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翻译】因此,该刺毫毛腠理的,不要伤及皮肤,若皮肤受伤,就会影响肺脏的正常功能,肺脏功能扰乱后,以致到秋天时,易患温疟病,发生恶寒战栗的症状。 【原文】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淅淅然寒慄。 【翻译】黄帝问道:我想了解针刺方面的要领。 【原文】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翻译】岐伯回答说:疾病有在表在里的区别,刺法有浅刺深刺的不同,病在表应当浅刺,病在里应当深刺,各应到达一定的部位(疾病所在),而不能违背这一发度。刺得太深,就会损伤内脏;刺得太浅,不仅达不到病处,而且反使在表的气血壅滞,给病邪以可乘之机。因此,针刺深浅不当,反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使五脏功能紊乱,继而发生严

《黄帝内经·素问》——第50 刺要论篇(原文朗读)

《黄帝内经·素问》——第50 刺要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素问)(1)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刺要。

【翻译】黄帝问道:我想了解针刺方面的要领。

【原文】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翻译】岐伯回答说:疾病有在表在里的区别,刺法有浅刺深刺的不同,病在表应当浅刺,病在里应当深刺,各应到达一定的部位(疾病所在),而不能违背这一发度。刺得太深,就会损伤内脏;刺得太浅,不仅达不到病处,而且反使在表的气血壅滞,给病邪以可乘之机。因此,针刺深浅不当,反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使五脏功能紊乱,继而发生严重的疾病。所以说:疾病的部位有在毫毛腠理的,有在皮肤的,有在肌肉的,有在脉的,有在筋的,有在骨的,有在髓的。

【原文】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淅淅然寒慄。

【翻译】因此,该刺毫毛腠理的,不要伤及皮肤,若皮肤受伤,就会影响肺脏的正常功能,肺脏功能扰乱后,以致到秋天时,易患温疟病,发生恶寒战栗的症状。

【原文】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翻译】该刺皮肤的,不要伤及肌肉,若肌肉受伤,就会影响脾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在每一季节的最后十八天中,发生腹胀烦满,不思饮食的病症。

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素问)(2)

【原文】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翻译】该刺肌肉的,不要伤及血脉,若血脉受伤,就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夏天时,易患心痛的病症

【原文】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

【翻译】该刺血脉的,不要伤及筋脉,若筋脉受伤,就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到秋天时,易患热性病,发生筋脉弛缓的症状。

【原文】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

【翻译】该刺筋的,不要伤及骨,若骨受伤,就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冬天时,易患腹胀、腰痛的病症。

【原文】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亻亦)然不去矣。

【翻译】该刺骨有,不要伤及骨髓,若骨髓被损伤而髓便日渐消减,不能充养骨骼,就会导致身体枯瘦,足胫发酸,肢体懈怠,无力举动的病症。

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素问)(3)

一、《黄帝内经·素问》原文诵读、对照参考译文

1、《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

2、《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

3、《黄帝内经·素问》——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4、《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5、《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6、《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六篇 阴阳离合论

7、《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七篇 阴阳别论

8、《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

9、《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

10、《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0 五藏生成篇

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素问)(4)

11、《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1 五脏别论篇

12、《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2 异法方宜论篇

13、《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3 移精变气论篇

14、《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4 汤液醪醴论篇

15、《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5 玉版论要篇

16、《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6 诊要经终论篇

17、《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7 脉要精微论篇

18、《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8 平人气象论篇

19、《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9 玉机真脏论篇

20、《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0 三部九侯论篇

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素问)(5)

21、《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1 经脉别论篇

22、《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2 脏气法时论篇

23、《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3 宣明五气篇

24、《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4 血气形志篇

25、《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5 宝命全形论篇

26、《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6 八正神明论篇

27、《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7 离合真邪论篇

28、《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8 通评虚实论篇

29、《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9 太阴阳明论篇

30、《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30 阳明脉解篇

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素问)(6)

31、《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31 热论篇

32、《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32 刺热篇

33、《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33 评热病论篇

34、《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34 逆调论篇

35、《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35 疟论篇

36、《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36 刺疟篇

37、《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37 气厥论篇

38、《黄帝内经·素问》——第38 咳论篇

39、《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39 举痛论篇

40、《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40 腹中论篇

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素问)(7)

41、《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41 刺腰痛篇

42、《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42 风论篇

43、《黄帝内经·素问》——第43 痹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44、《黄帝内经·素问》——第44 痿论篇

45、《黄帝内经·素问》——第45 厥论篇

二、《黄帝内经》经典

1、黄帝内经经典段落及名句

2、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背诵部分节选

3、病机19条速记及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素问)(8)

温馨提示:中药处方需在执业医师下使用。

版权声明:本头条发布的图片及文字大多来自网络,版权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不当,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了解更多《黄帝内经》及中医健康资讯,

敬请关注本人的头条号——老中医周攻谋

与医生成朋友,多个健康顾问,让你健康一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