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未来的生存方法(我想从互联网消失)
互联网未来的生存方法(我想从互联网消失)其实更想“无痕”消失淼淼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媒体,好像也承载了一部分日记本和照相簿的作用,记载着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而照片会发黄,日记本可能被丢失,数字记录却能被永久保存,安全、崭新,却也似乎剥夺了“让过去被遗忘、被模糊”的权力。可能是因为害怕被人“考古”“挖坟”后做下片面的判断,也可能是单纯希望保护自己的隐私,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设置三天可见、半年可见,以及不定期地删除过去的发言记录。KY编辑部也关于“互联网上的个人痕迹”展开了讨论,来看看我们的想法吧~
你见过早期明星们在微博上的那些发言吗?
可爱一下
经典永流传
现在的她们,显然不会再发这样的微博了。而改变的又不只是这些大明星,还有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媒体,好像也承载了一部分日记本和照相簿的作用,记载着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而照片会发黄,日记本可能被丢失,数字记录却能被永久保存,安全、崭新,却也似乎剥夺了“让过去被遗忘、被模糊”的权力。
可能是因为害怕被人“考古”“挖坟”后做下片面的判断,也可能是单纯希望保护自己的隐私,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设置三天可见、半年可见,以及不定期地删除过去的发言记录。
KY编辑部也关于“互联网上的个人痕迹”展开了讨论,来看看我们的想法吧~
淼淼
其实更想“无痕”消失
其实,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要是能不在互联网上留下痕迹多好。虽然这句话很老套,但是我的观点,就是徐志摩所说的那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活着或者死亡,在我看来都是相当私人化的体验。我更想把自己当作地球online这个游戏的一个玩家,离开了之后就销号,重要的不是这个账号,不是这个账号的战绩或者装备,对我来说,体验美好就够了。
另外,我也不是很希望自己的想法被人看到,因为对我来说有一些社交账号是我用来放飞自我的,被看到估计会非常社会死亡,就算我死了以后都会觉得死不瞑目。
虽然我一直是这个想法,但我在很喜欢的一本书《故园风雨后》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应该在每个我得到过快乐的地方都埋下一点宝贝。等我又老又丑又痛苦的时候,可以回到这些地方,把宝贝挖出来,回忆过去。”
突然间,又觉得对互联网痕迹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虽然那些痕迹都是一时兴起留下的,但那时的或喜或悲,都是真实存在且弥足可贵的,这些瞬间永远都无法再回来,但恰恰是这些瞬间组成了一个人无可替代的一生。
亓井
在楚门的网络世界里,找寻真实的自我
当楚门准备走出那个一切由剧本安排好的真人秀世界,导演真情流露,告诉他“外面的世界一样有谎言和欺骗,而在我安排好的世界里,你什么都不用怕。”
而楚门毅然选择了踏进真实而复杂的现实世界。
互联网也是这么一个亦真亦假的空间。听说过游戏上认识,最后现实中结婚的幸福例子,也见过网恋奔现,最后发现对象与想象中完全不一致的荒谬例子。当意识到互联网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我隐藏了收藏夹和关注列表,不是因为痕迹见不得人,而是我怕别人看到以后,会从片面的信息里勾画出一个不那么真实的我。
有时我们会为了避免真实世界的痛苦,进行“自我欺骗”(Starek & Keating 1991)。和ex相处的最后阶段,她失手删了我们之间的聊天记录,很崩溃,试图用了各种方式找回。我也很痛心,不过依然安慰她“只是聊天记录而已”。有句话没能说出口,但我们或许心里都清楚,“过去的回不来了”。虚拟的内容本身不见得那么重要,但在一些情况下,它就是真实存在过的痕迹。
朋友小z和一个挚友认识八年,重要的交流都是通过书信,很老派。他说,网络是虚拟的,看不到对方,很容易产生矛盾,而书信上有最熟悉的格式和字迹,仿佛就在身边。聊着,他从抽屉里翻出一沓整整齐齐的信件,叙说每一封信的由来,如数家珍,并向我展示了明信片上的简笔画。那一刻我觉得浪漫极了。
所以,真实的痕迹从何而来呢——回到现实,用心体会,做自己世界里的主角。
(小z写了一封长信告白,正在等待回复,在这里祝他好运~)
Chris
互联网痕迹,是自我觉察的珍贵物料
我很喜欢翻看自己以前在网上留下的东西。
从最古早的贴吧、博客,到空间日志、说说,微博,朋友圈,甚至网易云。出于隐私考虑,大部分的内容我会设置成“仅自己可见”,但我基本不会删除,单纯因为我舍不得。
互联网诚实地记录着我日常的点点滴滴——小到某天打游戏输了的微博吐槽,也见证了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大到被梦校录取的offer邮件。
当我重温这些琐碎的互联网动态时,我发现我其实是在和曾经的“自己”对话——我阅读她的碎碎念、吐槽,感受到她的情绪状态,审视她的价值观、信念、目标。
每一次翻看,都能让我更了解自己,这也会带给我很多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研究说,“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人,很可能会把自己的生活搞砸(Begley 2020)”,我深以为然。
对我而言,互联网痕迹可以是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来源之一,让人更容易地对自己思想、感情、动机和欲望的进行内在观察,并不断在自省中获得自我成长。
贾龟龟
互联网,冲淡了一部分失去
我的微博有关注一位已经离世的博主,直到现在我时不时还是会去翻翻她的微博,会根据她的微博揣摩她当时在想什么,那种感觉很奇妙,好像她鲜活的生命一部分永恒保留在了这个微博里。所以在我看来,互联网上的痕迹就像一个静态的平行宇宙,保存着过去发生的事,且不会再变。
以前小,分手后总会把各种平台上跟对方有关的痕迹都删掉,直到后来有一次情绪崩溃,翻社交媒体翻到了对方当初秀恩爱的朋友圈然后被治愈的时候,才突然明白,哦,你有一个那时那刻永远在那里的爱是一件很不错的事。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谁能证明你曾经拥有——互联网。
匿名
人们都失去了被遗忘的权利
我是很不喜欢互联网痕迹的。但这种讨厌是从互联网变得“实名制”开始的。
我心目中的互联网黄金时代,是一边在豆瓣上标记书影音,一边装饰着属于自己的qq空间,几年后又开始在博客大巴上写日记。那时候,我把最真实的自己留给互联网——前提是我知道自己可以随时可以抹去这些痕迹。
那时候网络上是可能会遇到深度交流心事的网友的,不分男女,不以奔现为目的,在青春的迷惘中特别真诚地陪伴,给彼此心灵的慰藉。
现实中的好朋友,也会有权限浏览彼此的互联网账户,会看到在现实世界里看不到的内心世界。还记得有一年我遇到了一个漂亮学姐,整夜不睡翻完了她的博客大巴,立刻有了一种这就是我的知己和爱人的感觉。
后来有一年我回到国内,博客大巴消失了,连同我写过的四百多篇日记。随后突然发现所有的网站都需要实名登记了。再后来,我和身边的人都不会在网上写些深度暴露自我和内心的文字了。
现在的社交媒体,和曾经的匿名互联网世界中的个人账号,完全不是一件事。
以前网络给我的感觉比真实世界更安全,人们在陌生人面前变得柔软。那时互联网是一个似真似幻的空间,在那儿人们寄托所有现实世界中无处安放的情感。
那时的互联网世界里人与人比现实中更为平等。在匿名的平等性中,我们看到了更多元的世界——人们在网络上变得比生活中更加真实和坦白。
后来实名制打破了这种匿名空间的安全感。人们在网络上也变得谨言慎行。但可能因为情绪没有了出口,都化为了互联网上借由“观点评论”输出的极端戾气。人们相互抨击,真实的声音不再被容纳。
而那些与我们的真实身份打通的互联网id,又逐渐抹杀了每个人「被遗忘的权利」。
被遗忘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权利。在被遗忘的时候,我们得以默默地做自己。默默地埋藏一些不想被人知道和评论的历史。以前放弃一个账号,就可以放弃一段生活。开一个新的账号就如同重新开始。
而和现实身份打通的互联网世界,反而给了人们更多的背负。
我总觉得世界的有趣性在不断下降。真实、多元的存在越来越不被接纳。人们所追求的东西也趋于一致。这让我感到悲观。
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一定是能够接受更多真实的多元差异的,只有在那样的社会中,每个人才都能过得更自由、自在。如今的我会选择让自我私人的一面离开互联网。我一直保留着在网络上搜索自己、删除内容、清理账号的习惯——这才是我如今的安全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