435年汶川改名为威州。那此时威州和维州有无关系呢?

07年的汶川县城:汶川县城是姜维城(5)

明代威州城的迁徙

五代孟蜀就将维州徙治中州城(今薛城镇附近),宋元承袭,到了明代,据《明史》地理志:“威州,洪武二十年五月复省县入州。(旧治在西北凤坪里,宣德三年六月迁于保子冈河西。十年六月又迁于保子冈河东千户所城内)”。由于受到番夷侵扰,明朝的威州又向内地迁徙了至少三次,沿杂谷脑河而下,迁往岷江岸边,分别迁往今汶川县克枯乡(1427年前);今汶川县城河西龙口山下(1427至1435年);今汶川县城玉垒山畔(1435年后)等三处。也就是说到了1435年,明朝政府把威州迁到了今汶川,此时虽然也叫威州,已经多次迁徙,和唐朝的维州城相距一百多里,汶川的威州不是唐代的维州,如再把两者混为一谈就可笑了。

从地名沿革看,汶川和唐代维州城、姜维城没关系。

2、汶川军事上的作用。

姜维平定羌乱时间不长,是根据临时军事需要而建立的城堡,而不是出于一般性的行政管理考虑。唐代建立的维州,处于高山绝顶,三面临江,在戎虏平川之中。是汉地入兵之路。此地若汉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东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则汉人不可西行,可谓兵家必争之地。唐朝和吐蕃在此地上进行了长达两百年的征战,可谓腥风血雨,惊心动魄。证明姜维选择在此地筑城的英明,也证明姜维城、维州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以后历朝历代也在此征战不休。

然而从现有的历史文献看,今汶川城没发生过激烈的征战。朱悦梅在《从唐边地建置的调整看吐蕃在剑南西川的军事建置体系》一文中对唐代在这一带的重要军事设施做了一个系统的考证,其中有茂州战场的安戎城、吐蕃新城、七盘城、栖鸡老翁城;维州战场的维州城、定广城、定廉城、恭州城、当狗城、盐川城、望汉城、末恭城、笼山城、通鹤城、羊溪等三城。但没有一个位于今汶川城,说明相比较而言,汶川不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就从汶川城的地形看,也不是险要可供扼守的地方。

因此,汶川和维州姜维城不仅在地理位置、地名沿革上无关联,而且军事地位也相差甚远,今汶川城不可能是唐代的维州城、姜维城。

一、 造成错误的原因

首先是一些文献的错误。

主要是在明朝1435年把威州迁到今汶川之后的文献,开始出现错误表述。

《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官修地理总志,由李贤、彭时等纂修,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年),显然1461年威州已迁至今汶川县城。威州条目这么写的:“古冉駹国,汉武开之,晋属汶山郡,隋属会州,后没于羌,唐置维州,天宝初改维川郡,干元初复为维州”。一看就知道本书作者只是机械地抄录,以为威州就是维州,把唐朝维州的内容写到了明朝的威州下,从而张冠李戴。

《读史方舆纪要》是清朝初年顾祖禹所撰。清朝初年,威州依然在今汶川县,其威州条目:“东北至茂州二百二十里,南至雅州五百六十里,古冉駹国地。汉武时,为汶山郡地,后属蜀郡。后汉因之。蜀汉亦属汶山郡。晋因之,后没于羌。隋初置戍,后又没于羌。唐武德七年,白狗羌归附,始置维州……”。顾祖禹依然抄写新旧唐书和元和志里维州的内容,竟然还说威州至茂州二百二十里(实际不到100里),连路程都原封不动地抄写过来,也是醉了。

除此之外明曹学佺(1574-1646)撰写的《蜀中广记》、清黄廷桂等修纂《四川通志》等众多文献也是犯有同样的错误,在此不一一例举。

不过也有清醒着者,那就是和珅。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和珅被任命为国史馆副总裁。第二年三月,大学士舒赫德向乾隆报告,还有《大清一统志》、《热河志》以及辽、元、明史等10种书,尚未派员总办。于是乾隆降旨令和珅与袁守侗共同负责经办《大清一统志》。

和珅是清代著名的大贪官,到处搜罗金银财宝,虽然贪污是他的最大的过错,。但他的才华还是应该得到认可,和珅一生读书甚多,闲时亦爱与文人墨客一聚。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因和珅才保留下来。他负责编撰的《大清一统志》却是严谨认真的。

《大清一统志》保县条目:“保县,在州(茂州)西南八十里,西北至杂谷防界七十二里,古冉駹国地,汉为绵虒县地,晋属汶山郡,隋开皇中始于今县西北番界置薛城戌,属防州,唐武徳七年以其地置维州……”和珅指明维州在保县西北,没有把唐维州历史放在保县下,脑壳没有糊涂。

07年的汶川县城:汶川县城是姜维城(6)

清代嘉庆年间保县地理位置

《大清一统志》杂谷防条目:“杂谷防,东至茂州保县城七十里……保县旧城即今防治,本唐薛城县地,宋为保宁县地,明洪武六年置保县,属威州,本朝雍正五年省威州入保县,移县治故威州城,此城遂废,乾隆十七年始置防,乃即旧城为防治……维州故城 在防西十里”

此时杂谷防(旧保县)属杂谷土司管理,它到保县的距离方向和今天薛城镇到汶川城的距离方向一致。而此书提到的维州故城又在杂谷防以西十里,也就在薛城镇以西,正好指向今杂谷脑镇方向。《大清一统志》提到的维州城和唐代的一致。没有发生上述列举书目中出现的错误。

其次,就是动因问题。

发生在今天汶川、理县、黑水、茂县、松潘地区的历史事件很多,姜维平定羌乱不算是什么大的军事行动,一千多年以来人们仍然对他津津乐道,说明人们对三国时期的人物有种特别的喜爱,就像云贵川地区到处都有武侯祠一样,都希望好东西就在自己身边。

汶川古城到底是不是三国时期的“姜维城”,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不存在认知上的难度。汶川树立的姜维雕像和自诩为“姜维城”,这和事实不符。这可能是出至我们对姜维的喜爱,或者是为了推广城市形象,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但不能成为曲解的理由。

时间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对历史除了喜爱还需要一份认真和敬重,不能让喜好和利益蒙蔽我们了解历史真相的双眼,到头来连和珅都不如就不好了。应还原历史事实,让那些来到汶川旅游参观的人们,不能因为我们的错误而拜错了庙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