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公开课演讲(不散场的青春公开课)
青春公开课演讲(不散场的青春公开课)曾在英国留学的大C(本名:杨溯)是发起人之一,原先是一名律师。她记得,起初公开课氛围轻松,即使是偏学术类的分享,也没那么严肃,大家抱着好奇心而来,目的也很单纯——有人想丰富业余生活,有人想消除孤单,有人甚至想寻求一段爱情……2012年,7位海归青年在芜湖一个老旧小区租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门面,定期开展学科知识分享,将此命名为“青春公社”。不久,人数扩增为十几人,定期讨论电影和书籍,于是每周五晚上7点半的ITALK公开课应运而生。初夏时分,在芜湖神山公园内的城市书房里,当记者向活动创始人之一的花辰询问,他第一次分享的场景时,因为年深月久,花辰记忆模糊,结果旁边一位“素不相识”的读者突然转头道:“我听过他两次课,那天的情景,我还记得。”其实对花辰来说,被陌生人认出来,并不愕然。这个因为青春公开课而发端的青年自组织,高峰时有过3000人的规模。10年来,100多场公开课,200场小组活动,20期
2015年7月,ITALK成员在作家庭装修主题的公开课分享。
vod.cyol/vod/data/video/202206/15/88cd5737-e7d0-4965-f527-cefcb218ef87/transcode_73b41ea0-308a-d745-3c36-7256a979.mp4/av-g.m3u8
在半城山半城水的安徽芜湖,有一场持续了10年的青春公开课,它有着一个响亮的品牌——ITALK(我说)。10年来,退役飞行员、精神科医生、乐队乐手、深夜电台主持人、马拉松爱好者等“跨行业”青年都曾来过,化身主讲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与经历,提供专业的视角与知识,解读行业热点事件。
ITALK并没有固定的场所,在不同的咖啡馆、城市书房之间转场,它的名字却永恒地留在当地85后、90后的青春记忆里。
初夏时分,在芜湖神山公园内的城市书房里,当记者向活动创始人之一的花辰询问,他第一次分享的场景时,因为年深月久,花辰记忆模糊,结果旁边一位“素不相识”的读者突然转头道:“我听过他两次课,那天的情景,我还记得。”
其实对花辰来说,被陌生人认出来,并不愕然。这个因为青春公开课而发端的青年自组织,高峰时有过3000人的规模。10年来,100多场公开课,200场小组活动,20期电子杂志,15次全城青年派对……没有过多的“制度建设”和刻意安排,你若分享,我便在场,他们关于青春的话题“永不散场”。
每人点一杯咖啡,“换”一次免费场地
2012年,7位海归青年在芜湖一个老旧小区租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门面,定期开展学科知识分享,将此命名为“青春公社”。不久,人数扩增为十几人,定期讨论电影和书籍,于是每周五晚上7点半的ITALK公开课应运而生。
曾在英国留学的大C(本名:杨溯)是发起人之一,原先是一名律师。她记得,起初公开课氛围轻松,即使是偏学术类的分享,也没那么严肃,大家抱着好奇心而来,目的也很单纯——有人想丰富业余生活,有人想消除孤单,有人甚至想寻求一段爱情……
公开课向来没有固定流程,主持人介绍参与活动的新人,主讲人脱稿或借助PPT讲述。主持人只负责烘托气氛,就像“画外音”一样的存在,主角是每一位听众,都有说话的机会。
这个编辑部也叫“深夜编辑部”。白天要上班,晚上11点以后才开始编辑文案、策划活动,有时一直忙到深夜3点,没人抱怨过。
当组织人数增至1000人时,团队开始策划开展相亲会、音乐会、跨年晚会、漂流活动、睡衣趴等活动;在QQ群里,夜跑小组、吃货小组、足球队等兴趣小组相继成立,群主和组长每到周末都会带着小伙伴团建。
那是一段艰苦且闪亮的日子。他们自掏腰包买物资、租场地,记不清贴了多少钱。有时实在为难,他们会和咖啡店的老板协商:“每人点一杯咖啡,能不能免费使用一下午的活动场地?”基本上,老板都会爽快答应。
“在一座城市,找到自己的‘同类’,这种感觉很奇妙。”
10年来,随着大学生、教师、医生、公务员等群体加入,ITALK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就这么“你说我听”的活动,凭什么能把如此多的年轻人紧紧团聚在一起?
作为“元老”之一的倪晶晶是芜湖美食老字号“五香居”手艺传承人,第一次参加的活动是“派对”,40多个年轻人一起做游戏。其间,她主动当起厨师,为40多人做饭。吃饭时,她分享了卤菜的制作工艺和芜湖美食文化,唤醒了很多本地人的味觉记忆。她发现,自己的特长首次被“强烈认可”。
“在一座城市,找到自己的‘同类’,这种感觉很奇妙。”她曾经意识到,参加活动的人不少都处在人生“低谷期”。有人刚失恋,有人工作不顺心,但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闪光点”——有些群里不爱说话的小伙伴,现场大方展现唱歌、跳舞、乐器等才艺;有些男生平日一言不发,但每次活动都抢着搬设备,干活儿十分踏实。
倪晶晶记得,有一节课的主题是“装修”,主讲人探讨年轻人更关心的价格、成本,甚至包括行业“内幕”。“还有警察来谈防身术,汉服爱好者聊历史,有一位骑行爱好者主动找来,分享了自己从芜湖骑到拉萨途中的见闻。”在她看来,在ITALK组织里,没有职场上的压力,大家甚至记不清对方的名字以及职业,只记得哪堂课上有过怎样精彩的发言。
2014年,有一位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的退役飞行员带来了一场“浪漫的分享”。原本主题是民用航空的常识,结尾时他说起一段自己的爱情故事:曾和女友约定毕业后一起去青海支教,两人却在毕业前分手。但他每年夏天都会独自去青海,完成这场“爱的约定”。花辰注意到,那一刻,很多人为之落泪。
ITALK一直在追求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突破。他们引入“辩论”环节,围绕着“女朋友生气时该不该哄”等话题,或者时事热点展开讨论。每期活动后,团队都留下图片和视频资料。微信公号里的几百条图文,以及几人的电脑硬盘和云端里,存下了这群年轻人的青春。
1989年出生的唐志远是个文艺青年,这些年,从观众到公开课主持人,再到分享嘉宾,他逐渐融入这个“接纳一群孤单灵魂”的青年组织。他也见证了ITALK组织中十几对青年最终牵手。在他主持过的婚礼中,嘉宾席第一排永远是留给ITALK成员的。每说完一段话,大家都报以特别捧场的掌声,而新人的父母坐在最后一排微笑着看着他们。“无论何时何地,ITALK成员总是相互打气,给内心带来富足感。”唐志远说。
85后为00后搭台,用初心致青春
这些年,核心成员坚持把ITALK做成公益项目,不惮被视为“异类”。他们恪守的信条是:“这是不需要外力驱使去做的事情,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出于对创意的执着追求。”
近年来,芜湖着力打造“15分钟阅读圈”,各具主题特色的城市书房主动为ITALK之类的机构提供场地支持。在共青团等部门的支持下,ITALK为青年群体提供更加精准、有趣的读书交友服务。
就在不久前,与芜湖共成长的ITALK举办了“十周年之约”活动,原计划规模20人,没想到30多位“老朋友”专程赶来。大家一见面就互相“吹捧”:“你真是一点没变啊,还是当年那个少年。”随着老照片在大屏幕上一一呈现,当年的活动主题曲《梦想天空分外蓝》响起,所有人都默默地为逝去的青春致以两行热泪。
大C还是感觉到了一些变化,小伙伴的眼神里,少了迷茫和未知,多了几分稳重、成熟。让她惊讶的是,大家一见面又讨论起了海洋、月球、宇宙、空间这些超越日常的话题。“说明我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还在,尽管大家会被车、房等现实问题所困扰,但没人会去聊这些。”
10年间,作为创始人的这些85后,大多成家立业,有了新的奔头,但他们对组织活动热度不减,继续为身后的95后、00后搭建交流平台。花辰感慨,10年前,大家彼此没有社会身份,都是用“青年”和“学科专业”的标签参与活动,10年后,大家还在各自行业奋斗,都盼着自己的城市变得更美好。
事实上,主创团队也有过危机感:年轻的一代更有个性,物质生活更丰富,他们会不会喜欢这样“传统”的分享形式?
为此,团队在分享中融入网络热点,如时下流行的“刘畊宏女孩”和“王心凌男孩”等话题;追求沉浸感和互动性,融入帐篷、甜品、露营等元素,鼓励参与者拍摄视频进行分享。“以前介绍一本书,就边翻书边讲解,现在,我们会说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或是带一个和书中内容有关的小物品来现场。我们还准备引入年轻人喜爱的剧本杀。”
00后大学生程若妍以听众的身份参加了“十周年之约”活动,那是她第一次接触ITALK。在这个00后的眼里,一群年轻人毫无保留地分享,让公开课像是一座加油站,一个“精神上的世外桃源”,让每个疲惫的人得到心灵慰藉,从而元气满满。
她期待,活动能吸纳更多不同年龄段的人加入,让“ITALk”变成“WETALK”。而在已过而立之年的大C看来,“十年变迁,可能书籍的外壳变成了精装本,但本质内容是不变的,分享和成长无处不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全媒体采编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