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往事来去匆匆(来去若匆匆恨不能相逢)
回首往事来去匆匆(来去若匆匆恨不能相逢)鲍鹏山执笔似剑,名曰文化的游子。他在寻找血脉的路上,砍开阻了归程的荒草清蔓。他不似余秋雨般,怀着对文化的悲悯,道一声去也,孤身入黄沙,即为天涯客。他看待文化一直冷静客观,但在此坚冰之下,却又有藏不住的赤子深情。我深以为史铁生曾在《命若琴弦》中提到了他的人生观——向死而生。但我却在日本文学《徒然草》里面明白,向死而生的真正含义,它是明知前路是归于永寂,却依然充满希望的活着,这是一种人生的胜利,也是一种纯粹直白的生活态度,更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态度。3000年太长,长得可以掩盖史实,而他落笔似执剑,化开垂蔓,拨开迷云。自渺远的历史长河中,我看见有圣人之姿,却不救世的老子;人亦宽和,却又固执的孔子;有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墨子。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魏晋名士。我对魏晋时的人带有固有成见,十分片面的认为,他们沉迷于玄学,不理世事,不视天下苍生为己任。但我错了,错的离谱,我忘了那时的动荡,政治的黑暗,无法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初识鲍鹏山老师是在《百家讲坛》。我一直喜欢这个节目,原因无它,只因大家们眼光独到,或扬或贬,有理有据,无虚言浪语。鲍鹏山也是。
他儒雅的外表下是颗滚烫的心,言语时而风趣温和,时而犀利辛辣,曾读过他的《寂寞圣哲》,更觉得自己对很多人物理解片面,认识不足,犹如梦中身,经他一支笔点醒,才惊回千里梦。
3000年来,浪淘尽,一声叹息,风流去。他是一位行者,溯洄3000年,将所见所闻,娓娓道来,又是一名侠客,剑式大开大合,剑法古拙而意蕴浩荡,将所悟所感一一展现。
3000年太长,长得可以掩盖史实,而他落笔似执剑,化开垂蔓,拨开迷云。自渺远的历史长河中,我看见有圣人之姿,却不救世的老子;人亦宽和,却又固执的孔子;有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墨子。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魏晋名士。
我对魏晋时的人带有固有成见,十分片面的认为,他们沉迷于玄学,不理世事,不视天下苍生为己任。但我错了,错的离谱,我忘了那时的动荡,政治的黑暗,无法入市,只得避事,那竹林七贤哪一位不曾目光如炬,意气风发。又有哪一位未曾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一句“虽千万人,吾往矣”。终日纵酒论学,无非精神寄托罢了,无非排忧遣怀罢了。
向死而生,说的真好!三生万物,你我皆世人,而世人亦归属于万物,自无中来,向无中去,走过一生,直到魂归天地的那一刻。须臾几十年,有几件“虽九死,其犹未悔”之事便足矣,而他们纵有凌霄志,又怎奈何意难平!报国无门,心中愁苦,如何向死而生?既然无法活出价值,那便活出意义吧,刹那生灵,向死而生。
我深以为史铁生曾在《命若琴弦》中提到了他的人生观——向死而生。但我却在日本文学《徒然草》里面明白,向死而生的真正含义,它是明知前路是归于永寂,却依然充满希望的活着,这是一种人生的胜利,也是一种纯粹直白的生活态度,更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态度。
鲍鹏山执笔似剑,名曰文化的游子。他在寻找血脉的路上,砍开阻了归程的荒草清蔓。他不似余秋雨般,怀着对文化的悲悯,道一声去也,孤身入黄沙,即为天涯客。他看待文化一直冷静客观,但在此坚冰之下,却又有藏不住的赤子深情。
写文至此,我仿佛还能看见他眉似松横扫,眸如星将坠的模样。依稀仍是少年时,来去若匆匆,恨不能相逢。
写给自己的后记:我又何尝不是执笔为剑,砍开己身心魂的顽石荒草。只是这样裸露着心迹,终归不是件理想的事。往后余生,疏文远字,只记流年,若匆匆,不相逢。
原创文章(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