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走街卖小吃(成都婆婆摆路边摊20年)
婆婆走街卖小吃(成都婆婆摆路边摊20年)蛋烘糕作为四川成都著名的传统小吃,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清道光廿三年,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旁边有一位姓师的老汉,从小孩子们办“姑姑筵”中得到启发,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上适量的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因吃起来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遂成四川名点,一直流传至今。不要看其简单,如要把蛋烘糕烤得好吃,里面的学问是很多的。现在这种怀旧小吃已经很少见,不要说这位外地姑娘,现在估计就连成都本地人都很难吃到好吃又实惠的蛋烘糕,现在如果还能遇到6元1个的,吃个回忆还是很值得!你说对吗?
#风船计划2.0#“路边摊”在哪个城市都不会陌生,作为一种比较接地气的营销模式,价格和味道都不会比实体店差,最主要的是这样的烟火气息最让人动容。不过因为一些原因,现在的路边摊越会来越少了,伴随着我们从小长大的味道也渐渐地消失,而这家卖了二十多年的成都当地传统小吃,是一位年满80岁高龄的婆婆,如果看见了她的路边摊,且吃且珍惜,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也会消失不见了!
这个路边摊在成都建设路附近,每天下午或者是晚上,婆婆都会推个小车车在路口买“蛋烘糕”,蛋烘糕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收入,也可能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在这个小岗位上,一做就是20多年,甚至有时候晚上还会守到凌晨一点两点。很多网友看见后:其他什么都不说了,就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晚辈学习学习。有一位外地姑娘慕名来打卡,找了三次才吃上,真的是太难得了。
原来这位姑娘是福建人,是听当地朋友介绍,这家路边摊是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小吃,这次来打卡,姑娘是带着丰厚的钱包来的,好不容易找到婆婆的三轮车,并且看见婆婆直接把价目表挂在三轮车上,一目了然,上面写到“单锅特色小炒蛋烘糕,素双拼多加一元,荤双拼多加三元”,这个价格也太实惠,姑娘一口气买了四种不同的味道,并且全部双拼,结账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总共花了52元。
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四个蛋烘糕下肚,不说有8分饱,7分饱肯定是有的。在一个大城市里面,50多块钱可以吃到7分饱,不得不说这里的物价还是蛮便宜的。毕竟是现烤现吃,那股焦香的味道,加上各种不同的单锅小炒,味道绝对巴适。
蛋烘糕作为四川成都著名的传统小吃,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清道光廿三年,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旁边有一位姓师的老汉,从小孩子们办“姑姑筵”中得到启发,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上适量的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因吃起来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遂成四川名点,一直流传至今。不要看其简单,如要把蛋烘糕烤得好吃,里面的学问是很多的。
现在这种怀旧小吃已经很少见,不要说这位外地姑娘,现在估计就连成都本地人都很难吃到好吃又实惠的蛋烘糕,现在如果还能遇到6元1个的,吃个回忆还是很值得!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