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冬奥会谷爱凌胜利文案(莫言谈冬奥会我在谷爱凌)

冬奥会谷爱凌胜利文案(莫言谈冬奥会我在谷爱凌)挑战自我,挑战极端,在挑战当中,在惊险当中,创造美。体育运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挑战。@图片来自中国体育尽管他获得的是银牌,但是他完成了空中转体1800度的高难度动作,获得金牌的选手也没完成这个动作。这个银牌虽然是银子的,但是我认为它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朋友们,你们好,我是莫言。

最近几天,我观看了一些冬奥会比赛的场面,有一些年轻运动员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大家对我下面要提到的两位运动员有更深刻的印象,因为你们肯定看得比我多。

冬奥会谷爱凌胜利文案(莫言谈冬奥会我在谷爱凌)(1)

苏翊鸣,在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的比赛中获得了银牌。

冬奥会谷爱凌胜利文案(莫言谈冬奥会我在谷爱凌)(2)

@图片来自中国体育

尽管他获得的是银牌,但是他完成了空中转体1800度的高难度动作,获得金牌的选手也没完成这个动作。

这个银牌虽然是银子的,但是我认为它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冬奥会谷爱凌胜利文案(莫言谈冬奥会我在谷爱凌)(3)

体育运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挑战。

挑战自我,挑战极端,在挑战当中,在惊险当中,创造美。

而且它也体现了一种,通过体育运动对人自身的精神、体能的认识。

苏翊鸣在比赛当中的这样一种精神——敢做高难动作的挑战精神,是值得赞赏的。

不管是银牌还是金牌,他只要完成了这么一个1800度的高难度动作,就是应该给他鼓掌加油,这就是了不起。

现在更受大家关注的谷爱凌,这个小女孩也仅仅只有18岁。

冬奥会谷爱凌胜利文案(莫言谈冬奥会我在谷爱凌)(4)

@图片来自中国体育

她完成了1620度的空中转体4圈半这样一个动作,非常完美,我看电视上也在反复播放。

冬奥会谷爱凌胜利文案(莫言谈冬奥会我在谷爱凌)(5)

@图片来自中国体育

而且我也看到了她接受中外记者采访的一些镜头。

这个孩子虽然只有18岁,但是讲起话来滴水不漏,简直像外交官一样,而且用的是纯正的普通话和流畅的英语。

苏翊鸣好像也在国外很多地方接受过训练。

这两个孩子身上体现了一种新时代、新青年的新特质。

冬奥会谷爱凌胜利文案(莫言谈冬奥会我在谷爱凌)(6)

他们把全人类、把全世界当做自己的文化背景,把世界作为自己的舞台,并不仅仅是局限在一个地方。可以说,他们接受了多种文化的熏陶。

中华文明给他们骨子里打下了根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起了奠基作用。

他们在这样的基础上广泛接受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语言方面的、艺术方面的、体育竞技方面的,包括思想观念方面的,使他们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时代风貌,这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

其他的,我们的短道速滑,我们的花样滑冰、越野滑雪这些比赛,都是可圈可点的。

冬奥会谷爱凌胜利文案(莫言谈冬奥会我在谷爱凌)(7)

@图片来自中国体育

现在这些年轻人表现出的时代风貌,是让我感动的。

我作为一个作家,也一直试图在自己的作品里,能够塑造出“新人”的形象。

通过冬奥会,我确实看到了。

在我们的体育战线,一代新人正在展示他们的风貌。

我想,在我们的各个行当里面,各条战线上,实际上都已经出现了这样一些年轻人的崭新面孔!

向他们学习,了解他们,是一个老作家保持自己的创作活力的重要基础。

所以我真是要诚心诚意地向这些孩子们学习。

祝福他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的时代增加了光彩,也谢谢各位年轻朋友。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