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上的夏洛克拍摄地址(走向商业的乡土故事)
平原上的夏洛克拍摄地址(走向商业的乡土故事)乡土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种,最早起源于德国,这类影片大多为观众展现一个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乡村世界。简朴的乡村生活、淳朴的民风都是这类影片显著的标签。饶有趣味的是,这部影片将西方“夏洛克”的内涵与东方的乡土特色相结合,不仅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故事,更是国产乡土影片的一次突破。
夏洛克,这个名字源于西方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并逐渐成为从事侦探这一职业的人物代称。影片《平原上的夏洛克》,讲述了一个乡村人超英,手中有些积蓄,想要给自己盖一个新房子,前来帮忙盖房的朋友树河在路上被人撞昏迷。不得已,超英的房子只能停工,为了不让朋友树河伤的不明不白,超英与另一个朋友占义化身为乡村侦探,开始四处寻找肇事者。
《平原上的夏洛克》这个带着西方感觉的电影名称,如果只听名字,很难让人想到是一部中国电影,而且还是一部中国乡土影片。
饶有趣味的是,这部影片将西方“夏洛克”的内涵与东方的乡土特色相结合,不仅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故事,更是国产乡土影片的一次突破。
一、 国产乡土电影,想要叫好又叫座该有多难
乡土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种,最早起源于德国,这类影片大多为观众展现一个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乡村世界。简朴的乡村生活、淳朴的民风都是这类影片显著的标签。
乡土电影在高速发展的影视行业中,并不是一个非常讨喜的题材。
我们看来在电视行业,电视剧长期被宫斗剧、职场剧、情感剧等电视剧类型所占据,乡土电视剧不是被安排在非黄金时段播出,就是在一些规模较小的电视台播放;而作为快消品的电影,更鲜有人愿意坐在电影院,花上一两个小时看银幕上的乡村风景和乡村故事。
事实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乡土影片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许多电影拿到现在来看,也有它挥之不去的审美价值。
诸如《喜盈门》、《秋菊打官司》、《菊豆》、《红高梁》等影片,不仅许多当代观众仍在分析其中的特点与内涵,且在彼时的电影市场上,可以说是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当时乡土电影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不仅与精致的影片制作、演员精湛的演技有关,而且与当时电影市场的大环境也有关系。
上个世纪末,中国人民的休闲娱乐方式还比较匮乏,电视机尚未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去电影院观看数量不多的电影,成为了当时大众最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方式。
鉴于在当时民族审美尚未提升到一定层次,且精神文化产品供应非常少的情况下,即便影片的质量不高,也丝毫不会降低观众对于该片的喜爱程度。
所以占影片总量很大一部分的乡土电影,非常受观众欢迎。
而现在,乡土电影可以说已经发展到的瓶颈,近几年口碑不错的乡土影片的票房,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2011年,《hello树先生》豆瓣评分7.8,票房两百余万;2015年《心迷宫》,豆瓣8.7,票房约一千万;2016年《喊山》,豆瓣7.9分票房却不足百万。
不仅如此,即便是善于讲述家乡故事的知名导演贾樟柯,他的影片最高票房也没有过亿。
不得不说,今天的乡土电影,仿佛是站在商业电影对立面的影片类型,与动辄过亿甚至数十亿票房的热门商业影片相比,乡土电影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甚至几年前出现了《百鸟朝凤》导演下跪,求影院排片的状况,可见乡土电影在发行中有多困难。电影不能带来高收益,就很少有投资人出资拍摄;没有大牌演员愿意出演,就无法吸引观众观看。
二、 影片《平原上的夏洛克》,为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影片《平原上的夏洛克》,是由一位新兴导演徐磊执导而成,并获得了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电影文本奖”。电影刚一问世,就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
票房不到一千万,虽然不太出彩,但前期总共投资不到百万,考虑到一比十的丰厚投资回报率,以及当下观众对乡土电影感冒,这部影片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可以算的上优秀。
谈到这部影片为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突破口,我认为主要体现在“融合”二字。
1、 流行的表达方式与乡土背景相融合。
乡土叙事最大的不足,就在于平淡无奇,在奇观主义盛行的今天,如何让乡土故事变得有趣,成为了各位导演最大的创作阻碍。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华北平原,就地域而言,华北平原本身就没有明显的自身特征,没有《红高粱》中山东地区的豪放;也没有《三峡好人》中巴蜀人们的独立;相比于黄土高原,少了几分爽朗;和东北三省相比,又缺乏一些率真。
在缺乏地域标签的情况下,导演用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完成了整个影片的叙事。黑色幽默,贯穿了整部影片:超英为了掩护占义,去五金店假装买气泵,最后在老板的劝说下,被迫买下了它;为了凑住院费,超英去集市卖马,得知马要被杀掉后,又倒贴两百块赎回来。
许多哭笑不得的情节,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看完这部带有犯罪剧情的影片,也为影片打上了一个幽默诙谐的标签。
黑色幽默这个当下流行的表达方式,为这部乡土影片增加了许多活力,打破了乡土影片固有的平淡无奇的弱点。
2、 社会热点与乡土背景相融合。
将乡土影片与社会热点相融合,能够避免影片与观众实感经验脱节的问题。由于电影观众大多为年轻人,所以想要抓住年轻人眼球,就要多与当下热点相结合,让观众在观影中获得认同感。
影片中,导演安排了两位主演假扮外卖员的情节,将两个从乡下来的,土气的农民与当下流行的外卖相结合,为两位主演赋予了更多元化的人物形象,打破了乡下人单一形象的思维定式。
此外,影片还加入了“小三“这一元素,即便与故事主线没有直接的关联,这种独特元素所能带来的话题性,能够转移观众观看时的注意力,它企图将观众对乡土的关注转移到剧情中的吸睛元素上。
可以说,导演徐磊用融合乡土的形式,将一部普通的乡土电影打造得更加容易让观众接受,打破了乡土影片最大的藩篱。
三、 中国乡土电影该如何叫好又叫座
影片《平原上的夏洛克》,为乡土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我们立足于当下电影市场,如何让乡土影片从好口碑,到好票房,是乡土影片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让乡土影片走进影院,同主流商业片相竞争,而不只是成为电影批评家的批评对象,这需要对乡土影片再突破,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
1、 乡土影片首先不能丢掉其本色。
乡土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淳朴的人物,富有特色的故事环境,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将乡村人物置于大城市的背景,或是城市人物置于乡村的故事背景,那么他就丧失了乡土影片的立足之本,弄不好还会让影片显得不伦不类。
人物与环境是两个最能冲击观众视觉的要素,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视觉器官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最大,所以一定要在观众视觉中留住乡土本色。
保留本色,除了人物与背景之外,还要努力放大影片故事的地域标签,营造地域奇观。
如西北荒漠、西南地区险峻的地貌、北方的崇山峻岭等,可以起到吸引观众眼球的作用,在地域的话语环境中叙事,可以让故事显得更加真实,更加有代表性。
著名导演贾樟柯的影片,就带有浓烈的山西特色,他将山西特色融入到故事的来龙去脉中,让他的影片富有独特的故事内涵。
2、 乡土影片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在现代语境下叙事。
乡土影片除了需要讲中国故事、地域故事外,还要讲现代故事。现代故事,不是说故事背景为现代社会,而是影片叙事中要以现代流行风格叙事,故事中要加入现代元素。
这一点,在影片《平原上的夏洛克》中,已有体现,现代流行的叙事方法和现代元素的加入,让整个影片不落俗套。
3、 深度发掘乡土中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培养年轻观众。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展,许多乡土特点被人们所遗忘,努力寻找乡土中年轻人喜爱的元素,适应大众审美的元素,才能够从票房上有所收获。
数年前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影片中,许多取景地都是乡村,导演深度发掘了乡村中的饮食文化,并将其搬上银幕。
乡村饮食文化在此之前鲜有人关注,而饮食这一点恰巧又是年轻人喜爱的事物。两者合二为一,不仅观影量高,还带动了乡村文化的输出。
因此,导演们应该继续深挖乡村文化,总能够找到适应当代观众需求的内涵。
总结:
乡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宝藏,数亿人民生长于此,扎根于此,乡土电影是向观众输出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于乡土影片,我们不能因为其市场份额小,手众少而放弃它,相反我们更应该将其发展壮大,让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乡土影片,我们作为观众,要能够发现优秀的乡土电影,能够去影院欣赏优秀的乡土电影,优秀的影片有了观众的支持,才能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