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问苍茫大地天下苍生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问苍茫大地天下苍生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层林尽染;看万山红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读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问苍茫大地天下苍生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

一九二五年毛泽东在广州

【注释】

1.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词域宽宏,宜抒豪迈之气。

2.独立寒秋:意思是独自一人伫立在寒意绵绵的秋风中。独立:古诗词中常有静立无语,若有所思的意思,如辛弃疾《一剪梅》:“独立苍茫醉不归。”柳永《雪梅香•景萧索》:“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都具有这层意思。寒秋:深秋,晚秋。

3.湘江北去:湘江是湖南境内最大的河流,长约1752里,源自广西灵川县海洋山西麓,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长沙北去,入洞庭湖,故有此句。

4.:橘子洲:在长沙市湘江中,洲西边靠近岳麓山,为一列狭长沙洲,南北长约11里,昔日东西最宽处约一里,现在狭处约40米、宽处约150米。《太平寰宇记》:“时有大水,诸洲皆没,惟橘洲独浮,上多美橘,故以为名。”

5.看万山红遍:万山:群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及附近山峰。红遍:岳麓山诸峰多枫树,深秋经霜,枫叶泛红。

6.漫:满、遍。

7.百舸:舸:大船。百舸:比喻众多船只。

8.击:搏击,这里形容矫健有力。

9.翔:本指鸟类在天空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在水中轻快自由地游动。

10.霜天:古代指寒冷的深秋或者冬天,如徐玑《霜》:“诗鬓晓星星,霜天似水清”中指的就是冬天,本词中意同“寒秋”。

11.怅寥廓:怅:原指惆怅、怅惘。这里指作者仰望浩瀚的宇宙而引发的“感慨”。寥廓:广远空阔的宇宙。

12.谁主沉浮:主:主宰。沉浮:指一切事物的消长兴衰。

13.携来百侣曾游:携来:携手结伴,挽手同行。侣:同伴。游:游泳。1917年毛泽东主持湖南省第一师范学友会,参加游泳部的同学达八九十人。另,毛泽东、萧瑜、蔡和森组织的新民学会于1918年4月14日成立,会员也达七八十人之多,故有此句。

14.峥嵘岁月稠:峥嵘:本意形容山势高峻,这里则有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稠:多。

15.恰:正值。

16.书生意气:书生:读书人。意气:意志和气概。

17.挥斥方遒:挥斥:奔放。方:正。遒:强劲,有力。

18.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19.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这里作动词用,意为“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这里借指当时的大军阀、大官僚。

20.击水:古诗词往往指拍击水面,明高启《吴越纪游》:“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该词中指游泳,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

21.遏:阻止。

问苍茫大地天下苍生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

《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手迹

【赏读】

1925年深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那年32岁的毛泽东,刚过而立之年,途经长沙,重登橘子洲,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联想到“恰同学少年时”的激情岁月,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催人奋进的诗篇。

本首词借景抒情、由忆托情,展示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革命思想和革命活动;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志向。

上阕,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这首词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作者独自一人,伫立在秋意绵绵的橘子洲头,随着“北去”的湘江,眺目远望,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若有所思,若有所想。紧接着以“看”字领头,一气呵成,一直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画出了一幅中国南方山川秀丽的寒秋图:远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已到深秋,枫叶红了,满山遍野,层层叠叠。这枫叶的红,不仅仅是装点自然的美色,而且也是作者胸中对未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中国革命的美好憧憬。近处清澈的湘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任凭风吹浪打”,仍奋勇竞发,驶向目的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天空雄鹰搏击蓝天,展翅飞翔;水下鱼儿自由自在,悠然游荡。在这深秋,万物不畏霜寒,自由地竞争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看到此情此景,作者情不自禁,面对浩瀚的宇宙,发出感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世界上,万物都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之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民却饥寒交迫、饱受痛苦;我的祖国民不聊生、灾难深重。他们的命运该由谁来主宰呢?这句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他深深感到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下阕,作者承接上文,由对浩瀚宇宙的感慨,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曾在长沙学习、工作时的激情岁月。回忆层层递进,心潮澎湃,情绪高昂,最后雄壮有力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在长沙的那段岁月里,作者经常和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携手同行,来橘子洲头的湘江中游泳、锻炼。“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表明那段岁月不是平淡无奇,而是极不寻常,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作者和同学们正值少年时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热情奔放,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在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谈论的不是日常琐事,而是国家大事,是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写出的不是平庸习作,而是反对弊政,提倡革新的激浊扬清的战斗檄文。“粪土当年万户侯”,风华正茂的“百侣”把当时的当权者,大军阀、大官僚比喻为封建社会的万户侯。这些人不关心人民的疾苦,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顾及个人利益,割据一方,卖国求荣,确实粪土不如。

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对“忆往昔”的进一步深化。“中流击水”激起的浪花犹如波涛汹涌,几乎能够阻挡住疾驰的航船。这力量,这气势更加激起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他将以这种力量和气势去投身于革命的大潮当中,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拯救人民,拯救中华民族。“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就是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回答。

诗言志。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景抒情、以情言志,展现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和革命斗志。

问苍茫大地天下苍生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