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12月14日,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在有美国投票赞成的情况下通过了亚洲13国提案。决议确定由第五届联大主席伊朗代表安迪让以及印度代表劳氏爵士和加拿大代表皮尔逊组成一个三人小组,来确定可以在朝鲜议定满意的停火基础并尽速向大会提出建议。即先行实现停火,然后才能考虑其他问题。 12月12日,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通过了印度提出的13国提案,并提交大会讨论。美国代表表示将在大会辩论中投票赞成13国提案,但反对12国提案。印度代表对美国副代表格罗斯说,如果没有第二个提案,第一个提案就毫无意义。12国提案为和平解决当前问题提供了一个机构。格罗斯认为,在这个时候建立任何一个专门机构,都可能给人们一种印象,即由于停火必须在其他方面付出代价,尤其是12国提案所谓的“现存问题”提法太笼统。实际上格罗斯是在找借口,因为第二个提案不符合美国的意图。在美国的压力下,亚洲国家又提出两个提案,并由印度代表向联大提出。第一个提案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一、美帝的停火阴谋

正在美国当局为摆脱在朝鲜问题上的尴尬局面,寻找出路的时候,12月5日,联合国亚洲13个国家代表团向中国政府和朝鲜发出呼吁书,呼吁书称: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1)

“我们代表阿富汗、缅甸、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出席联合国代表团,认为在这个危急的时候有义务恳切地呼吁北朝鲜当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立即声明它们没有意思使它们控制下的任何部队前往三八线以南。这种声明将可以允许有时间来考虑解决远东的冲突并从而有助于避免另一次世界大战的危险所必要的进一步步骤。”

这恰好符合美国的意图。

在美国的压力下,亚洲国家又提出两个提案,并由印度代表向联大提出。第一个提案的核心是"停火”。提案国仍为12月5日发出呼吁的13个亚洲国家。提案说:

“对于远东局势深为关切,切望立即采取步骤防止朝鲜的冲突扩及其他地区并终止在朝鲜境内的战事,然后采取进一步的步骤,依照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求得现存问题的和平解决,兹请大会主席组织一个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三人小组,来确定可以在朝鲜议定满意的停火的基础,并尽速向大会提出建议。”

第二个提案建议,召开中、美、苏、英、印度和埃及六国代表会议,求得现存问题的和平解决,为解决远东其他问题举行谈判会议或组成谈判委员会。

12月12日,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通过了印度提出的13国提案,并提交大会讨论。美国代表表示将在大会辩论中投票赞成13国提案,但反对12国提案。印度代表对美国副代表格罗斯说,如果没有第二个提案,第一个提案就毫无意义。12国提案为和平解决当前问题提供了一个机构。格罗斯认为,在这个时候建立任何一个专门机构,都可能给人们一种印象,即由于停火必须在其他方面付出代价,尤其是12国提案所谓的“现存问题”提法太笼统。实际上格罗斯是在找借口,因为第二个提案不符合美国的意图。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2)

12月14日,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在有美国投票赞成的情况下通过了亚洲13国提案。决议确定由第五届联大主席伊朗代表安迪让以及印度代表劳氏爵士和加拿大代表皮尔逊组成一个三人小组,来确定可以在朝鲜议定满意的停火基础并尽速向大会提出建议。即先行实现停火,然后才能考虑其他问题。

美国只是为了保持军事上的有利阵地,争取喘息时间,因此,只同意寻求在三八线停火,反对为解决远东其他问题举行谈判会议或组成谈判委员会。即便实现停火,也不准备讨论停火以外的其他问题。

因此,在第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3国提案的第二天,12月15日上午,杜鲁门发表广播演说,宣布自12月16日起美国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杜鲁门宣称美国愿意谈判但决不向“侵略”屈服,也不“姑息”苏联统治势力造成的巨大威胁。他同时宣布了美国增加军火生产,扩大军队,实行工资、物价管制等措施。16日,美国政府成立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时动员机构——国防动员局,扩大征兵计划,要把美国军队由250万人增加到350万人,要在一年之内把飞机、坦克的生产能力分别提高5倍和4倍以上。为了加强西欧的军事力量,美国又经与英国、法国等协商,决定加速筹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统一指挥的军队,并于18日任命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最高司令官。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3)

12月1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关于管制中国在美国资产及对中国禁运的新闻公报,公报称:

“美国政府今天已采取措施,将中国共产党在美国管辖内的一切资产置于管制之下,并颁布章程禁止在美国登记的船只在另有通知以前驶往中国港口,这些措施是作为完成对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有效的管制所必要的步骤。"

公报还要挟说:

“如果中国共产党人愿意撤退他们的侵略军队并且遵照联合国的原则行动,美国政府将准备迅速地考虑取消限制和恢复通常贸易关系。”

美国当局的上述行动公开向全世界表明,美国决心在朝鲜坚持下去,并要全面遏制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党中央的应对措施

对于美国可能玩弄“停火”,中共中央事先有所预料。12月3日,周恩来就致电出席联合国大会控诉美国侵略台湾罪行的伍修权、乔冠华,指出:美军在朝鲜东西两线均惨败,现在美国“想骗取停战,好稳住阵线,调整兵力,以便再行进攻”。目前你们应集中力量准备在政治委员会的发言,以便在本周采取攻势,给美帝代表一个打击。“你们要理直气壮地谈朝鲜与台湾问题。”“凡遇以朝鲜停战为言者,你们都不要拒绝谈判,你们应答以只要美军从朝鲜撤退,朝战自停,并且愿意将他们的意见向北京作报告;凡言台湾问题目前不能解决者,你们应抓住这点证明美帝侵朝侵台是一回事,并反问美帝可以在侵朝同时侵台,为什么中国人民在反对美国侵台同时不能志愿援朝。”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4)

12月22日,周恩来外长代表中国政府针对联合国大会14日通过的决议发表声明,揭露了美国的真实意图。声明严正指出: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所谓‘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既未参加讨论,亦未表示同意。在此以前,我国政府曾经多次声明,凡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代表参加和同意而被通过的联合国的一切重大决议,首先是有关亚洲的重大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都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其代表不准备与上述这个非法的‘三人委员会'进行任何接触。”

声明重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历来主张,现在仍然主张朝鲜战事应该迅速结束。结束朝鲜战事,必须能够恢复真正和平,使朝鲜人民能够得到真正自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朝鲜战事之所以不得结束,就是由于美国政府派兵侵略朝鲜,并继续和扩大其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结果。”

声明一针见血地指出:

“既然如此,为什么美国代表奥斯汀先生又赞成在朝鲜立即停战,而杜鲁门总统也表示意举行谈判以解决朝鲜战事呢?不难了解,当着美国侵略军登陆仁川港、越过三八线或直逼鸭绿江的时候,他们不会赞成立即停战,也不会愿意举行谈判;只有在美国侵略军失败的今天,他们才会赞成立即停战,并在停战后举行谈判。很显然地,昨天反对和平,是为着美国可以继续扩张侵略;今天赞成停战,也是为着美国可以取得喘息时间,准备再战,至少可以保持现有侵略阵地,准备再进。

因此,在没有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作基础,来讨论停战和谈判,都将是虚伪的,都将适合美国政府的意图,而不可能达到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善良愿望。三人小组----就地停战--和平谈判—一大举进攻。这一马歇尔公式对中国人民极不生疏……马歇尔将军的故技在联合国是不能重演的了。”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5)

12月14日,联合国已通过了停火决议,中国政府不能不就停火问题表明立场。周恩来在12月22日的同一个声明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郑重声明:

“中国人民亟望朝鲜战事能得到和平解决。我们坚持以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为和平调处朝鲜问题的谈判基础,美国侵略军必须退出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必须取得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这几点不但是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合理要求,也是全世界一切进步舆论的迫切愿望。朝鲜问题和亚洲重要问题的和平解决,离开这几点是不可能的。”

三、毛主席对战局形势的分析

12月3日,金日成来到北京时,毛泽东就朝鲜战争形势作了分析。毛泽东认为:

“战争有可能迅速解决,但也可能拖长,我们准备至少打一年。朝鲜方面也应作长期打算,并仍应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敌人有可能要求停战,我们认为必须承认撤出朝鲜,而首先撤至三八线以南,才能谈判停战,最好我们不但拿下平壤,而且拿下汉城,主要的消灭敌人,首先是全歼伪军,对促进美国撤兵会更有力量。美帝如果承认撤兵,联合国有可能在同意中苏参加的条件下,主张全朝鲜人民在联合国监督下,选举自己政府。但美帝和蒋介石一样,诺言协定都不可靠,故应从最坏的方面着想”。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6)

从当时战场形势看,中国人民志愿军虽然由于武器装备落后而作战中的实际困难很多,但是参战仅仅两个月就打出了战争的有利局面。这鼓舞了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士气,也鼓舞了民主阵营的士气。这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正处于顺利发展的形势下,如果停止于三八线以北进行休整,则正是美国所希望的。

而这时在民主阵营内部,无论斯大林还是金日成都不希望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此停止。12月4日,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因有事准备回国,向苏联副外长安·葛罗米柯辞行。王稼祥就朝鲜战场形势问道:“从政治角度看,中国军队在成功地继续进攻的情况下,是否应该越过三八线?"

葛罗米柯非正式地表达了苏联方面的意见:“鉴于当前朝鲜的形势,提出‘趁热打铁’这句古老的谚语是十分恰当的。"12月7日,苏联政府在就中国征询对停火条件的意见作出答复时也表明,在解放汉城以后,再考虑停火问题。12月中旬,彭德怀在与金日成和苏联驻朝鲜大使史蒂可夫会见时,史蒂可夫对彭德怀在西线作战结束后未立即发起新的进攻提出了指责。

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连续两次战役的作战,已伤亡减员4万余人,尚有一些非战斗减员,部队异常疲劳,急需休整补充。而二线兵团需待两个月以后才能完成各种准备入朝作战,朝鲜人民军只有3个军团共约7万人完成休整,可以投入第一线作战。此时已进入冬令时节,朝鲜的气候异常寒冷。同时志愿军向南挺进,供应线延长,再加敌机骚扰,后方公路、铁路和桥梁遭受破坏严重,物资供给十分困难,志愿军部队经常缺衣少粮。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7)

作为战场统帅,彭德怀对战场上的作战也有考虑。在占领平壤后,12月8日13时,彭德怀、洪学智、解方即电令志愿军西线6个军并报中央军委,指出:

“我为粉碎美伪固守三八线企图,第一步决以消灭伪一师、伪六师、美二十四师、骑一师为目的,限于十六日拂晓前到达战役攻击准备位置,拟于十七日开始战役进攻。”

对各军集结和行动路线作了部署,令各部于12日晚开始由现地出发。

同日18时,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并高岗,提出下一战役的考虑:

“下一战役十六七号开进完毕,十八九号可开始攻击,估计月底可结束。如能歼灭伪一、六两师、美二十四师、骑一师,或给以歼灭性打击时,我即将进越三八线,相机取得汉城。如上述敌人不能消灭、或给以歼灭性打击时,即能越三八线或取得汉城,亦不宜做。因过远南进,驱退敌人至大邱、大田一带,增加以后作战困难,故拟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停比作战,让敌占三八线。待我充分准备,以便明年再战时歼灭敌主力。但须派人民军二、五两军团南进,造成带战略性的断敌后路。”

四、毛主席的战略决策

然而,当时美国的企图和民主阵营的情绪,都不允许志愿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必须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然后才能休整。毛泽东在接到彭德怀12月8日的电报后,于13日复电彭德怀,指出: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8)

(一)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带来大的不利;

(二)此次南进,希望在开城南北地区,即离汉城不远的一带地区,寻歼几部分敌人。然后看情形,如果敌人以很大力量固守汉城,则我军主力可退至开城一线及其以北地区休整,准备攻击汉城条件,而以几个师迫近汉江中流北岸活动,支援人民军越过汉江歼击伪军。如果敌人放弃汉城,则我西线六个军在平壤、汉城间休整一时期。

接到毛泽东13日的电报后,彭德怀对越过三八线作战作了部署。15日,以彭德怀、邓华、朴一禹、洪学智、韩先楚、解方名义致电西线各军和东线的宋时轮并报军委,指出:

“为粉碎敌企图以三八线为界重整残部准备再战之阴谋,奉毛泽东主席命令,决心继续向三八线以南前进,求得在汉城、原州、平昌线以北地区歼灭美伪军一部,第一步以市边里、涟川为目标攻击前进。”

18日,志愿军党委下达了关于完成第三次战役任务的指示。

19日24时,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并高岗,针对民主阵营内部出现速胜乐观情绪和志愿军作战存在的实际困难,对战争形势提出了看法。他说:

“据我看朝鲜战争仍是相当长期的、艰苦的。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战线缩短,兵力集中,正面狭小自然加强了纵深,对联合兵种作战有利。美伪士气虽然较前低落,现还有二十六万左右兵力。政治上,敌马上放弃朝鲜,对于帝国主义阵营说来是很不利的,英法也不要求美国这样做。如再吃一两个败仗,再被消灭两三个师,可能退守几个桥头阵地(釜山、仁川、群山),也不会马上全部撤出朝鲜。我军目前仍应采取稳进。“

彭德怀还对8日电报的考虑作了说明: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9)

西线6个军连打两仗,两个月未得安全休息,物资不能及时补给,气候寒冷,相当疲劳,特别是对从山地运动战转为阵地攻坚没有进行普遍教育。“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我八日的报告中提到暂不越三八线作战,充分准备来年开春再战。得十三日复电,现已遵示越三八线作战。”同时对第三次战役的可能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本着稳进的方针确定了部署,“如无意外变故,打败仗是不会有的,攻击受阻或胜利不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为避免意外过失,拟集中四个军(五十军、六十六军在两翼牵制敌人)首先歼灭伪一师,后相机打伪六师。如果战役发展顺利时,再打春川之伪三军团,如不顺畅即适时收兵。能否控制三八线亦须看当时具体情况再行决定”。

12月26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朴一禹并告金日成和高岗,再一次强调了作长期打算的思想,指出:

“战争仍然要做长期打算,要估计到今后许多困难情况。要懂得不经过严重的斗争,不歼灭伪军全部至少是其大部,不再歼灭美英军至少四五万人,朝鲜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同时考虑到为以后作战有利于歼敌,不使敌军过于集中,毛泽东提出不但人民军第2、第5军团现不要深入三八线以南,而且在第三次战役后,志愿军和人民军全部应后撤几十公里进行休整。

12月28日20时,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并高岗,指出:

“前电示此役后三八线仍让敌占领。须看此役结果。如能歼灭伪军两三个师及美军一部,估计敌不仅不要三八线,还有可能放弃汉城,退守南汉江。此役如发展顺利,拟以六十六军或四十二军占领春川、洪川,以人民军一部占领襄阳、江陵,控制此四县间山区,以便分储粮弹……准备春季攻势。此役,在部队中动员强调越过三八线的政治意义……占领三八线后又不要三八线,还须作一番解释。我意既已占领了,如无其他特别原因就占领之,不去威胁汉城,让敌占领。如敌像平壤一样自动放弃,即令人民军一军团前往占领,志恩军集结四至五个军(九兵团在内)撤至三八线以北,就粮整补等。”

二次战役美二师损失(二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10)

29日毛泽东复电,同意彭德怀的计划。毛泽东决定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是基于对当时战场内外的军事、政治形势的分析作出的,这一决定符合当时战场内外的形势,与中共中央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初衷相一致。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