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十四个儿子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的大部分结果都很悲惨)
唐太宗李世民十四个儿子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的大部分结果都很悲惨)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为了将爱子栽培成为合格的储君,自己付出了多少的心血与精力!然而责之切的背面也是爱之深,李承乾逼宫谋反固然大错特错,但唐太宗终究还是爱着这个儿子,实在忍不下心来杀了唐太宗为了保全这个爱子,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晋王(李治)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这理由立李治为皇太子。公元619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唐太宗即位,立为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但是年长后,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公元642年,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李世民
但说到他的儿子,这些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尔后又被流放。
李承乾
公元619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
唐太宗即位,立为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但是年长后,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
公元642年,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事情败露。
为了将爱子栽培成为合格的储君,自己付出了多少的心血与精力!然而责之切的背面也是爱之深,李承乾逼宫谋反固然大错特错,但唐太宗终究还是爱着这个儿子,实在忍不下心来杀了唐太宗为了保全这个爱子,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晋王(李治)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这理由立李治为皇太子。
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
公元645年郁郁而终,唐太宗为此罢朝,葬以国公礼。
第2子李宽
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国除。
第3子李恪
李恪
李恪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公元620年六月,封长沙郡王;公元625年,改封汉中郡王。公元627年,晋封汉王。公元628年,改封蜀王,同时被授予益州大都督。公元637年,封为吴王,改授安州都督。
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的反对。长孙无忌从此之后,深为记恨李恪。
公元654年,因牵扯进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
第4子李泰
李泰的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史载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由于李泰宠禄过盛,屡次遭到众臣的进谏。因父亲唐太宗种种溺爱,让李泰渐渐对皇位有了想法。公园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为了达到目的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 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
公元652年十二月癸巳,濮王李泰薨。时年三十五。
第5子李佑
李佑,母阴妃。
公元625年,封为宜阳郡王,次年晋封为楚王。
公元628年,改封燕王,被任命为豳州都督。贞观十年,改封齐王,与诸皇子同时世袭封建被任命为齐州都督。
李祐喜好游猎,结交奸邪之人。太宗认为长史薛大鼎对其管教无方,而将其免职。
公元643年举兵谋反于齐州,四月六日被唐太宗废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
第6子李愔
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
初封梁王,授襄州刺史。广制封建时,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公元639年,赐实封八百户,授岐州刺史。
李愔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多次非法,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作为惩罚。
公元653年,因吴王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公元667年,死于流放地。
第7子李恽
李恽,母王氏。
公元631年,与其他兄弟同时受封为郯王,公元634年,任洺州刺史。公元636年,改封蒋王,任安州都督,赐实封八百户。公元649年,唐高宗继位加实封满千户。公元652年,徙任梁州都督。
时李恽在安州,多造器用服玩,到了将离任时,有递车四百辆。州县不堪其劳,有司上奏弹劾,唐太宗特宽宥不问。后历任遂州刺史、相州刺史。公元674年,转箕州刺史。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李恽谋反,高宗派使者调查,李恽惶遽自杀。
第8子李贞
李贞,母燕德妃。官至太子太傅,被先后封为汉王、原王、越王。武则天当政时,后来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因起兵失败而饮毒自尽。
第9子李治
李治
李治,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
公元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公元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公元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
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公元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第10子李慎
李慎,生母韦贵妃。
公元631年进封申王,公元636年改封纪王,食邑八百户。此后多次封秦州都督、襄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食邑加至一千户。
公元689年,越王李贞起兵推翻武则天政权,李慎受牵连下狱,后被流放领表,又说巴州,途中逝世。
第11子李嚣
李嚣,燕德妃所生。
公元631年,李嚣进封江王,公元632年去世,谥号殇。
第12子李简
李简,生母不详,史书记载后宫生简。李简封代王后同年薨,无子女。
第13子李福
李福,生母杨贵妃。公元639年进封赵王,累加秦州都督、右卫大将军、梁州都督等职。公元670年去世。
第14子李明
李明,母亲杨氏原是齐王李元吉之妃。
公元647年受封曹王,公元649年赐实封八百户。高宗即位之后加满千户,先后被任命为授梁州都督,后历任虢州、蔡州、苏州三州刺史。
公元680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郡王,流放至黔州。公元682年,在武后的授意下,被都督谢佑逼迫自杀。
李世民的儿子总计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史臣曰: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为长孙无忌忌嫉,离间父子,遽为豺狼,而无忌破家,非阴祸之报欤?武后斫丧王室,潜移龟鼎,越王贞父子痛愤,义不图全。毁室之悲,《鸱鸮》之诗,伤矣!比齐祐之妄作,岂同年而语哉!
赞曰:子弟作籓,磐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冲、譔愤发,视死如生。承乾、齐祐 愚弟庸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