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不凝固还能吃吗(人真的能吃很多固体吗)
蛋白不凝固还能吃吗(人真的能吃很多固体吗)所以,我们吃的食物,虽然它入口的时候可能是固体,但我们一般都需要在口腔中让它“液化”,这样才能顺利地通过食道。这里的液化,包括了很多种变化:有物理变化,比如巧克力会因为温度而融化,或者还有很多食物会溶解在液体里;也有生化反应,很多食物都会被口腔里的酶进行第一步分解。我们总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我们吃的食物状态一般都是固态的,然而像压缩饼干这样极端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么干的食物,正常人是吞不下去的,因为干燥的饼干容易吸水,即便强行咽下去,它也会吸干食道中的水,然后堵在食道里,所以不喝水就想吃压缩饼干,非常危险。实际上,即便不是饼干这种食物,固体的金属就吞得下去了?吞剑练起来可是很痛苦的。再比如说,巧克力在口中不化开,又有多少人能咽得下去?首先,人真的能吃很多“固体”吗?拿一块压缩饼干来,咬一大口,不喝水,看看你最快几秒钟可以咽下去?(如果真的要试,请务必准备好一杯水,可别真噎住了。)
编者按:开阔新视野,分享好知识!《新知问答》是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联合出品的知识类问答栏目,致力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发现、聚合和传播高品质原创内容。
这个问题怎么会这么冷?
从生物学的角度,完全可以由果推因,这个地球上的生命体就这样了,起源就在水里,总能够给你找出为什么喝液体光喝水的理由来,不过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回答,那就是液态的物质相对而言实在是太少了,而水恰恰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液体种类太少”就是对这个问题题面的回答,地球上的已知物质,熔沸点间隔和0-50摄氏度区间重叠的物质,百分之一都不到,就这还是高估了,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因为有了生命之后产生的有机物,无机物寥寥可数。不少人可能觉得液态物质还挺常见的,但是换到火星上,恐怕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这么结束。
首先,人真的能吃很多“固体”吗?
拿一块压缩饼干来,咬一大口,不喝水,看看你最快几秒钟可以咽下去?
(如果真的要试,请务必准备好一杯水,可别真噎住了。)
我们总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我们吃的食物状态一般都是固态的,然而像压缩饼干这样极端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么干的食物,正常人是吞不下去的,因为干燥的饼干容易吸水,即便强行咽下去,它也会吸干食道中的水,然后堵在食道里,所以不喝水就想吃压缩饼干,非常危险。实际上,即便不是饼干这种食物,固体的金属就吞得下去了?吞剑练起来可是很痛苦的。再比如说,巧克力在口中不化开,又有多少人能咽得下去?
所以,我们吃的食物,虽然它入口的时候可能是固体,但我们一般都需要在口腔中让它“液化”,这样才能顺利地通过食道。这里的液化,包括了很多种变化:有物理变化,比如巧克力会因为温度而融化,或者还有很多食物会溶解在液体里;也有生化反应,很多食物都会被口腔里的酶进行第一步分解。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吃的食物,在进入食道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呈糜状的固液混合物,纯粹从物理的角度来说,它们其实属于液体,且一般都是非牛顿流体。
于是,我们这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人其实并没有吃很多固体。
第二个问题,虽然这些食物发生了液化,可它们还都是水体系吗?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就算变成了液体,一般也是以水作为分散剂。
但前面提到了巧克力,巧克力在口腔中会融化,它融化的产物并非是水体系,而是——油脂。
实际上,我们能够吃的液体并不只有水,吃下去的糜状食物,主要成分也未必都是水。
之所以让我们感觉不到,其中一个原因是物质的液态只能保持在相对比较窄的温度区间内,就算是巧克力这种可以“喝”的液体,它也只有在34-36℃才融化,所以你并不觉得自己吃下去的是液态的油。这并非是在强辩,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志愿军在朝鲜的时候,经常是吃炒面就雪,雪当然是固体的,但是吃雪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喝水吗?所以吃下去的食物究竟是不是液体,要以37℃的状态为准。
另一个让我们注意不到的原因是,很多人没有尝过别的液体。试问,人类都能喝哪些液体?
答案是很多,多得超过我们的想象。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乙醇就是可以喝的,而它在常温下也是液体。但是千万不要喝它的近亲甲醇。
中外各国的传统杂技中都有喷火这一项,考虑到安全性,现代艺术在表演的时候已经采用了其他一些手段模拟,然而真实的喷火是在喝下汽油或煤油之后完成的,所以,烃类也是可以喝的。
人类的远祖也和鱼类一样,可以在水中呼吸,但是现在就算是专业的潜水员,也只能在水下憋气几分钟而已。不过,有一类液体,可以供人类呼吸,只是喝下去算什么?
全氟烃目前已经被研究得比较多了,它在化学上是一种惰性的溶剂,但是在生理上却奇特得很,因为能够溶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并且不和身体组织发生反应,所以人类可以淹没在里面正常地呼吸,就跟鱼类在水里一样,还不用额外安装一个“鳃”。这类物质已经在一些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开始应用,未来甚至有可能用它作为人工血液。
所以,人类能够喝的,并不只是水。
最后一个问题,人类依赖的液体,不能只有水。
水是生命之源,关于水在生命中所起的作用,翻开高中课本就能略知一二,不再赘述。
但是,水的各种功能,也恰恰说明了另一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其他的液体,特别是油脂。
水是优良的溶剂,油脂也是,但水和油脂却不能自发互溶,这是热力学决定的。
水和油脂的两大体系,让人体内也形成了水溶性和脂溶性物质两大类,比如维生素,A、D、E是脂溶性,但B和C就是水溶性。两个体系共存的好处在于,可以对一些物质进行识别,最简单的一个案例就是细胞膜。众所周知,细胞膜是双层磷脂膜,两层之间是脂溶性的,所以就可以看到,细胞膜不容易让水溶性物质通过,但是比较容易让脂溶性物质通过。这就好比,计算机语言一定要有0和1两种不同的指令,这样才能组合出更多的信息。
换句话说,对于人体来说,也是对于绝大多数生命体来说,水是必要的,但油脂同样也是必要的,我们未必会直接喝油,但是身体中却不能少了这种液体。
总结一下——
1、我们吃的食物,一般都不是“固体”状态;
2、我们能喝的液体,并不只有水;
3、我们要“喝”的液体,不能只有水。
作者:孙亚飞(知乎用户)
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的立场及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