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谈藏品(听藏品讲故事)
名人谈藏品(听藏品讲故事)2005年国际乒联名人堂“王励勤”荣誉牌共同解读“世乒赛之王”如何炼成?小体带你走进上海体育博物馆第二展厅
上海第三位世乒赛“金满贯”
王励勤
为何被队友称为“王大力”?
他的第一个世界级大赛冠军从何而来?
“世乒赛之王”如何炼成?
小体带你走进
上海体育博物馆第二展厅
共同解读
2005年国际乒联名人堂“王励勤”荣誉牌
国际乒联名人堂创设于1993年,只有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或奥运会上获得过五到十枚金牌的运动员,才有资格成为候选人。现在陈列于上海体育博物馆第二展厅里的这块名人堂荣誉牌属于王励勤,国乒队友们戏称他为“王大力”,市民们给他爱称为“上海的力度”,他的头上戴着16顶世界大赛的桂冠,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他的藏品故事。
从地下室练球到世界冠军
少年王励勤
1978年,王励勤出生于上海,6岁时就被启蒙教练沈益民相中开始打乒乓球。那时候条件很艰苦,由于常常在地下防空洞训练,高球根本打不起来。球拍胶皮打到亮的像镜子还在用。每当他因为训练表现出色而受到沈教练的奖励——一块新的胶皮,都能让这个小小少年开心好几天。
1991年,13岁的王励勤进了上海队。进队之前,沈益民教练对他说:“进上海队不是目标,你的目标是世界冠军。所以,你要在最短时间里提高水平。”牢记着叮嘱,王励勤刻苦训练,磨练球技,两年后,入选了国家队。
王励勤在国家队时 经常加班进行体能训练
图为他正在做增强上肢力量的哑铃负重练习
正如“王励勤”这个名字所寓意的,“励”精图治,天道酬“勤”。进入国家队后的他,没有半点松懈。他意识到自己缺少一招制胜的过硬球,于是主动提出要加强上下肢力量,使自己更有爆发力,否则一两下打不“死”对方,就会陷入被动。随着严格自律的练习展开,他的卧推力量从一开始的40公斤增加到了107.5公斤。与之而来的效果是在训练和比赛中,他明显感受到退台以后拉球的力量猛增。欲成大器、必承其重。力量训练的过程单调而辛苦,但因为有这份信念,才能始终坚持。
随着日复一日的琢磨,极具个人特色的技术风格日臻成熟。一手刚正威猛的正手弧圈球,力量大、速度快、旋转强、弧线饱满,球风干脆利落、力大无比,完全发挥出身高臂长的优势,打法兼具中国选手的灵活及欧洲选手的力量,在强手林立的国乒队里也独树一帜,队友们开始戏称他为“王大力”。此外,他对待乒乓的态度也是坚决的、执着的,但他的心思,又有着上海男人独特的细腻和缜密。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他能成为中国乒坛“常青树”的原因。
迎来第一个世界级大赛冠军
2000年悉尼夏季奥运会的王励勤(右)与阎森夺得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及王励勤签名乒乓球拍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苦练不辍的王励勤终于迎来人生的第一个世界大赛冠军。这支摆放在上海体育博物馆第二展厅的签名球拍,见证了他众多荣耀的时刻。
2000年9月23日,第27届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决赛,王励勤与搭档阎森将挑战这个项目的卫冕冠军——他们的队友刘国梁和孔令辉。决赛进行的相当激烈,比分此起彼伏。有一局他们曾以16:19落后,但又锲而不舍地追了回来。最后他们更加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特长与技战术,以3:1战胜卫冕冠军赢得决赛。这枚奥运会男双金牌,是王励勤的第一块世界级大赛金牌。八年后,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已到而立之年的王励勤不负众望,帮助中国乒乓队夺得奥运乒乓男子团体金牌,也为他个人添上第二枚奥运金牌。
世乒赛男单三次问鼎
王励勤分别在2001年、2005年和2007年世乒赛上夺得男单冠军(圣•勃莱德杯)
王励勤一共参加过七次世乒赛,他的厉害之处在于,在世乒赛所有能参加的项目上都收获不菲。首先在最能证明个人实力的男单项目上,他先后夺得2001、2005和2007年三届世乒赛男单冠军,追平了乒坛传奇前辈庄则栋创下的纪录;然后在男子双打上,他和黄金搭档阎森组成“阎王”组合,自2000年奥运夺冠后风头无人可挡,在2001和2003年世乒赛上蝉联男双冠军;混双方面,又与同样左手持拍的郭跃搭档,在2005和2007年世乒赛上又蝉联混双冠军。另外,作为队中的一号人物,王励勤带领中国男乒四次获得世乒赛男团冠军。上一期文章介绍过,在群英荟萃的国乒队伍里,能够获得世乒赛 “金满贯”殊荣的到现在不过7人,其中上海占了3位,林慧卿、曹燕华和王励勤。但是,能够把四个项目又都蝉联一遍的,目前为止也就只有王励勤一人而已。无怪乎,有球迷要冠之以“世乒赛之王”的美誉。
王励勤分别在2001年、2005年和2007年世乒赛上获得的男子单打冠军金牌
上海体育博物馆第二展厅“奥运之光”里有王励勤的个人展柜,里面除了陈列了前文提到的国际乒联名人堂荣誉牌、2000年双打夺冠签名球拍之外,还摆放了三块金牌,就是王励勤分别在2001年、2005年和2007年三度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的金牌。喜欢他的球迷可以来此一睹他的“成王之路”。
2014年,王励勤宣告退役,但他从未离开过乒乓球事业。他先后担任上海队教练、市乒羽中心主任、上海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如今是中国乒协副主席,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操心的事情更多了,事业的范围更广了,但对于乒乓的牵挂,始终是最特别的。
文:《国球之“摇篮”上海乒乓名将访谈录》、新民晚报、上观新闻
图:《国球之“摇篮”上海乒乓名将访谈录》、新民晚报、人民网、新浪体育、搜狐体育
编辑:夏扬、包琴娜
审核:王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