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字(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刺的四个字)
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字(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刺的四个字)且岳珂还写到,次年岳飞与金军对战,"皋……及展'岳'字帜与'精忠'旗示之 虏众不战而溃"。可见"精忠"本身就在古人眼中有着极重的分量。而这又是皇帝对岳飞的评价和嘉奖。所以随着《东窗记》、《精忠记》等传奇将有关"精忠"的史实改动为岳飞是因为抗击金军而被赏赐的,岳飞和"精忠"的"捆绑"就渐渐地成为一种"定式"。而这么多"尽忠报国",到底是怎么传成"精忠报国"的呢?其实"精忠"一词的记载出自岳飞之孙岳珂之手。他在《鄂王行实编年》中记载,因为岳飞剿匪有功,所以绍兴三年(1133)宋高宗"赐宸翰于旗上 曰'精忠岳飞' 令先师行之次建之"。这个记载后来也被《宋史》吸纳。而"尽忠报国&
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之中,"民族英雄"已经成为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而在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之中,岳飞大抵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人们关注他的战绩,关注他坎坷的仕途,也关注到他背上的那四字。只是,我们所熟悉的"精忠报国",其实算是一种误传。
无论是在秦腔剧目还是河北梆子,豫剧还是歌仔戏,岳飞都是一个经典形象。而有关他背上的刺字,在《精忠报国》或《岳母刺字》之中都说,这是岳飞的母亲为了激励儿子而在他背上刺上的——精忠报国。
在《宋史》之中,《何铸传》和《岳飞传》都提到岳飞背上的这四个字是"尽忠报国"。《何铸传》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一情况,"逮飞系大理狱 先命铸鞫之。铸引飞至庭 诘其反状 飞袒而示之背 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个大字 深入肤理。既而阅实俱无验 铸察其冤。白之桧。桧不悦曰:'此上意也。'铸曰:'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 强敌未灭 无故戮一大将 失士卒心 非社稷之长计。'"
要把母亲和"尽忠报国"联系起来,《宋史·列传第一百四》中有这样一处史官的评述:"二人除言官,俱入白其母,母俱勉以尽忠报国,无分毫顾虑后患意。"这里的二人,是指刘安世和邹浩。所以从《宋史》去探究,岳飞背上的字应是"尽忠报国"。至于这字是谁刻上去的,我们无法从中得知。
而"尽忠报国"为何会被传为"精忠报国",又为何会被传称是岳飞的母亲刻上去的呢?这两件事可以在之后的一些文学作品之中找到答案。
关于岳飞背上的字是从何而来的,明人熊大木最先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中写到:有一伙乡间好汉来邀请岳飞入山为寇。岳飞不愿与他们为伍,即"不从邪",便让人在他背上刺上"尽忠报国",以示自己的决心。
这种"不从邪"的精神,被其后的文学家承袭。在《说岳全传》中,"不从邪"甚至成为了全文中重要的线索,随着"尽忠报国"的刺字一遍遍出现,传达出岳飞的志向。到明末,民间甚至出现了直接以"尽忠报国"为书名的小说。
而这么多"尽忠报国",到底是怎么传成"精忠报国"的呢?其实"精忠"一词的记载出自岳飞之孙岳珂之手。他在《鄂王行实编年》中记载,因为岳飞剿匪有功,所以绍兴三年(1133)宋高宗"赐宸翰于旗上 曰'精忠岳飞' 令先师行之次建之"。这个记载后来也被《宋史》吸纳。
且岳珂还写到,次年岳飞与金军对战,"皋……及展'岳'字帜与'精忠'旗示之 虏众不战而溃"。可见"精忠"本身就在古人眼中有着极重的分量。而这又是皇帝对岳飞的评价和嘉奖。所以随着《东窗记》、《精忠记》等传奇将有关"精忠"的史实改动为岳飞是因为抗击金军而被赏赐的,岳飞和"精忠"的"捆绑"就渐渐地成为一种"定式"。
在明代,"尽忠"和"精忠"在人们眼里还有较为明显的区分。虽然这两个词都和岳飞有联系,但前者是体现岳飞"不从邪"的意志,是人们对岳飞自身的肯定。而后者展现的是社会对岳飞的功绩的认可。二者"一内一外",并行不悖,只有少数作品将二者融合。
但到了清朝初年,"尽忠"和"精忠"的合流成为大趋势,并最终由"精忠"夺得"全胜"。所以人们对于岳飞背上的刻字的认识,也就转变为了"精忠报国"。
也是在清朝,岳母刻字的故事才大规模出现。在诸如《夺秋魁》、《如是观》、《说岳全传》等戏剧或小说中,有关岳飞背上刺字的情节虽有些差异,但给岳飞刺字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被写成了岳飞的母亲。且这一情节若不是在传递"教子有方"、"孝"的思想,那就是在突出岳飞忠心报国的坚毅。
至于岳飞背上的字到底是谁刺上去的,史料其实并无记载。而考虑到岳飞的母亲是一位传统的农家妇女,她掌握刺字的技术并亲自为岳飞刺上"尽忠报国"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所以后世的说法很可能只是源于艺术创作需要。
然无论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无论是岳母刺字还是岳飞自己找人刺字,人们对于岳飞的赞颂之心都是一样的,岳飞作为民族英雄所传递出的忠、勇的理念也是一致的。于此,他背上到底有"尽"还是"精",也许也没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