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清醒时切记物极必反(明白这样一个规律)
道德经清醒时切记物极必反(明白这样一个规律)大道无言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它无处不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大道对于我们的控制,是我们能意识到却无法感受到的,这就是大道的一个平凡。而他不以声色为诱惑,不以名利作为引诱,不以武力作为一种威胁。这是他的一种智慧,一切顺其自然,这也是达到无为而治的一种智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是一般人不易察觉的民通的道理,柔弱能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离开水,国家的锐利武器不可以向人展示。其实这个思想与我们现在很流行的有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叫做,想要让他灭亡,先要让他膨胀。老子所阐述的这个思想也是去用另外一个角度去毁灭一个事情,去摧毁一件事情的一种方式。如果想要毁灭某一个东西,先推举这一个东西,让他到达顶峰的时候,他自然会走向灭亡。我们举个例子,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说年少得志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当一个人年少得志的时候,被他的命运推上一个高峰。在年纪轻轻就到达一个巅峰的时候,这通常都不懂得收敛,不懂得谦虚的
《道德经》:物极必反,这是万物的一个法则和规律。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他讲述的是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一个物极必反的结局。当你走到某一个限度,还不懂得适可而止的时候,这个事情一定会往相反的方向去变化。
老子有几次在道德经中都用了辩证法的这种方式来论述了道德经中的一种思想,比如说在道德经中的第36章,老子就拿弱与强,废与存,这样的一些矛盾的对立思想,来论述了他所想要表达的一种智慧。
这句话叫做: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裕固居之。将欲取之,必与固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想收紧它,就要扩张它,如果想消弱它,就先增强他,想要废除它,必须先推举他,想要夺取它,必须先给予他。
其实这个思想与我们现在很流行的有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叫做,想要让他灭亡,先要让他膨胀。老子所阐述的这个思想也是去用另外一个角度去毁灭一个事情,去摧毁一件事情的一种方式。如果想要毁灭某一个东西,先推举这一个东西,让他到达顶峰的时候,他自然会走向灭亡。
我们举个例子,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说年少得志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当一个人年少得志的时候,被他的命运推上一个高峰。在年纪轻轻就到达一个巅峰的时候,这通常都不懂得收敛,不懂得谦虚的道理。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到达一定高分的时候,势必会走相反的路线,也就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这是物极必反的一个道理,这也是老子在这一章中所说的思想的一个基础。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是一般人不易察觉的民通的道理,柔弱能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离开水,国家的锐利武器不可以向人展示。
大道无言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它无处不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大道对于我们的控制,是我们能意识到却无法感受到的,这就是大道的一个平凡。而他不以声色为诱惑,不以名利作为引诱,不以武力作为一种威胁。这是他的一种智慧,一切顺其自然,这也是达到无为而治的一种智慧。
其实我们从这一章应该学到的是什么呢?我们要学到的还是不要太过于高调,要懂得适可而止。比如说我们要防止在高峰的时候走向低谷,所以用一种谦虚的状态去面对别人。拿一种低调的状态,去为人处事,就像老子的智慧一样。
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老子曾说别人是机巧聪明的,而我是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的,这也是老子的一种智慧。有些东西看似柔弱,实则蕴含着内敛,强劲的一种东西,富于韧性,生命力也是旺盛的。有更大的一种发展机会,因而能够持久。
有的时候看似坚强,看似刚强的东西,反而不适合去生存,没有太大的一个好处,应该做到外方内圆,内在谦虚,低调。
本文由国学人生原创,您对于这句话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