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天宫课堂太空趣味饮水蕴含啥道理(34天宫课堂)

天宫课堂太空趣味饮水蕴含啥道理(34天宫课堂)  “天宫课堂”第三课还首次展示了空间站植物研究项目的科学实验操作。  “播种太空”孕育新梦想  “问天实验舱具备独立支撑乘组在轨生活的能力和完整的控制系统 如果核心舱遇到紧急情况 问天实验舱可以作为整个空间站的核心接管控制空间站。”刘洋说。  作为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 问天实验舱拥有强大的空间科学实验能力。舱内实验能力比核心舱提升了一倍 实验项目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为主 配备了功能各异的科学实验柜。有为科学实验提供密闭洁净操作空间的科学手套箱、被誉为“太空冰箱”的低温存储装置、“动植物的太空旅馆”生命生态实验柜、“小型太空生物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  授课过程中 航天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和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 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天宫课堂太空趣味饮水蕴含啥道理(34天宫课堂)(1)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天宫课堂”迎来新教室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 同学们好!”

  随着航天员陈冬的开场白 3名航天员首先介绍了“天宫课堂”新教室——问天实验舱 展示了他们在问天实验舱内在轨工作生活的场景。

  “问天实验舱具备独立支撑乘组在轨生活的能力和完整的控制系统 如果核心舱遇到紧急情况 问天实验舱可以作为整个空间站的核心接管控制空间站。”刘洋说。

  作为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 问天实验舱拥有强大的空间科学实验能力。舱内实验能力比核心舱提升了一倍 实验项目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为主 配备了功能各异的科学实验柜。有为科学实验提供密闭洁净操作空间的科学手套箱、被誉为“太空冰箱”的低温存储装置、“动植物的太空旅馆”生命生态实验柜、“小型太空生物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

  授课过程中 航天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和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 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播种太空”孕育新梦想

  “天宫课堂”第三课还首次展示了空间站植物研究项目的科学实验操作。

  9月9日 “天地共播一粒种——青少年与航天员一起种植物”科普活动启动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团队的拟南芥、水稻种子在全国多所学校的学生手中生根发芽。

  经过一个多月的天地对比实验 来自云南大理分课堂的小学生现场展示了自己种植的两组拟南芥。

  航天员陈冬展示了他们在空间站种植的生菜和小麦 介绍了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拟南芥种植研究项目。他戴上混合现实眼镜进行手套箱剪株操作 现场采集拟南芥样本并放入零下80摄氏度存储区。

  刘洋向同学们展示了空间站里已经长成的水稻植株和神奇的水稻“吐水”现象 让大家了解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过程。

  “非常期待能够在空间站收获自己种植的粮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在月球甚至在火星 我们都能见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陈冬说。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把太空科学研究引入‘天宫课堂’ 通过太空科技研究和地面实验进行天地对比 更好地让同学们了解太空 了解在太空开展的研究实验 从而激发同学们对太空研究的兴趣 激励青少年投身到祖国科技事业中。”

  天地互动带来新体验

  “在微重力环境下 为什么植物的根还能扎进土壤中呢?”

  “在空间站种植植物如何解决光照问题?是否使用自然光?”

  “在空间站可以看见其他卫星吗?”

  ……

  实验演示结束后 航天员们通过天地通话方式与地面课堂的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此次太空授课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 地面主课堂设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三个分课堂分别设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河南省科技馆和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 约40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为保障“天宫课堂”顺利进行 空间站上的测控与通信分系统高效助力了实时课堂互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配备了图像话音的采集和通信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采集到航天员授课的画面和声音 记录课堂实况 并通过通信设备传达到地面。

  同时 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调用“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 为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提供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服务 搭建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 为太空授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撑。

  授课结束 陈冬寄语青少年:“科学与太空相互碰撞 知识和奇妙完美结合 尽在天宫课堂!”

  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学生张许浩说:“这次天宫授课带给我极大震撼 我非常热爱航天科技研究 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登上空间站 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杨晓]

来源:法治日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