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孔子后代(民国孔子世家谱)
民国时期孔子后代(民国孔子世家谱)另外,在该家谱里,还根据《礼记》中关于“收族”的记载,对大宗户、大宗、小宗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大宗户是针对“60户”和流寓各地的支派而言的,是其中的大宗户,即孔子嫡裔所在的房支。大宗户中的长房长子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不仅在大宗户中属于大宗,也是“60户”和流寓各地支派的大宗,具有管辖“60户”和流寓各地支派的责任。“60户”和流寓各地的支派当然也有各自的长房长子长孙,但对大宗户的大宗而言都是小宗。可见,这种合族修谱实际上进一步强化了孔子后裔之间的宗法关系,并借以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其指导思想显而易见。(王大良) 由该谱可见,孔子后裔在“中兴祖”孔仁玉之后,其第47代孔端友因遭遇北宋末年之乱,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随康王南渡,定居浙江衢州,此后被称为孔氏“南宗”。孔端友弟孔端操留守曲阜,金朝时被作为孔子传人袭封爵位,世称“北宗”。孔子嫡裔从此开始有南北之分,“南宗”后来也未北返。
在历代编修的孔子家谱中,目前能完整可见的有4种,即康熙谱、乾隆谱、民国谱和2009年谱,其中又以民国谱和2009年谱最有特点,值得进一步了解。
民国谱,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完成的《孔子世家谱》。该谱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开始倡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正式开馆,民国二十六(1937 年)农历十一月全部完成。与之前家谱仅收录留居曲阜60户不同,该谱首次将流寓全国各地77 个分支、共56 万多人收录谱内,在人数上远远超过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家谱的2 万人和乾隆九年(1744年)家谱的10万多人。在体例和内容上,全谱在谱名后分为首卷和1-4 集,其中首卷包括总纂孔德成所作的序、族长孔傅堉所作的又序,以及旧序、职名、卷次、目录、事宜、凡例,60户及各支派捐输总数,颁谱部数,姓源,宗派总论,圣祖至42 代图,中兴祖至当时20派图,20派至分60户图,嫡裔考,嫡宗图又南宗图,伪孔辨,内院至孔图与外院伪孔图等;第一集又称初集,共62卷,以始祖孔子为卷1,中兴祖孔仁玉为卷2,大宗及以下60户为卷3至卷62,各为1卷;第二集共34卷,列入孔仁玉以后、60户以外流寓各地的支派,支派名以始迁地所在的省县命名;第三集10卷,列入孔仁玉以前流寓各地的10个支派:第四集共2卷,列入上代失考、分布在全国77处的孔裔。
1937 年完成的《孔子世家谱》
由该谱可见,孔子后裔在“中兴祖”孔仁玉之后,其第47代孔端友因遭遇北宋末年之乱,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随康王南渡,定居浙江衢州,此后被称为孔氏“南宗”。孔端友弟孔端操留守曲阜,金朝时被作为孔子传人袭封爵位,世称“北宗”。孔子嫡裔从此开始有南北之分,“南宗”后来也未北返。直到明代弘治年间修谱时,才由皇帝决定以“北宗”为正宗,由“北宗”主持合修家谱,这也是该谱第二集专门列入“南宗”的原因。此外,该谱还记载孔仁玉的后裔原分为20派,从第55代开始因为人口众多而分为60户,其中长支为大宗户,即孔子的嫡系后裔;其余为小宗户,用临沂户、孟村户、道沟户等命名。为了便于区别相互之间的行辈次序,还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赐了“公彦承弘,闻贞尚胤”8个字作为字辈,起名依次各用一字。后因第55代孔希学和第56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又把“希”和“言”旁加上为10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清代为避帝讳改为‘宏’)闻贞尚胤(清代为避帝讳改为‘衍’)”。明天启年间修谱时,由于这10个字已无法满足取名需要,由第64代衍圣公孔胤植奏准后续20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1919年),75代衍圣公孔令贻又报请北洋政府核准后续20字,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上述从“希”至“昌”共50字,用于孔子第55代至105 代人取名,仅从名字上便可看出所在世代。特别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修谱时专门由乾隆皇帝规范了这一字辈,此后的孔子后裔都要严格按照这一字辈取名,如不遵守或不更改已取名字,则不得入谱。由于这种做法统一了孔子后裔字辈,具有规范且容易辨识的特点,不仅从此被用作孔子后裔的取名,而且孟、颜、曾3姓也因为与孔子的密切关系而被恩准可以使用这一字辈取名,其他大家族也纷纷效仿这种做法而编写了自己家族的字辈并用以取名。据报道,孔子后裔用这一字辈取名者己到第83 代“念”字辈。
另外,在该家谱里,还根据《礼记》中关于“收族”的记载,对大宗户、大宗、小宗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大宗户是针对“60户”和流寓各地的支派而言的,是其中的大宗户,即孔子嫡裔所在的房支。大宗户中的长房长子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不仅在大宗户中属于大宗,也是“60户”和流寓各地支派的大宗,具有管辖“60户”和流寓各地支派的责任。“60户”和流寓各地的支派当然也有各自的长房长子长孙,但对大宗户的大宗而言都是小宗。可见,这种合族修谱实际上进一步强化了孔子后裔之间的宗法关系,并借以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其指导思想显而易见。(王大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