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灾难来临我们最需要什么(灾难深重的人们最需要救助)

灾难来临我们最需要什么(灾难深重的人们最需要救助)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喜笑……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饱足;天堂有温暖的火炉、美丽的烤鹅对于基督徒来说,死亡不过是物质生命的终结,而灵魂则是不死的,天堂就是为不死的灵魂设想的去处。但并不是所有的灵魂都升到上帝那儿去,只有得到拯救的灵魂才进入天堂,与上帝同享永福;那些不知悔罪的灵魂将堕入地狱,受到永罚;虽然有罪但已得赦免的灵魂则被置于炼狱,待到炼尽罪过、做完补赎方可升入天堂。在基督教看来,世人都是有罪的,因而都需要拯救。但人世间最需要救助的,与其说是罪孽深重的人,不如说是灾难深重的人,他们受苦受难,不是因为自己的罪过,如祥林嫂和卖火柴的小女孩都不是有罪的人。他们在现实中饥寒交迫,温暖的火炉、美丽的烤鹅只有在天堂里才属于他们。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地上无数的贫民和饥民,只有在彼世,才第一次享受到是人应该吃的食物”。在这个意义上,穷人似乎更需要一个天堂,而基督教的天堂原本也是为穷

灾难来临我们最需要什么(灾难深重的人们最需要救助)(1)

她们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在圣诞之夜冻饿而死的。比起死在除夕之夜的祥林嫂来,她死得似乎还有那么一丁点光和热。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仍然追逐着温暖和光明,一根又一根地擦亮火柴。在火柴的光亮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美丽的烤鹅和幸福的圣诞树,看到了美丽高大的祖母——

她把小姑娘抱起来,搂到怀里。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又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姑娘确乎是在希望中死去的,当人们发现她时,她的嘴角还带着微笑。她的希望与其说来自那一小把火柴,不如说缘于她心中有一个天堂。这天堂是虔信基督的老祖母安放在她心中的,老祖母说过:“天上落下一颗星,地上就有一个灵魂升到上帝那儿去。”

灾难来临我们最需要什么(灾难深重的人们最需要救助)(2)

天堂有温暖的火炉、美丽的烤鹅

对于基督徒来说,死亡不过是物质生命的终结,而灵魂则是不死的,天堂就是为不死的灵魂设想的去处。但并不是所有的灵魂都升到上帝那儿去,只有得到拯救的灵魂才进入天堂,与上帝同享永福;那些不知悔罪的灵魂将堕入地狱,受到永罚;虽然有罪但已得赦免的灵魂则被置于炼狱,待到炼尽罪过、做完补赎方可升入天堂。在基督教看来,世人都是有罪的,因而都需要拯救。但人世间最需要救助的,与其说是罪孽深重的人,不如说是灾难深重的人,他们受苦受难,不是因为自己的罪过,如祥林嫂和卖火柴的小女孩都不是有罪的人。他们在现实中饥寒交迫,温暖的火炉、美丽的烤鹅只有在天堂里才属于他们。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地上无数的贫民和饥民,只有在彼世,才第一次享受到是人应该吃的食物”。在这个意义上,穷人似乎更需要一个天堂,而基督教的天堂原本也是为穷人准备的。在《新约全书·路加福音》中,耶稣对他的门徒以及听他讲道的百姓说:

“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

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饱足;

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喜笑……

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已经享够安乐

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饥饿;

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

耶稣大约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对穷人的困苦满怀同情。但拿什么给穷人呢?由于他自己也是一个穷人,没有做慈善家的资本,他所能给予穷人的,也只有天堂幸福的门票了。天堂是穷人的专利,因为穷人一无所有,走进天堂的大门时不需要失去什么,何况天堂里还有他们想要、需要,却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但对富人,天堂的大门却并没有敞开,因为富人很少愿意放弃他们的钱财,而钱财是带不进天堂的。耶稣说:“有钱人要成为上帝国的子民,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马可福音》)耶稣大约还有一颗正义的心,他认为穷人受苦、富人享福的现实并不合理,但他却无力改变,而只能设想出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彼岸世界,在此岸和彼岸之间实现某种正义。在《路加福音》中,他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的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

又有一个讨饭的人,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

他要得财主桌上掉下来的饭渣充饥,狗来舔他的疮。

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走,放在亚伯拉罕的怀中。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

财主在阴间里受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和他怀里的拉撒路,就叫喊:我祖亚伯拉罕啊,可怜我罢,让拉撒路来,用指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中极其痛苦。

亚伯拉罕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奢华享乐的财主在地狱里受苦,受尽饥寒的拉撒路则在天堂里享福,彼世与今生互为补偿,幸福和不幸似乎达到了某种平衡。假如存在彼世,似乎这样才算合理,基督教的“粉丝”(有别于信徒)也正是以此为彼世辩护的:“因为,没有彼世,便没有什么赏罚、什么公理了,至少那些非由自己罪过而过着痛苦和不幸生活的人,必须在天堂得到补偿的。”(据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而那些相信灵魂和彼世为实有的人们,也正是这样想的,“譬如堪察加人就确实相信:在这世界是贫穷的人,到另一世界就变成富人,反之富人要变成穷人,如此,这两个世界合算起来就有一种平等存在。”(同上)

灾难来临我们最需要什么(灾难深重的人们最需要救助)(3)

耶稣基督登山训众

天堂“不是为其他的人而设的,不是为在地球上已经是够幸福的、找得到必要的手段以满足和发展其人性的需要和才具的那种人而设的”(同上),而是为那些缺少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因而不能人性地生活的人们而设的。他们原本只要求地上的合理的幸福,但在现实中,他们连最起码、最必要的生活需求也得不到满足,这就难怪他们“必然会产生对死后的幸福生活的憧憬,正如野蛮人由于没有力量同大自然搏斗而产生对上帝、魔鬼、奇迹等的信仰一样。对于工作一生而贫困一生的人,宗教教导他们在人间要顺从和忍耐,劝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国的恩赐上”(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

灾难来临我们最需要什么(灾难深重的人们最需要救助)(4)

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死去

但天堂和地狱都是不存在的,没有什么彼世的幸福可以作为今生不幸的补偿。只有死亡可以使今生的苦难终结,却也正是死亡使今生的苦难定格为永远的苦难。宗教似乎改变了死亡的意义,死亡因而被视作进入天堂幸福的门坎。尽管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但让今生受苦的人上天堂,比起让他们下地狱来,还是多少有一点人性。它让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天堂幸福的希望中死去,而不是让今生受苦的祥林嫂在彼世接着下地狱。它对饥寒困苦的穷人寄予同情,而不是认为他们活该受苦。卖火柴的小女孩死了,人们看见她手里捏着一束差不多烧尽的火柴,说“她想把自己暖一下”;而祥林嫂死了,鲁四老爷却还在生她的气:“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鲁迅《祝福》)

(作者简介:焦加,原某报高级编辑、高级评论员。从事编辑工作34年,任评论员26年。所编栏目获首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奖、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个人获第二届韬奋新闻奖提名奖。所撰评论在全国性评奖中获奖数十次。编辑出版该报杂文系列近20种,写作出版杂文集《亲自读书》等4种,其中《亲自读书》一文入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志公主编初中第六册《语文》课本。近年致力于系列文史随笔写作,出版了《我眼中的风景——生·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