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如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应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如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绵延至今,是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淘洗检验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历尽苦难的社会实践结晶。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特别注重实践性,强调于社会生活中追寻真理,这种实事求是的社会实践精神,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产生于中华文化力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探索;仁者爱人、讲信修睦的思想,产生于中华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实践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思想,产生于中华文化推动人类共同进步发展的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人类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生存智慧,这些思想“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2.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作为积攒了几千年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如何为政、如何治吏、如何安民等
【“四个讲清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集中体现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求同存异、文以载道、俭约自守等人文精神。自古以来,这些文化精髓就展现着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可谓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回顾华夏大地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之所以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饱经风霜而不败,其根本原因正是贯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持久涵养。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没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华民族就不可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不断繁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作为积攒了几千年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如何为政、如何治吏、如何安民等极其丰富的治国理政道理。千百年来,围绕这些治国理政的核心问题,我们的先人不仅在实践层面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探索经验,而且在理论层面积累了异常丰富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东大街小学把舞龙列入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体验舞龙的魅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图为该校学生在学习舞龙。新华社发
古人云:“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由此可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何其重要!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深厚文化积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它在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滋养中逐步形成,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不断完善。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赓续发展。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中华文化绵延至今,是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淘洗检验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历尽苦难的社会实践结晶。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特别注重实践性,强调于社会生活中追寻真理,这种实事求是的社会实践精神,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产生于中华文化力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探索;仁者爱人、讲信修睦的思想,产生于中华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实践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思想,产生于中华文化推动人类共同进步发展的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人类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生存智慧,这些思想“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文化是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社会活动不断演变发展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华文化发展历史充分证明,推动社会进步,解决现实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华文化演变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中国当今社会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文化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优秀传统精神,滋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实践标准,这样才能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赶上时代步伐,为回应时代需求和挑战提供有益启迪,为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提供有益启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巨大精神支撑。
1月19日,北京市丰台区近百名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剪纸迎春节”活动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图为志愿者在指导孩子们剪纸。新华社发
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看法。有些人盲目“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肆意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与此同时,文化领域还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功利化、庸俗化、简单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错误思潮和苗头性问题,我们“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能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益精神财富作为评价标准,使其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的文化。
3.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来不是此消彼长、彼弱我强的关系,更不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被中国共产党确立为根本指导思想,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实现了与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深度结合。正是在不断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飞跃,指导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同时,也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进步历史观等文化精髓,才使得马克思主义有了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文化沃土。由此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新时代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关键还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是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有其优长和局限,可以说是精华与糟粕混杂、积极与消极并存,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它。既要认识到它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文化精髓,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回应时代需求和解决现实问题;又要认识到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必须推动传统文化继续保持自身优秀特质、发挥自身优点长处,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努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断使其结合新的实践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更好地融入当今时代、服务当代社会。
三是正确处理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的关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正确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对待外来文化,不断在汲取世界其他文明的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不忘本来才能始终保持中华文化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色,使其以独具一格的理念向度、精神气度,卓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不断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吸收外来才能敞开胸襟、面对未来,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使之服务于本土文化建设,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发展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是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人类社会实现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古今中外的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作者:张述存(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