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苏辙之间的经历:苏轼的门生张耒 以一曲风流子 道尽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苏轼与苏辙之间的经历:苏轼的门生张耒 以一曲风流子 道尽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第三句“又是捣衣秋”是全词很关键的一句,而其中的“捣衣秋”三字,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这三个字承载了叙事兼抒情的功能,“捣衣”是叙事,古代妇女于秋季渐寒时,在砧石上捶打衣服以备寄送出门在外的亲人过冬。亭皋,水边的平地;重阳,指的是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对于羁旅之思的游子,重阳节也是格外想家、格外思念亲人的日子,这种心情也正是王维笔下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既然思而不得见,那就用文字聊表思念,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词人在饱受相思之苦下的情感宣泄。开篇三句大意是说:树叶纷纷飘落到水边平地上,重阳节近了,又到了捣寒衣的秋天。这三句点明词人所处的地点和时间。木叶,指树叶,词中点明树叶落下,表明了深秋的时间和节令,草木摇落在古典文学中不光是表现深秋时节的代名词,还有表达乡思与乡愁的含义。如范仲淹的名作《苏幕遮》,就是从“碧云天、黄叶地
张耒的词作虽不多,流传下来的只有6首。他在临近重阳节写下的这首思念妻子的作品《风流子》,不仅是传世之作,而且因为词作以景蕴情的艺术手法和细致入微的情感表现,成为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原词如下: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张耒自从踏入仕途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任职,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他对妻子的思念也是格外深切,而这种思念之情在节日里就格外浓烈。
既然思而不得见,那就用文字聊表思念,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词人在饱受相思之苦下的情感宣泄。
开篇三句大意是说:树叶纷纷飘落到水边平地上,重阳节近了,又到了捣寒衣的秋天。这三句点明词人所处的地点和时间。
木叶,指树叶,词中点明树叶落下,表明了深秋的时间和节令,草木摇落在古典文学中不光是表现深秋时节的代名词,还有表达乡思与乡愁的含义。如范仲淹的名作《苏幕遮》,就是从“碧云天、黄叶地”的秋景引出了“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深层次情感。
亭皋,水边的平地;重阳,指的是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对于羁旅之思的游子,重阳节也是格外想家、格外思念亲人的日子,这种心情也正是王维笔下的“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三句“又是捣衣秋”是全词很关键的一句,而其中的“捣衣秋”三字,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这三个字承载了叙事兼抒情的功能,“捣衣”是叙事,古代妇女于秋季渐寒时,在砧石上捶打衣服以备寄送出门在外的亲人过冬。
为什么要捣衣呢?原来捣衣其实是制作衣服的一道工序,人们先把浆洗好的布匹放置在砧石上,砧石也就是专门用来捣衣服的一种磨平的石头,然后用特制的木棒将布匹表面的褶皱捣平捣软,这样做成的衣服穿起来就很舒服了,这就是捣衣这道工序的过程。
捣衣,能勾起的是同一时空下分隔两地的人的情感共鸣。家人捣衣,是对出门在外的亲人的牵挂,这是一份寄托着温暖的牵挂;而羁旅在外的游子,每到了天气渐寒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想到家中的温馨,会想到亲人的呵护。
这两种情感交融在深秋时节的捣衣声中。张耒,离家在外,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对妻子的思念也就愈加浓烈,所以他将情感诉诸笔端,开篇三句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也是全词的感情线索。
词人伫立水边,看着片片飘落的黄叶,看着亭外绽放的黄菊,愁绪不禁萦绕心头。词人心中有何忧伤呢?原来词人年华渐老,头发也稀疏起来,他把菊花摘下,簪在头发里,头发稀疏得连菊花也簪不住了。
词人内心的愁绪犹如纷纷飘落、越积越多、越积越厚的落叶,这愁绪包含着词人深沉的迟暮感、浓烈的乡愁、以及离别的哀思,当这种愁绪被秋风吹起时,种种复杂的情思一时间涌上心头,词人彻底破防了。