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军分区情报处一股股长兼长治情报站长张文进智取老顶山指挥部成员之一,军分区情报处一股股长兼长治情报站长张文进,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第4军分区参谋主任,华北军区独立第7旅团长,在河南博爱地区作战中负重伤。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第20兵团第66军第196师参谋长。归国后调海军任海军后勤干部部长、海军后勤学校校长、海军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离休前是海军后勤部正军职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83年在北京逝世。襄阳特功团团长苟在合(中)政委李如海(左)、副团长杨毅(右) 负责打援的黎城独立营营长钱光达,1916年生,湖北大悟县人,1930年参加红四方面军,1931年至1934年参加攻打黄安、光山、麻城、罗田等战役并数次负伤。1934年随红25军长征。1935年与陕北刘志丹部会合后任红15军团营长。1937年后任115师344旅688团排长、连长,129师新1旅1

转载:新京融媒

负责攻打老顶山的长治独立营营长信俊杰,1915年生,河北巨鹿县人。1935年加入中共,1938年参加八路军。抗战时期,历任129师东进纵队第1团战士,新编第7旅19团司务长、司令部参谋,新编第1旅司令部通信队队长,长治独立营营长。智取老顶山后,任太行军区第53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太行第4军分区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29旅86团参谋长、副团长,河南军区第58军173师518团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第4野战军暨中南军区河南军区许昌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湖北省公安机关军管会主任,湖北省军区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司令员。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93年在武汉逝世。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1)

长治独立营营长信俊杰 开国大校

负责打援的平顺独立营营长苟在合,1914年生,四川巴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第四方面军,当年加入中共,任红军排长、连长、副营长。抗战爆发后先后任129师385旅769团连长,平顺独立营营长,太行第4军分区32团副团长。参加夜袭阳明堡机场、响堂铺伏击战、反“九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百团大战、智取老顶山等战斗。解放战争开始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17旅49团副团长,率部参加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兰封战役、巨野甄南战役、鲁西南战役。1947年,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任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7旅49团团长。1948年7月9日,襄樊战役中,他亲自带领49团3营攻击琵琶山,在第6纵队4门火炮的掩护下,对敌发起总攻,全歼守敌,占领阵地。敌人很快组织炮火反击。苟在合冲出指挥所向山上跑去,他像历次战斗一样冲到最前沿去指挥,身边的参谋、警卫人员拦不住,只好陪同上山。敌人的炮弹在附近爆炸,苟在合全然不顾,当冲至山腰时,不幸踏到地雷。在生死攸关时刻,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身边的两位战士推出老远。随着一声巨响,年仅34岁的苟在合光荣牺牲。他是襄樊战役中牺牲级别最高的指战员。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2)

襄阳特功团团长苟在合(中)政委李如海(左)、副团长杨毅(右)

负责打援的黎城独立营营长钱光达,1916年生,湖北大悟县人,1930年参加红四方面军,1931年至1934年参加攻打黄安、光山、麻城、罗田等战役并数次负伤。1934年随红25军长征。1935年与陕北刘志丹部会合后任红15军团营长。1937年后任115师344旅688团排长、连长,129师新1旅1团营长,黎城独立营营长。智取老顶山后任第46团团长。 1945年9月至1947年任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17旅50团团长,参加上党战役及平汉战役。1947年8月7日随刘邓大军南下挺进大别山,时任6纵司令部军政处处长;1948年任二野6纵(后为12军)后勤部副部长,参加襄阳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重庆、成都等战役。 1950年转业到川东行署任交通厅厅长,1952年7月调铁道部任西南基建局局长,参与宝成铁路的修建;1958年至1965年任成都铁路局副局长,1965年任北京铁路局副局长。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3)

黎城独立营营长钱光达钱光达26岁在黎城留影

智取老顶山指挥部成员之一,军分区情报处一股股长兼长治情报站长张文进,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第4军分区参谋主任,华北军区独立第7旅团长,在河南博爱地区作战中负重伤。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第20兵团第66军第196师参谋长。归国后调海军任海军后勤干部部长、海军后勤学校校长、海军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离休前是海军后勤部正军职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83年在北京逝世。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4)

军分区情报处一股股长兼长治情报站长张文进

智取老顶山指挥部成员之一,军分区政治部敌工站长治分站站长胡天和,1919年生,山西洪洞县人,1937年11月入陕北公学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后任八路军129师新1旅政治部生产民运科股长,太行第4军分区政治部敌工站长治分站站长。智取老顶山后,胡天和于1945年12月任太行第3军分区(原4分区)第41团政治处主任,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第61军第182师第546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 1950年9月兼任旺苍县人民政府县长。离休前为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训练部政委(副军职)。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5)

胡天和1958年摄于南京

潜伏在老顶山上的“维持会长”王文焕,智取老顶山后随中野9纵南下,离休前是云南昭通军分区副司令员。

潜伏在老顶山给日军做饭的中共特工路堂锁,就是老顶山下盐店沟村人,1949年2月随军南下,先后在福建省古田、邵武、建阳等地工作。离休前是南平市交通局长。路堂锁的妹夫王安和弟兄姐妹7人:王仁和、王万和、王安和、王保和、王兴和、王金花、王银花,当年都在为八路军搞情报。大哥王仁和,1915年生,1942年加入中共,曾任长治二区区委书记,一区区长。1946年被日军杀害。王仁和的妻子姬荷花是中共太行区委第四地委城工部长治工委书记孟宪德的交通员。嫁到双桥庄的王家两个女儿王金花、王银花的丈夫牛太福、郭银科受大兄哥的影响后来也都成为长治情报站的交通员。2010年《上党晚报》连载《太行山上的红色特工》时,路堂锁的妹妹路雪莲老人以及路堂锁南下前遗留在山西的儿子王来有(姓了姑父王安和的姓)曾找到作者,一起回忆了当年的情景。在盐店沟采访时,作者发现,除了王家外,当年潜伏在老顶山一带的中共特工还有王玉山(高平人、曾任长治一区区长)、王滴水(长治人,曾任一区副区长)、黄振法(四川人,一区队长)、付金山(长治嶂头人,一区区干队侦察员)、侯米贵(长治小龙脑人,区干队侦察员)、范虎山(长治嶂头人,一区区干队侦察员)、王保和(盐店沟人,孟宪德的勤务员)等等。当年在隐蔽战线为中共默默奉献的,又何止长治、山西?太行山有多高,无名英雄就有多少!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6)

潜伏在老顶山给日军做饭的地下特工路堂锁

老顶山镇盐店沟村人,1949年2月随军南下

走时丢下妻子,不久病逝

遗有一子,没办法妹妹只好代为抚养

后来姓了姑父王安和的姓,取名:王来有

1999年,黎城县一名南下干部原德树也在福建《三明日报》发表文章《智取天险老顶山》。讲到这次战斗的经过。他在文中写道:

“我当时19岁,是黎城县工作队后勤班通讯员,担任警卫工作,被批准参加这支武工队。我使用一支小劲钩马枪,只有13粒子弹。

“十五日元宵节凌晨,警卫连和武工队悄悄来到老顶山山脚下的东禅村。进村之后,立即把村里维持会的办事人员和亲日分子看管起来,准进不许出,严密封锁消息,部队隐蔽集结待命。

“枪声响起,我军齐声呐喊,奋勇向前,就像潮水一般涌进庙宇。敌人急忙爬楼取枪。可是楼梯盖板已被牢牢锁住,前面的人砸不开锁,后面的人又不断涌上来,挤成了一团。手中没有武器,情急之下,敌人抓起碗碟、酒瓶、凳子什么的乱扔乱砸。我军指战员见此情景,更加心雄胆壮,挺举长枪绕桌追逐,对顽抗拒降者横挑直刺,坚决镇压。

“战斗不过持续了十几分钟,以我军获取全胜而结束。此役杀死日本鬼子12人,皇协军小头目3人。事后查知,有一个日本兵躲藏在菩萨泥像背后,侥幸得以逃命。我们缴获了整整一个排的武器装备包括轻、重机枪各一挺,以及大批的军用物资。我方人员无一伤亡。

“这一夜,我们分别和东禅、北社村民摆宴庆功,人们放鞭炮、敲锣鼓、舞龙灯、耍狮子、摇旱船、踩高跷,共同度过了一个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中的元宵节。”

老人的喜悦之情,五十多年后,仍然溢于言表。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7)

智取老顶山中,立了头功的是八路军太行第四军分区情报处的侦察员苟佩芳。

苟佩芳是长治县琚寨人,1912年出生,因为小时候出天花,长大后满脸是麻子。样子虽然不怎么好看,但他脑袋瓜却好用。

琚寨所在的荫城镇,自古来就是潞商的集散地,街面上店铺或堂号上的字 苟佩芳听人念上一遍就能记住。八九岁上他就开始听人访古,听后就会讲梁山好汉闹东京。生性好玩又爱跑,二十五六了还没有成个家。有天 他在外面耍了一上午,中午到家端起碗就吃。他弟弟瞧见他这个没成样,上前抢过饭碗就摔在地上,说你是个当哥的,一不称盐,二不买面,就知道中午回来吃饭。苟佩芳也不是个省油灯,兄弟俩吵着吵着就打起来,推推搡搡撞了钟。那时农村也没有什么集体组织,村中央大都吊着一口钟,谁家生气打架说不清就来敲钟,听见钟响,村上有名望的人和爱管闲事的人就会来评判。苟佩芳被判输了理。

1937年,日军占领长治城后,在琚寨边的荫城镇设立了据点。苟佩芳在家气不顺,就出来找日本人的麻烦。他有一杆土枪,大白天就敢朝出操的日军士兵打冷枪,还时不时半夜三更地在碉堡周围瞎诈唬。后来连日军也知道琚寨有个苟佩芳,便三番五次地来抓他。走投无路的苟佩芳于是参加了抗日游击支队,这支游击队后来编入刘邓领导的129师新1旅。苟佩芳参军后,胆大,眼活,枪法好,很快入党、提干,当上了侦察排长。1941年,各军区成立情报站,能说会道,在长治人脉又广的苟佩芳成为理想人选,被八路军太行第四军分区情报处处长李新农任命为荫城情报站站长。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8)

八路军第四军分区情报处侦察员苟佩芳 长治县琚寨人

智取老顶山时,苟佩芳假扮民夫,两次潜入老顶山内部侦察。战斗打响后,他一人守住前后院的通道,为部队立了头功。1947年他在豫北作战中被打断大腿股骨,仍然不下火线,支前民工只好硬把他背下来。9月,已是晋冀鲁豫野战军营级干部的苟佩芳骑着一匹白马,带着护兵回到乡省亲。这时琚寨已经兴办互助组。苟佩芳对此很感兴趣,作为伤残军人,他决定转业地方,一门心思建设家乡。他把三弟苟发兴互助组的16户组员集中起来,又吸收了许文景等3户人家,成立琚寨村“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因为合作社搞的好,1950年他当上了村支部书记。

当时长治县的农业生产初级社有好几个,可苟佩芳办社比其他村有特色,这个特色就是宣传毛泽东思想。苟佩芳在部队识了几个字,就自己掏钱买了好几本毛泽东的著作。他不但吃透了国家的方针政策,而且炼就了一张好嘴巴。在农村,好嘴巴也能当饭吃。苟佩芳渐渐出了名。

就在苟佩芳用毛泽东思想管理琚寨时,金城来到琚寨。金城,河北饶阳县人,1906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共,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中八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冀中区委副书记兼冀中军区副政委,1950年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在“三反”运动中被降职使用,下放到长治县担任副县长。金城骑着自行车来琚寨下乡,他发现这个小村子政治工作搞得好,各小队有宣传员,有读报组、歌唱组,墙上还有黑板报。他没想到在这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老百姓觉悟这么高,还捧着毛泽东著作看。那时候干部作风真过硬。金城在琚寨住下,一调研就是几个月。他很欣赏苟佩芳,回去后就给县委汇报。1952年琚寨党支部就评为“模范支部”,苟佩芳被评为“模范支部书记”。次年,山西省推广琚寨支部的工作经验。1954年末,在山西省革命伤残军人暨拥军优属模范代表会议上,省军区以《革命残废军人的光辉榜样》为题,介绍了苟佩芳的模范事迹。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寇纪文拍摄的纪录片《模范复员军人苟佩芳》在全国放映发行,号召全国的复员军人向苟佩芳学习。1957年6月,国家教育部授予琚寨村“全国无盲村”的称号。195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大会(全国群英会)上,琚寨村又荣获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的奖状。久闻苟佩芳大名的赵树理来到琚寨村蹲点,以苟佩芳为主要原型,创作了《三里湾》。一个从枪林弹雨中浴火重生的地下特工在赵树理的笔下演绎成思想落后的农民“扳不动”,倒也是一件有趣的事。(节选自戴玉刚著《太行秘密战》一书)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9)

上党区琚寨村一角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10)

赵树理琚寨写作室旧址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11)

太行秘密战 戴玉刚著 时代传媒集团出版发行

老山实录完整版公母山战役(连载太行秘密战43)(12)

编辑:小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