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衡山属于哪个省市管辖(衡山地名源流考)

衡山属于哪个省市管辖(衡山地名源流考)祝融氏,在《国语·楚语》《管子·五行》《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孟夏篇》《路史·后记》中,是指炎黄时代,黄帝任命的司徒祝融氏。《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又云:“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山海经·海内经》及《大荒西经》皆言重黎即祝融。炎帝战败后,黄帝采取“和合”之策,将炎帝榆罔及子孙迁封今山西榆次;其后裔又南迁至今河南省郑州市北。今学术界多认同:炎帝后裔东移至今河南省淮阳市境(亦说陈仓)。炎帝部落首领“初都陈”时,创造了大河村类型文化。王震中先生考证:大河村类型文化,当是祝融部落先民。今考炎帝部落先祖出生于今湖北隋州市历山镇,育于姜水。《水经注·渭水》言“炎帝长于姜水”并非无据之言。《国语·鲁语》《礼祀·祭法》《左传》《列子·汤间》《史记·五帝本纪》《春秋三传》《荆州记》《水经注》《路史》《括地志》《元

衡山属于哪个省市管辖(衡山地名源流考)(1)

[摘要]衡山得名,与祝融部落及古越人部落关系密切;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始置衡阳县(非今衡阳县),其得名于与吴主孙亮治政相关。西晋永熙元年(290),改衡阳县(非今衡阳县)为衡山县,因避郡、县同名而为。后县名一改,县治两迁,终治今治。其 自然、政区地名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关键词] 祝融 衡阳 衡山 地名 源流考

衡山,远古属古越人及祝融部落地,后属三苗国地。殷商时为古越人方国部落地域,春秋时为荆州(非政区)之域,为杨越族杂居之地。春秋中期渐为楚人势力范围。战国属楚洞庭郡,秦首属洞庭郡,旋属长沙郡。西汉属长沙国湘南县。后归属几分,至三国吴太平二年(257),置衡阳县(非今衡阳县),西晋初更名衡山县。

衡山得名,与祝融部落南迁有历史渊源关系。祝融部落,据文献载,为炎帝后裔。祝融峰得名,源于祝融后裔。

《国语·晋语四》:“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左传·文公十八年》《管子·五行》《路史·前纪》《史记·五帝本纪》皆载:炎帝、黄帝生成于今陕西省岐水流域,为胞族。

今考炎帝部落先祖出生于今湖北隋州市历山镇,育于姜水。《水经注·渭水》言“炎帝长于姜水”并非无据之言。《国语·鲁语》《礼祀·祭法》《左传》《列子·汤间》《史记·五帝本纪》《春秋三传》《荆州记》《水经注》《路史》《括地志》《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城志》,或原文或注引,谐认同此说。厉山自古亦流传有农业和医药发明于神农氏传说。周代典籍和出土铭文记载的历国,历史悠久。商周时为江汉地区小方国,春秋时为厉国。这也亦佐证炎帝出生于历山。

黄帝部落先祖,出生于今河南新郑市姬水(熊水)流域,后育于渭水流域。后世文献因而误为“同胞”。

两大部落自发展壮大后,各自形成部落联盟,为争夺中原生存空间及领导权,炎帝与黄帝两个部落集团发生争战。《史记·五帝本纪》载:炎帝“欲侵诸侯”,而诸侯“咸归轩辕。”《大载礼记·五帝德》:“炎帝与黄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黄帝终成中原华夏诸部落的共主。炎帝部落战败后,大部分归入黄帝部落。《国语·周语下》云:诸夏人士自称“皆炎黄之后”。这时期,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也挺进中原,《太平御览·卷一五》:“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最后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山海经·大荒北经》载:黄帝炎帝擒杀蚩尤于冀州之野(今学者多认同:在山西运城市解州盐池;亦云在河北省涿鹿县,但缺出土文物支撑。)

炎帝战败后,黄帝采取“和合”之策,将炎帝榆罔及子孙迁封今山西榆次;其后裔又南迁至今河南省郑州市北。今学术界多认同:炎帝后裔东移至今河南省淮阳市境(亦说陈仓)。炎帝部落首领“初都陈”时,创造了大河村类型文化。王震中先生考证:大河村类型文化,当是祝融部落先民。

祝融氏,在《国语·楚语》《管子·五行》《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孟夏篇》《路史·后记》中,是指炎黄时代,黄帝任命的司徒祝融氏。《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又云:“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山海经·海内经》及《大荒西经》皆言重黎即祝融。

火正,即火官。《汉书·五行志》:“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即在炎黄时代,专司守燎祭天神(日神)观天象授以农时,又教民放火烧荒,刀耕火种,故曰“祝融”。不过,重黎据《国语·楚语下》楚大夫射父引《周书》载:颛顼(黄帝之孙)时代,是黄帝令职掌部落联盟祭祀的“南正”重,以及“火正”黎,他俩分别会聚天神以分其位,集合民众祭祀天地神灵,“绝地通天”。颛顼因功受后人崇敬。《世本》:“颛者,专也;顼也,正也;言能专正天地之道也。”即指此事。祝融部落首领至尧、舜、禹时代,仍袭火正之职,且有各支族分居一方。《史记·楚世家》载:陆终生子六人,曰昆吾、参胡、彭祖(铿)、会人、曹姓、季连。季连者,是为芈姓;楚其后也。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炎帝部落南迁时分为四支:一为烈山氏,一为共工氏,一为尧舜时四岳,一为东迁今山西的台骀。学术界对此多有争议。不过,古文献记载及地下文物考古证实:烈山氏南迁江汉之间,多有其据。

炎帝后裔祝融氏,南迁首驻今郑州北一带,后又移都于今河南省淮阳市时,又“营曲阜”。这一支当为封迁,建都今山东曲阜。这些多得学术界认同。

不过,其时另一支又南迁至厉山(烈山、历山),即今湖北省隨州市历山镇,回归先祖之地。

今隨州市出土文物考古证实:距隨州市区西约20公里淅西河西“花园遗址”,及距隨州市域西约40公里三里岗“冷皮垭遗址”,均出土大量文物。经专家鉴定:其文化内涵含屈家岭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两种文化遗存。隨州市共出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50多处,出土文物3000余件。这表明距今5000—6000年间,有一支远古人类在此劳作生息。由此可推定:厉山氏(烈山氏、厉山氏)约在炎黄时代之前后,就已在江汉地区族居。

因厉山氏为炎帝部落直系先祖,祝融氏与之融合后,故号曰炎帝神农氏。《左传·昭公十七年》孔颖达疏“炎帝神农氏”条:“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秦汉间《世本·帝系》亦称为炎帝神农氏。这表明炎帝神农氏得名于战国之前。

郑樵《通志·三皇纪》:“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亦曰烈山氏,亦曰连山氏,亦曰大庭氏,亦曰魁隗氏。”又云“自神农至榆罔五百年,自临魁至榆罔凡七帝,袭神农之号三百八十年。”并引《春秋命历序》:“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帝王世纪》:“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生帝临魁……至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八代统五百多年,不足信。

有学者认为:神农氏所列八位首领,是炎帝神农氏族系中较为杰出的首领。似可信之。烈山氏之子曰柱,亦号为“稷”,皆可视为神农氏后裔。祝融部落后裔,何时迁至今湖南省衡山一带,难以稽考。不过,亦有踪迹可寻。

秦汉文献及出土文物有载。商代卜辞中记有对南方“火日”的祭祀,如合21581“火日”。沈建华先生指出:“火日”很可能是人神化的被祭火神,故称“南”。《睡虎地·秦简》183支:“烦及岁在南方,其人赤色,死,火日。”“从秦简‘火日’来看,与卜辞的‘火日’有相类似的系统。”《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孟夏纪》皆载:“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高诱注:“炎帝,少典之子姓姜氏,以火王天下,是为炎帝,号神农,死,托祀于南方,为火神之神。”《管子·五行》:“黄帝得祝融而辨于南方。”

帛书《五星占》:“南方火,其帝赤帝,其丞祝庸(融)。”这与长沙子弹库帛书乙篇:“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相吻合。

之后《尚书·大传》《越绝书》《帝王世纪》皆载:炎帝,号神农,司政南方。《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卢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其《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又云:“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东南方曰阳天,其星张、翼、轸。”

战国《石氏星经》:“南宫赤帝(炎帝),其精朱鸟……为翼翮、轸尾。”翼、轸为“天上二十八宿”之一。《史记·天宫》:“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为鹑尾,楚之分野属荆州。”这里明言“朱鸟”,对应天上“翼”“轸”二星,与《淮南子·天文训》所言“东南方曰阳天”,对应星宿为“翼”“轸”,决非偶然巧合。故炎帝祝融氏治于荆州之南方,是比较明确的。

《路史·卷八》:“(祝诵氏)其治百年,葬衡阳之阳,是谓祝融峰也。”此说一出,多遭学者疑议。不过,唐代大诗人杜甫《望岳》诗云:“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帛。”杜甫历有史诗之誉,其《望岳》诗所说,应有历史依据。这应是祝融氏,治政南方的另一种说法。

衡阳市文物出土遗址的陆续发掘,也佐证: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约在炎、黄传说时代,有一支源自中原文化的部落,活动生息在今南岳衡山周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衡阳市陆续在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8公里处,发掘了彭家岭遗址;在衡阳县福溪乡发掘有金山岭遗址;在衡南县泉湖乡发掘有罗卜滩遗址;在耒阳市大市乡长洲村发现宜塘坳遗址。以上4处遗址,皆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存,从出土文物看最早为龙山文化遗存,最晚为商代文化遗存。前者与中原文化有渊源关系,后者从多出土印纹硬陶遗存分析,多属古三苗国后裔及古越人文化。

综合古籍文献所载及地下文物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推断:约在炎黄时代黄帝之孙颛顼时代,高阳之曾孙“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帝喾命曰祝融,其族属为祝融部落,其首领历为华夏部落联盟火官,功高位重,为历代华夏族人尊崇。至尧、舜、禹时代,祝融部落首领,仍袭华夏部落联盟“火正”之职,且分居四方。故其中一支约在帝榆罔时继任火官,并委以“司徒”重任,受命司政南方,族居今湖南南岳衡山一带,首领“其治百年,葬衡阳之阳,是谓祝融峰也。”

《路史·卷八》载:祝融首领死后,被奉为南岳衡山之神。“周朝时且已在山顶建祝融庙,山下建明堂,作为举行祭祀之所”。其时,是否于山顶建祝融庙,待考。共和国《衡山县志·概述》:“史籍相传舜帝南巡,曾令诸侯于此。大禹治水经过衡山,曾在中紫峰(位于今县城南郊)登紫金台望九嶷祭舜。”约在大禹治水时代,祝融峰已得名,并非无据之说。

共和国《南岳区志·旅游》:“早在周代,峰顶即建有祝融庙(祝融殿前身)”。史料载: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7),在原祝融庙此建禹王殿(禹庙,禹祠),殿内塑有大禹王巨像。为汉人祭禹之始。东汉顺帝时(126—144),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奉老子为教主,自今浙江天目山来南岳,谒青玉、光天二坛,礼祝融祠,自此道教传入衡山。西晋末年(305—316)衡山已有寺庵。608—609年隋朝南岳衡山已列入国祭祀。唐代刘禹锡为今常德刺史时,曾登上祝融峰作《禹碑诗》:“传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矸姿,秘文龙虎形……。”明证禹碑及祝融峰在楚人、沅人心目中崇高地位。因楚之先祖出自祝融部落。《楚辞·离骚》首句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黄考曰伯庸。”屈原自称高阳之裔,是有依据的。

衡山,作为自然地名,何以得名?衡,古文中多指绑在牛角上的横木,以防抵人,有平衡人与物之间关系之义。《诗·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毛传“楅衡,设牛角以楅也。”《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在楅衡。”后又指北斗星系第五星为衡。《广雅·释天》:“北斗七星”,第五颗星为衡。《史记·天官书》:“衡殷南头。”张守节正义:“衡,斗衡也。”《汉书·天文志》:“衡殷南斗。”颜师古注引晋灼曰:“衡,斗之中央;殷,中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摄提运衡。”李善注引薛综曰:“衡,玉衡。北斗中星,主廻转。”由此可知,古文中“衡”,皆持平衡之义。

山,古今文中多指由土石构成突隆的部分。《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左传·成公五年》:“山有朽壤而崩。”《说文·山部》:“山,有石而高。”王筠句读:“无石曰丘,有石曰山。”

战国时楚人甘德著《天文星占》,魏人石申夫(石申)著《天文》,经汉代学者删改成《甘石星经》云:九州中,正南面是荆州,荆州最著名山叫衡山。东汉郑玄注释为:南岳衡山,是据天上的星宿分野而得名。在上天为管生死的星宿,在下则管生长发育,像一杆秤一样,保持平衡,故名“衡山”。后代学者释为因衡山对应天上二十八星之“翼”、“轸”,度应玑衡,要像衡器一样,秤出天地轻重,保持天地平衡。“铨德均物”,褒贬人间真、善、美等。

《南岳志》云:“以其星宿当翼、轸,度应玑、衡,故为名。”《方舆胜览》:“衡山者,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翼、轸,钤总万物,故名衡山。”以上诸说,皆承天地对应“平衡”之义各自引申,实为衡山得名之渊薮。

战国初期后,衡山历为五岳之一。岳,古文中多指高峻的山。《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史记·周本纪》:“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皆指此义。岳,亦指尧时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领叫“岳”。后人常把主管外事的岳官与岳官驻地的大山名称统一起来,便名四方大山为“四岳”,实指岳官。《国语·周语下》:“共(工)之从孙四岳佐之。”《史记·五帝本纪》认为:“四岳”为官,分掌四岳之政。王夫之《尚书稗疏》引《朱子言》及《周官》:“内有百揆四岳”认为:百揆是朝廷九官之长,四岳乃十二牧之长。郭沫若认为:四岳为祝融后裔之一。

由此观之,唐虞三代出现“四岳”,不应视为传说。因以后各朝京都屡变,多数学者认为所封“四岳”官,皆在黄河流域。

春秋时,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五行之说最早源于《左传》《国语》《尚书·洪范》。其时,亦不排除今湖南南岳,亦为“四岳”之一。战国时五行之说,颇为盛行。战国中后期,由于齐人阴阳家邹衍(约前305—前240)倡行此说,演变成“五德始终”论后,才有“五岳”之说流行华夏大地。故《诗语》云:“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现学术界多认同成书战国后期,融道、法、阴阳等诸家学术而成,奉为儒家经典之一。故五岳观念,应是杂揉商代四方神祇和战国初五行观念,逐成山岳崇拜。《史记》《汉书》有“五岳”祭祀及崇拜的记载。不过,皆记江北之衡山,其地望指今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霍山),而江南之衡山,即今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未有记载。这值得商榷。历史上衡山地望有数处,而最早称名者,当为今湖南之衡山。其一,《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孔安国注:“北据荆山,南及衡阳之阳。”即认为“衡山”为今湖南省衡山,亦指历史上所称“江南衡山。”《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内,有衡山。”并自注曰“南岳”。郭溪注《山海经》:“今衡山在衡阳郡湘南县,南岳也。俗谓之岣嵝山。”

其二,《周礼·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东汉郑玄注:“衡山在湘南。”晋代郭璞《尔雅·释山》于“江南衡”条下注:“衡山,南岳。”又引《尔雅》云:“霍山,今庐江潜县,潜水所出焉。别名天柱山。汉武帝以衡山辽旷,故移其神于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郭璞明指:汉武帝始改霍山(天柱山)为南岳。《史记·孝武本纪第十二》:西汉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

其三,从地望看,古之衡山,当指今湖南衡山。《尚书·序》称:殷人八迁,“汤始居毫,从先生居。”今有郑州商城及河南偃师之说。至盘庚定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市)“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故商又称殷商。若从盘庚迁都论,其所指荆州当指以今湖北省南漳县西“荆山”为标志的广大南方地域,其时商人与南方各部落联盟,有商业往来,受到商文化影响。但未实际控制区域,故其时“荆州”,当指非行政区划地名,为区域地名。《尔雅·释地》:“汉南曰荆州。”应是指正南向“荆山”之南广大地域,其正南上山镇,应是指今湖南衡山。《汉书·地理志》:“湘南,禹贡衡山在东南,荆州山。”

其四,《尚书》《周礼》《战国策》《史记》 《汉书》注硫中,注释“衡山”为今湖南衡山者,据学者刘刚研究:有《孔安国·尚书传》 郑玄《三礼注》贾公彦《周礼·注疏》鲍彪《战国策注》裴骃《史记集解》马贞《史记索引》 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顾鼎《括地志》等。以上学者众口一词,皆言古籍经典中所言“衡山”为今湖南衡山。其说服力,不言自明。

其五,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经衡山县东,山在西南……《山经》谓之峋嵝,为南岳也……禹治洪水,血马祭。得金简玉之书。”清代《读史方舆纪要》称为峋嵝山,为衡山主峰。《湘水记》:“禹登山获金简玉牒治水之书,山上承翼宿,钤得钩物,故名峋;下据离宫,摄统火师,故名嵝。”海拔951.5米。《水经注·渐江水》亦记“会稽山”“石匮山”。此石匮山即指《吴越春秋》中所指衡岳。由此观之,郦道元所记“衡山”,一在今湖南,一在今江苏,并未否定湖南衡山为五岳地望之一。

其六,《墨子·兼爱中》:“禹治天下,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楚越与南夷之民。”文中“江汉淮汝”,多指包括长江北之流域;所言“五湖”,一说指太湖附近滆、洮(长荡)、射、贵为“五湖”;一说指洞庭、青草、彭蠡、具区、洮滆为“五湖”。从墨子话中,当指后者为“五湖”。由此,不排除大禹治水时期,登上今湖南衡山“血马祭”。

其七,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主编共和国《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一册》在“战国·楚越”版图上,明确标记:江南之“衡山”,在今湖南,江北之“衡山”,在今安徽。这是有历史依据的,不可轻易否定。

综上所述,约在春秋时期,“四岳”当有江南之衡山之称名(今湖南衡山)。约在战国中末之交,古之“四岳”才加称为“五岳”。江南之衡山与江北衡山,同时著称大江南北。其主因可能是便于周朝及各诸侯,以及江南各部落首领,在自己侯国或部落领地内,登“五岳”而祭祀天地,祖宗,神灵。

约在楚悼王吴起(前?—前381)变法时,江北天柱山(霍山)亦称名为“衡山”,为移借地名。《战国策·魏一》引魏侯对问吴起,吴起对曰“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注:今考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吴起后为楚相(令尹),约在变法“南平百起,北并陈、蔡”时,便于楚国开拓南疆时,便将江南之衡山地名,移借于江北之天柱山(霍山),亦名“衡山”。因楚国北并陈、蔡时,其楚国北边疆界,刚好位于原蔡国侯地域之正南,含有宣示主权及楚国掌握北部疆域之意。南岳衡山在江南、江北,两地一名,始于吴起变法时,极有可能。

秦置衡山郡,郡治今湖北黄冈、黄州区西北,古称邾。汉武帝时,遂改江北天柱山(霍山)为“南岳衡山”。汉文帝十六年(前164),以原淮南地刘安、刘勃、刘赐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1),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削除衡山国六县,并以安风、安丰等县首字,改衡山国为六安国,含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命名为六安,延用至今。约在其后不久,汉武帝遂以江南衡山辽旷,不便祭祀,乃改江北天柱山(原衡山国祭祀之山)为南岳衡山,并以国祀。《史记·孝武本纪第十二》: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

战国楚国吴起变法(前382—前381)之后,国内各种典籍,皆记载江南、江北之“衡山”,致使各家注释者各取其据,“衡山”条注释,纷争不断。汉武帝又以江北之“衡山”为五岳之一,首开“五岳衡山”国祭之先河,直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清《读史方舆纪要》:“诏衡山为南岳,而废霍山为名山。”自此后又行国祭之典,江南衡山为“五岳”之一终成定论。江北衡山(天柱山、霍山),渐渐声息,仅作大江南北名山,存留史册。

衡阳(非今衡阳县),两汉时分属长沙国,湘南县,湘南侯国。《三国志·吴书三》吴主孙亮“以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其时长沙郡地域甚广。而《晋书·地理志》则云“孙权分江夏立武昌郡……分长沙立衡阳、湘东二郡。”此误,当以《三国志》为准。共和国《衡阳县志·大事记》:“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设衡阳县、衡阳郡。衡山县地属衡阳郡,郡治在兜率寺侧,即今沙头乡老粮仓至千滩上一带;县治附设在郡治的外城。”今国内史籍、地志,皆同此说。因其时衡阳县地域及县治,均在今衡山县范围内,故可视其为衡山设县之始,辖境相当于今衡山、衡东、安仁三县及衡阳市南岳区。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因县治及大部县域“以在衡山之阳”,故名。

吴衡阳郡、衡阳县之置,乃为时局所迫。《三国志·吴书三》载吴主孙亮(243—260),于赤鸟十三年(250)被孙权立为太子,年幼。神凤元年(252)四月,孙权病故,大权集于吴征大将军诸葛恪,上大将军吴岱手中。其时,魏国派兵遣将,攻伐吴国南郡、武昌。吴征大将军诸葛恪率军大破魏军,魏将韩综、桓嘉兵败擒杀,迫魏将王昶退军回魏。冬十月,武卫将军孙峻伏兵杀诸葛恪于殿堂,孙峻为丞相,封富春侯。次年二月,吴军还自东兴,大举封赏。

然而,吴国内廷及诸将内斗不止,互相攻杀。五凤元年(254),“吴侯阴谋杀峻,觉,英自杀。”吴太平二年(256),吴、魏又互相攻伐,各自损兵折将。“是岁大旱。”二月“以冯朝为监军使者,督徐州诸军事,民饥,军士怨畔。”此前在太平元年春二月,建业(今南京)大火灾。孙峻用文钦计,将征魏。九月,孙峻死,以从弟偏将军綝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众臣、将不服,大怒。不久,大司马吕岱病故。众将表荐卫将军滕胤为丞相,綝不听,便更胤为大司马,代吕岱驻武昌。骠骑将军吕据率军欲讨胤;綝又遣兵攻据于江都;又遣将军刘丞督兵攻胤,胤败夷灭,又获吕据于新州。十一月,以綝为大将军、假节,封永封侯。后孙宪与将军王惇谋杀綝,事觉,綝杀惇,迫宪自杀。十二月,使五官中郎将刁玄告乱于蜀,以防蜀军东进。孙綝为防内乱重演,防魏军兵争淮南,为确保后方粮草兵员供给,便“以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并分湘南县置衡阳县(非今衡阳县)。

衡山。西晋改衡阳县为衡山县,以境内南岳衡山为名。《晋书·地理志》:“衡阳郡,吴置,故属长沙。统县九,户二万三千。湘乡、重安、湘南、湘西、丞阳、衡山、连道、新康、益阳。”这表明西晋惠帝永熙元年(290),改衡阳县为衡山县。

衡阳县改为衡山县,实为避衡阳郡讳而改。晋平吴后,三国一统。司马炎(236—29)于咸熙二年(265)登上帝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使国内经济发展,国税充裕,土地大量开垦,经济发展,人口仅平吴三年就增加了130多万户。太康元年(280)全国共有人口1616余万人,户平6.57人,文化领域亦呈繁荣景象。史称“太康繁荣。”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加之“占田制”及“品官占田荫客制”的推行,势必促使行政区划调整。

然而,就其时荆州、衡阳郡而言,并非如此。如湘南县,据明崇祯《长沙府志》《大清一统志》清光绪《湘潭县志》载,为秦始皇置,属长沙郡。境地处临湘(今长沙)县之南,故名湘南,治今湘潭县花石镇汉城桥。东汉属长沙郡,从湘南县又析置湘乡县。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为衡阳郡治,又从湘南县析置湘西(治今株洲县龙船镇堂市村土城),衡阳(非今衡阳县,县治在今衡山县沙头乡)二县。三国吴永安五年(262),三国吴荆州地图册上,已标记湘乡、湘南、湘西、衡阳、临烝、重安、烝阳、连道、新阳、益阳10县来属;郡治湘南县治处。至西晋太康二年(281),荆州官方地图册上,衡阳郡仅改新阳为新康,临烝县划属湘东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长沙郡东部置〕;其余未改县名。

由此推知,西晋永熙元年(290)改衡阳县(非今衡阳县)为衡山县,实受杜预《土地名》《盟会图》影响,因避郡、县同名而改;亦或避讳“衡阳郡”名而改,非行政区划所致。

衡山县由衡阳改名后,至宋太明八年(464),改衡山县为湘南县,属衡阳郡。南齐建元元年(479),复改湘南县为衡山县(因湘南县废入湘西县)。自此后县名不易。隋开皇九年(589)湘乡、湘西两县废入衡山县,县治今湖南省株洲县龙船镇(2016年5月由原王十万乡,棠市乡合并为龙船镇,以龙船湾古地名为名)棠市村古城(亦曰在龙船镇王十万村荷包洲),属原郡。隋大业六年(610),迁治于县境白马峰下,唐武德四年(621),改长沙郡为潭州,衡山县属之;又划出县北境为湘乡县;唐神龙三年(707),又改属衡阳郡,县治迁回今沙头乡兜率寺侧旧址;景龙三年(709)为避水患,迁白茅镇,即今开云镇(城关镇)。

自此后,县治未迁,归属先后有衡阳郡、潭州、天临路、衡州府。民国属衡阳道。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衡阳专区、湘南行政区、衡阳专区、衡阳地区。1983年终属衡阳市。1984年5月,析县境中部南岳景区南岳镇,南岳乡及后山10个行政村,置南岳区直属衡阳市。境内植被良好,物产丰富,有岳北农工会旧址及县城康王庙等。

衡山属于哪个省市管辖(衡山地名源流考)(2)

文章作者:彭雪开

文章来源:《中国地名》2019年第7期

选稿:何铂羽

编辑:洪珊

校对:孙欣仪

责任编辑:张纯瑜

江西地名研究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