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句话摧毁一个孩子(一句他还是个孩子)
五句话摧毁一个孩子(一句他还是个孩子)看了下面这个故事,就真的没办法让人说出“他还只是个孩子”这种话。又是个孩子!真的因为孩子太小就让孩子为所欲为,不分是非对错的吗?在接受调查处理时,男子全程不说话,站在一旁动都不动,所有事情均靠父母来交涉。仿佛一个巨婴。坐地铁时,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熊孩子坐在座位上,让腿在座位上悠荡,时不时踢到站在座位旁边的人,家长看见了也不说什么,放任孩子继续悠荡。这时候被踢的乘客就会陷入纠结与尴尬中。如果保持沉默,就会被孩子一直踢;如果提出让家长管管孩子,家长也许就会说:他还是个孩子,他什么都不懂,你和他一般见识干嘛……
前阵子在广州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
一男子使用假驾照被处罚,父母得知后,竟冲着交警大吼:“太过分了,你们为什么要罚他这么重?我儿子才31岁,他还是个孩子啊!”
31岁!孩子!不知道这位家长是对“31岁”有误解,还是对“孩子”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在接受调查处理时,男子全程不说话,站在一旁动都不动,所有事情均靠父母来交涉。仿佛一个巨婴。
坐地铁时,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熊孩子坐在座位上,让腿在座位上悠荡,时不时踢到站在座位旁边的人,家长看见了也不说什么,放任孩子继续悠荡。
这时候被踢的乘客就会陷入纠结与尴尬中。如果保持沉默,就会被孩子一直踢;如果提出让家长管管孩子,家长也许就会说:他还是个孩子,他什么都不懂,你和他一般见识干嘛……
又是个孩子!真的因为孩子太小就让孩子为所欲为,不分是非对错的吗?
看了下面这个故事,就真的没办法让人说出“他还只是个孩子”这种话。
《羁押》是一部仅有30分钟时长的小短片。故事根据1993年让整个英国为之轰动的利物浦杀人案——詹姆斯·巴杰尔谋杀案改编,故事的两位主人公更是创下了英国最小杀人犯的年龄纪录。
1993年2月12日,英国利物浦的两名10岁小学生——罗伯特·汤普逊和乔恩·维纳布尔斯不约而同地翘了课。
在街头游荡之时,两人偶然遇见,于是两人决定要干点什么。
他们先是到百货商店里进行了盗窃,偷了甜点、玩具、电池和油漆等一堆杂物。
而后又到麦当劳搞破坏,在把店里的椅子弄脏后,两人被店员轰出,继续在街头晃荡。
无所事事的两人,突然想要绑架一个小孩,用偷来的东西来捉弄他。
于是他们盯上了正在肉铺门口站着一个2岁的孩童,这个孩童正是詹姆斯·巴杰尔。
詹姆斯的妈妈去柜台结账,让他留在肉铺门口等待,结果却让罗伯特二人钻了空。
从购物中心带走詹姆斯后,罗伯特和乔恩带着他走了近4公里的路。
期间,詹姆斯因为害怕哭泣过,但是迎来的不是安慰,而是两个大孩子的拳脚相加。
被打过的詹姆斯脸上有不同程度的淤青,这引起了不少路人的注意,后来警方调查,曾有58人见过这三个小孩。
其中有几人甚至上前询问,但是狡猾的罗伯特和乔恩却谎称他们发现了走丢的詹姆斯,正打算把他送到警局。
好心的路人为他们指了去警察局的路,但是当路人一转身,罗伯特和乔恩立马带着詹姆斯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下午17点30分,罗伯特和乔恩决定动手。他们把偷来的油漆泼进了詹姆斯眼睛里,搬起石头砸他、踢他……
最后,用铁棒砸碎了他的头骨。詹姆斯死后,两个恶童用石板盖在他的头上,等待火车碾过来,以便制造事故的假象……
而事实上,火车也的确把詹姆斯的尸体碾成了两段,这两个小孩的心机让人心悸。
最后,两人分别获刑15年。
看了罗伯特和乔恩的故事,真的没办法让人说出“他还只是个孩子”这种话。
罗伯特和乔恩被捕后,有媒体曝光了这两个男孩的家庭背景——乔恩因为兄妹智力发育欠缺而经常被忽视;罗伯特则在一个暴力家庭里备受欺侮,他不得不在五个哥哥和酗酒母亲的多重虐待中挣扎。
虽然罗伯特和乔恩事件是极个别案例,但事件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值得深思。
那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是合适的呢?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生长环境,性格等方面各有不同。所以教育模式不可复制粘贴,还是因人而异比较好。
但日本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教育理念各位父母可以借鉴下:
都说日本秩序好,比如每个人都严格遵守交通秩序、等电车公交时自觉排队、乘坐电梯一律靠右……有人不禁会问,为何日本人的秩序感这么强呢?其实这都源自日本人心中“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执念。
总是制造麻烦的孩子确实让人头大,相反,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孩子总是受人欢迎。这就要求我们父母,从小就教孩子认清是非对错,让孩子有所敬畏;还要培养孩子独立,让孩子能独当一面,不给别人添无谓的麻烦。
(扫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一节价值288元的1V1在线编程课,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VIPCODE专注于青少年儿童编程教育,提供包括Scratch、Python、C、C 等语言在内的少儿编程教育。选择VIPCODE为孩子的升学和未来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