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勇立潮头40年(创新的年轮92年下海派)
一图读懂勇立潮头40年(创新的年轮92年下海派)而潘石屹也属于其中之一,不过他是幸运的那一个,潘石屹和他的六人团队敏锐的嗅到了政策动向,在风向突变之前适时收手,最后离开了海南,不久后,海南的房地产泡沫就破了。而其中,潘石屹“发家”的地方就在当时炒得火热的海南房地产战场。1992年,在倒卖土地之中,大亚湾造就了很多百万、千万富翁。但如电视剧《下海》剧情一样,有的人一夜暴富,有的人一夜之间从千万富翁沦为一无所有。《人民日报》也发表了题为《要发财忙起来》的文章,鼓励人们“下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规模远超过80年代的新一轮“下海潮”席卷了全国,这一次的下海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次社会精英的“淘金潮”,大批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纷纷投身商海。据统计,当年辞官下海的人超过了12万,而保留职位而去经商的更超过了1000万人。“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正是这样一批快速富裕起来的企业家,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改变了人生的道路。胆量和智慧并存的他们
1992年,是创业者的久旱逢甘露。这一年,从上到下的改革浪潮也带动了商海冲锋的“革命”、首次出现了“下海派”的概念。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熟悉的旋律回荡在耳边,1992年,邓小平在南海边的谈话,将我国从“姓社姓资”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所以,商场上关于下海经商的创业浪潮,也将归宿到明确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
而随着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涌现出一批“92派”企业家,专指1992年前后下海的这批企业家,包括潘石屹、陈东升、俞敏洪、李宁等来自社会各界的名流,都有着“92派”出身的背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的下海潮更像是一次社会精英的“淘金潮”,大批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纷纷投身商海。
《人民日报》也发表了题为《要发财忙起来》的文章,鼓励人们“下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规模远超过80年代的新一轮“下海潮”席卷了全国,这一次的下海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次社会精英的“淘金潮”,大批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纷纷投身商海。据统计,当年辞官下海的人超过了12万,而保留职位而去经商的更超过了1000万人。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正是这样一批快速富裕起来的企业家,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改变了人生的道路。胆量和智慧并存的他们,纷纷成为各自行业里的江湖大佬。而作为突破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下海派”的企业代表们,直到历史的年轮转动到今天,他们的事迹也值得我们反复了解,为今天的创新发展留下一些可供探寻的踪迹。
潘石屹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潘石屹的第一个一百万,发生在一场地产泡沫中。而这第一桶金也成为了潘石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奠定了打下一片房地产王国的基础。
而其中,潘石屹“发家”的地方就在当时炒得火热的海南房地产战场。1992年,在倒卖土地之中,大亚湾造就了很多百万、千万富翁。但如电视剧《下海》剧情一样,有的人一夜暴富,有的人一夜之间从千万富翁沦为一无所有。
而潘石屹也属于其中之一,不过他是幸运的那一个,潘石屹和他的六人团队敏锐的嗅到了政策动向,在风向突变之前适时收手,最后离开了海南,不久后,海南的房地产泡沫就破了。
在一次对潘石屹的采访中,他复述了躲过这次房地产泡沫的过程:
“当时海口的常住人口好像是十五万人,还有我们这些跑着去的,没有户口的人,大概也有十五万人,一共就有三十万人。我把海口市规划批了的面积,也就是市政配套费都递交了的,加起来,除了一下海口的人口,我记得数字是四十九平方米。当时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是七点四平方米,而海南刚刚建省,在海口这样一个不 富裕的地方,电都没有,一个红绿灯都没有的地方,建房子要接近五十平方米,北京才七平方米多。这就是房地产泡沫啊,跑的越早越好。”
于是“万通六兄弟”聚头商量,决定快速抽离资金,分散风险,转战北京,于是才有了后来“大半个北京的CBD都出自潘石屹之手”的说法。
可以看到在92年、93年的海南房地产泡沫中,能脱离险境,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皆为有远见者。而潘石屹对这次事件的总结则为:无论做什么、在哪里,都要尊重常识。
许家印和他的恒大帝国
也是在1992年的“下海”转折后才逐渐有了许家印和他的恒大帝国。
1992年,许家印从河南舞阳钢铁厂辞职后先到深圳,进入一家叫“中达”的贸易公司打工。从业务员做起,几经折腾后,说服老板一起到广州干起了房地产生意,后注册成立了一个新公司,逐渐站稳脚跟,当时的他带着一个司机三个员工奔赴广州,在城中村租了三间小屋子,直到凭借珠岛花园项目一战成名。
之后,许家印开始独立创业,又注册了恒大地产,也就是时值许家印38岁,恒大地产诞生了。顶着亚洲金融风暴,在三年内,从当时广州1600多家房企中脱颖而出,成为前10强。目前,恒大除在地产业继续称王称霸,更一路纵横捭阖,踏足文化旅游、快消、健康及体育等多元业务。
而直到今天,许家印和他的恒大,仍在一路狂奔。也可以这么说,许家印和恒大的开端就在1992年决心“下海”的那一刻。
“92派”代表陈东升
据说,“92派”这个名词出自陈东升。33岁时他从副局级的位子上下海经商,每一步都走得很具有代表性。
陈东升在介绍自己的经历时,曾这样感慨1992年的创业浪潮:当时海南岛有一句话,说“如果椰子掉下来砸着两个人的话,那么,肯定一个是董事长,一个是总经理”。
而这样的情况的出现除了邓小平在南海边的讲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陈东升表示,是两个文件,股份公司试行条例的颁布。由于这两个文件,使以陈东升为代表的这些人想创建公司有了可能。
他强调的“92派”企业家创建的是真正的现代企业,“92派”可以说是中国真正现代企业的第一批试水者,所以陈东升一直是从自主创新的角度去破局,称为“下海”。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创办嘉德拍卖,还是创建泰康人寿,陈东升的思维都是很前卫的。在1992年的时候,市场经济刚刚活跃起来,陈东升将目光投向于两个行业——艺术品拍卖和保险行业,需要足够的勇气。
“ 用计划经济的余威, 抢占市场经济的滩头!”当初说出这句话的陈东升,充满豪情壮志。亦在计划经济长久实行下的今天,留下了感慨万千。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分水岭
转眼间,26年已过去。当初从92年改革春风中走出的企业家,很多已经成为业界翘楚,统领着房地产、金融、教育等诸多行业。
财经作家、《中国企业家》主编牛文文评论“92派”说,“他们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和之前的中国企业家相比,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具有清晰、明确的股东意识的企业家的代表。这些人往往在政府部门待过,有深厚的政府关系,同时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具有前瞻性的预测能力,他们能创立一个行业并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1992年这道分水岭之前,中国社会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但对路线上的方向认知还存在很多争议,而进入92年之后,中国社会的思想路线空前统一,那一年,抵京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目睹这一巨变后,曾感慨道: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