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埠镇黄巢水库(济南南山区柳埠镇黄巢村)
柳埠镇黄巢水库(济南南山区柳埠镇黄巢村)走过大坝沿着北岸向西走,不宽的路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不是很好走。在路旁右手有一个将军庙,原来供奉的是冲天大将军黄巢的神像,两旁的对联是"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现已拆除只剩下一座小空庙。在黄巢水库大坝南头的草丛里发现一块石碑。左拐右拐,眼前一亮,一道瀑布挂在眼前。这就是黄巢水库瀑布。再往上去,就来到了黄巢水库。一池碧波,绿遍眼底,垂柳饶堤,满目婆娑。
七月四日 与妻子去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的黄巢水库游玩。
车西行出锦绣川到达三川汇聚地仲宫镇左拐往柳埠镇的锦阳川。一路迎着溪流,溪水清澈,叮叮咚咚地流着。由于我们出发较早,溪边只有三三两两勤快的村妇在浣洗衣物。同云雾飘渺的山峦组成了一幅幅自然山水画面。
路过门牙庄(原名衙门庄)名字也源于黄巢义军。当年黄巢起义转战历城时在这里设立衙门,开公堂,建立农民政权
到柳埠镇的窝铺村 有一个三岔路口,一条通往泰安,一条通往黄巢水库。越往里走越感到景色与外面不同。农家乐饭店多起来了,山陡峭了。山上是白云缭绕,山半腰是绿树夹杂着红色的岩石,(那就是有名的柳埠红)山下是垂柳、野花、野草。行走在着山水画廊之间,心情倍感心旷神怡。
左拐右拐,眼前一亮,一道瀑布挂在眼前。
这就是黄巢水库瀑布。
再往上去,就来到了黄巢水库。一池碧波,绿遍眼底,垂柳饶堤,满目婆娑。
在黄巢水库大坝南头的草丛里发现一块石碑。
走过大坝沿着北岸向西走,不宽的路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不是很好走。在路旁右手有一个将军庙,原来供奉的是冲天大将军黄巢的神像,两旁的对联是"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现已拆除只剩下一座小空庙。
下面是将军庙的简介:
庙西一条深沟就是"死人沟"也称"狼虎谷"现改为"黄巢沟"。由于昨天刚下过一场雨,到处都是潺潺的流水声。
看下面的石头像什么场景呀?
据史书记载:公元八八三年黄巢义军退出长安后转战于历城的黄草谷,后被唐军追袭,全军覆没于此沟。一路向西走是"大菜峪村""小菜峪村""上下黄瓜峪村""车子峪"裁缝峪”。当地老百姓说这些地名都源于黄巢起义的传说。又有菜,又有粮。当地人种花生多可以榨油。可见当时黄巢选择此地址的意图。到了水库的最上头 就是黄巢村。村头有一块牌坊,两边的对联是大家都熟悉的"它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只是已就破败不堪。
一块新的村名碑立在这座牌坊路一侧。
顺牌坊往西走,遇到一个老人,我们向他打听有关黄巢起义的故事和景地。他给我们说,我今年九十多岁了,关于黄巢起义的故事知道的也不多。我只知道黄巢传下来两面大旗祈雨很灵,以后也不知道上哪里去了,我们这大小黄巢村和附近的村庄没有“屎壳郎”,“枝针”不长倒匙钩,害怕打仗刮破了战袍。此地还不长“蒺藜”害怕扎了战马蹄甲子。这是黄巢金口玉言给它们下的命令。我小时兄弟们多,没念过书,知道的也就这些了。他说这个地方原来有一个三官庙,早已拆除。
这是原庙址,只剩下两颗干枯的老柏树和一颗枝叶茂盛槐树。就像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一样,静静的面对这世事变迁,细声慢语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不怨不怒不争,安享着岁月静好。
顺着水库南岸往回走,看到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这里海拔高,绿色植被好,确实是个消夏避暑的好地方。走时别忘了捎上一包“泰山女儿茶”可是纯绿色无污染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